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朱一勇;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物价》2008年0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流动性过剩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大、投资过热难以抑制以及金融资产膨胀等不良后果;其基本成因可归纳为经济结构失衡与国际收支失衡。本文在对现有政策作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调控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建议。
【论文正文预览】:经过多年以扩大内需为方针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逐步摆脱了通货紧缩的态势,但出现了市场流动性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特别是2(X)5年以来,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对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央行、财政部等政府调控部门对此高度重视,或调整货币
【文章分类号】:F822.0
【稿件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 文琳;中国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 任碧云;王越凤;;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辨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 张晋生;;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成因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 朱庆;;解读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12期
- 胡海鸥;张耿;;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J];上海金融;2007年03期
- 项松林;;我国出口增加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韩伯棠;程嘉许;周毕文;;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分析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 王志远;石薇;;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2007年06期
- 熊文;刘纪显;;我国流动性过剩来源及应对策略[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 周美超;;关于6000点行情的新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0期
- 施懿文;;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3期
- 赵征;;近期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为何不明显[J];财经科学;2007年09期
- 胡汉军;邱力生;;信贷过度扩张的动因、危害与疏导[J];财经科学;2008年06期
- 包明华;倪晓宁;;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J];财经科学;2009年03期
- 杜晓宇;李晓周;金焱;;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 焦方义;;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宏观调控策略[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 黄钰;孙英隽;;基于托宾模型的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徐挺;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D];南开大学;2010年
- 田蕊;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 杨文泽;商业银行流动性建模、预测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 王苏望;流动性与资产价格波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 徐琤;内外均衡冲突与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 刘林;微观产能利用对我国宏观资金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 封丹华;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 李卓琳;金融危机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 赵卜萱;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 刘超;中国流动性过剩治理中总量调节工具及其运用[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 韩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与对策[D];中南大学;2011年
- 朱玉文;流动性与资本市场稳定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 莫君艺;国际收支双顺差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 何然;我国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指数关系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 李雯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 周秋红;流动性过剩测度指标及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 卢悦乔;我国流动性现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 刘娜;我国货币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波动的相关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 曾宪久;西方货币政策中性论评析[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 刘震;张惠;;解决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改善金融生态[J];财经科学;2006年07期
- 庄希丰;黄怡瑄;;低利率时期的货币政策效果——台湾地区及日本经验[J];财经科学;2008年01期
- 包明华;倪晓宁;;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J];财经科学;2009年03期
- 倪克勤;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机制和杠杆作用[J];财经科学;1999年01期
- 陆伟刚;;流动性过剩的诊断与从紧货币政策质疑[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0期
- 王春林;;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2期
- 毕玉江;朱钟棣;;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 王国刚;;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界定和成因分析——一论资金流动性过剩[J];财贸经济;2008年05期
- 王国刚;;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 黄燕芬;;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3期
- 朱庆;;地方政府控制信贷资金的历史演进、原因及对策[J];南方金融;2005年11期
- 朱庆;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增长与世界通货紧缩[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 裴平,熊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 谢平;徐忠;;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 王健君;;货币流动性过剩威胁中国经济[J];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23期
-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施海松;;关于存差问题的再研究[J];上海金融;2006年04期
- 秦宛顺,靳云汇,卜永祥;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关系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 孙亚;张成;;重视应对流动性过剩[J];中国统计;2007年12期
- 张传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与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 唐双宁;;流动性过剩的破解对策[J];理论参考;2008年02期
- 文魁;李学彦;;流动性过剩的机理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4期
- 张郦媛;刘蓉;;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再认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1期
- 罗运贵;;论流动性过剩的定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2期
- 王彬彬;范太艳;;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几点看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3期
- 梁素梅;;我国流动性过剩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3期
- 唐震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J];资本市场;2008年05期
- 余梦佳;唐军荣;;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 陆前进;蔡莉;;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经济影响与政策选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 焦方义;;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宏观调控策略[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 张凌杰;陈文宽;;对我国近年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回顾与思考——兼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展望[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 黄钰;孙英隽;;基于托宾模型的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李扬;殷剑峰;刘煜辉;;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两个基本战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 庞晓波;梁风波;李艳会;;我国流动性过剩外部传染效应的实证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 黄瑞玲;李子联;;汇率、货币供给与流动性过剩[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 钟伟;;从流动性过剩到股市泡沫:汇率是纲 重估是方[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 唐亮;万相昱;;基于价格黏性对流动性过剩的内生化解释[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 陈永志;朱炎亮;;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引发机制及治理对策[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 本报记者 钮键军 特约记者 孙荃;“流动性过剩”困扰未来[N];财经时报;2007年
- 赖大彬;多管齐下治理流动性过剩[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 王卉彤;什么叫流动性过剩?[N];中国审计报;2007年
- 孙立坚;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繁荣[N];东方早报;2007年
- 韩汉君;什么是流动性过剩[N];解放日报;2007年
- 叶红;流动性过剩成因的专家解读[N];经济参考报;2007年
- 邹新;境内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相关政策走向[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 李慧莲;求解流动性过剩[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 王宸;流动性过剩背后的国际博弈[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 王宇新李慧莲;“内因外进”成就流动性过剩?[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 付岱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 李民强;金融抑制下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机制及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 赵爱清;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的输入性流动性过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 徐琤;内外均衡冲突与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 李世华;中国失踪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 李世刚;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 王秋红;流动性过剩与短缺的决定及其逆转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 王俊杰;全球流动性过剩与中国输入型通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 孙音;流动性过剩、最优利率规则与通胀目标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与冲击响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 李长征;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 杨云飞;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困境与选择[D];河南大学;2010年
- 赵春雨;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 葛从锋;转轨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 陆小燕;论我国流动性过剩以及对策[D];复旦大学;2008年
- 杨德忠;我国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影响及其治理[D];复旦大学;2008年
- 尹建斌;我国流动性过剩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 丁建波;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 童善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 彭进;我国流动性过剩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稿件标题】:【两会 房价调控政策】解读流动性过剩及其调控政策
【作者单位】: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物价》2008年03期
【期刊简介】:《中国物价》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物价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2248/F,国际刊号:ISSN1003-398X。中国物价杂志社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主办,本刊为月刊,开本:大16......更多
中国物价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0074/)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朱一勇;
更多
机电论文发表论文详细信息:
【两会 房价调控政策】解读流动性过剩及其调控政策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2619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两会房价调控 2017两会房价调控 2017年房价调控政策 房价调控政策 2016国家调控房价政策 2016年房价调控政策 杭州房价调控政策 2017国家调控房价政策 深圳房价调控政策 两会 房价调控政策 专业代写代发论文 新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