多元文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

时间:2017-02-12 11:40:19 来源:论文投稿

不同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在美术领域,不同文化造就出不同的美术创作。这要求美术要不断吸取其他文化或艺术的精髓,并内化利用。否则,无法看到文化发展性及历史时期的差异,也无法对美术作品产生共鸣。随着艺术的形式、形象和行为呈多元化发展特点,艺术领域呈多元化与个性化共同发展的趋势,这一特点和趋势对美术鉴赏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在多元化语境下开展美术鉴赏教育,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一、多元文化语境下我国美术鉴赏教育的特点

1.开放性和包容性。由于经济全球化,国内外文化和思想客观存在且不断碰撞,因而多元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需要具备开放和包容的特点,关注前沿文化传播、融合与吸收,在提倡教化作用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和时尚型,满足大众不同文化的需求。同时还应在挖掘和整理传统美术文化的基础上关注现代艺术发展,使传统和现代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以人为本。任何文化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符合和谐发展的原则,多元文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更应如此。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美术鉴赏教育需要坚持差异性原则,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群体对艺术的认识。全球化发展加剧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群对艺术认知的差异性,因而美术鉴赏教育需要改变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重视,将更多的目光集中于感性生产,引导学生回归本质,使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3.鉴赏教育与创作结合。多元文化义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解读能力,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美术鉴赏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审美和多元化创作方式为主,培养终身有益的美术能力。美术是开放性教育概念,美术鉴赏教育也应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成为艺术的鉴赏者和创作者。

二、多元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模式选择

1.综合性教学。美术鉴赏教育中学生可接触不同时时代和题材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不仅是审美鉴赏材料,也是历史文化材料。综合性教数学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性探究学习,让学生从美术角度鉴赏作品的同时,从历史、文化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将美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首先,将美术与历史、政治、文学等课程结合。其次,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美术活动综合策划结合。再次,注重美术学科内部的结合。

2.对比教学。对比教学将不同美术作品放在同一环境中赏析,可激发学生从宏观角度体会和理解作品内涵。不同美术作品对比分析可使鉴赏行为更具针对性,使观点更具说服力。例如:将某画家在不同时期相同题材的作品、不同画派作品、不同民族和国家同一时期作品、内容相同但处置方式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背景下的美术作品的内涵和魅力有更具体的掌握。如对国内外园林作品、东西方风景绘画风格进行赏析,体会国内外、东西方人们在审美意识上的差别。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技巧

1.问题引导。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点放在发掘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上。结合多元文化主义的要求,教师应通过设置有效的诱导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想得出鉴赏结论,而不应对鉴赏作品作出主观化评说。人具有特殊性,对同一作品的感受力也有不同。所以教师不可武断地对艺术作品作出所谓的艺术的评价,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认识,让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得到挖掘和施展。

2.从生活体验鉴赏美术。美术鉴赏是一门主观意识性极强的课程,而主观意识来源于实践,因此,学生的美术鉴赏受实践活动的影响。美术作品鉴赏本身需要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脱离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特点去评价作品,必然陷入“美与丑”的误区。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鉴赏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符合美术作品的特定环境,让学生在“实际”中鉴赏作品。

四、结语

文化发展特性决定了文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多元文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格局有助于形成美术“作为文化的学习”,延伸传统文化的学习,将当代文化及艺术引入课堂,丰富美术鉴赏教育资源,实现美术教育与时代发展的融合。

作者:苏小琴 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多元文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894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包头医学院学报官网 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建筑技术开发》 《南方电视学刊》 《河套学院学报》 《森林生态系统》 《黑龙江医药科学》 《数字与缩微影像》 《科学决策》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南华大学学报》 《特钢技术》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