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杂志社

期刊介绍
  • 期刊级别:大学学报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
  • 国内刊号:11-5970/N
  • 国际刊号:2095-0055
  • 邮发代号:
  • 出版周期:季刊
  • 出版地点:北京
  •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
  • 投稿电话:400-678-4770
杂志简介

《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5970/N,国际刊号:ISSN2095-0055。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本刊为季刊,出版地:。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杂志可以用于正常评审职称加分!可以用与考研保研以及课题申报,均有效!
本站为《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杂志社合作采编中心,具有绿色通道投稿可优先加急录用!

《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主要刊登有关灾害风险研究理论、方法、技术和管理问题的学术论文、书评和项目进展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5970/N,ISSN号:2095-0055,季刊,每年三、六、九、十二月末出版。
  《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的办刊宗旨是:研究和探讨灾害科学、应急技术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灾害风险防范的政策法规,以及重大灾害应对案例分析与国际比较问题,为从事灾害风险研究的科学、技术与管理工作者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提高国际、国家和区域灾害风险分析、管理与防范的能力。
  《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倡导在全球变化研究战略框架下的IHDP-IRG相关研究,包括在充分理解全球、区域与地方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揭示灾害风险,特别是巨灾风险形成机制的动态过程;通过案例比较分析,建立缓解超过目前应对巨灾风险能力的巨灾“转入-转出”的防范模式;完善防范巨灾风险的各种模型和模拟工具;建立和完善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综合灾害风险科学体系。

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多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请注明投稿《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杂志。
特别申明:本刊授予400期刊网优先审稿,本刊将优先录用经过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审核的稿件。

投稿案例

From Application to Evaluation: Addressing the Usefulness of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for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The Dynamic Knowledge Loop: Inter-and Trans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and Adaptation of Climate Change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uilding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Contributions from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tory Mapping of Loc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Knowledge: An Example from Switzerland
VuWiki: An Ontology-Based Semantic Wiki fo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Blind Spots on Achilles“ Heel: The Limitations of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Mapping in Research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Research: A Critical Perspective
Loss and Damage as an Alternative to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Preliminary Reflections on an Emerging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Discour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相关优秀论文

< 返回列表

相关论文

《健康导报》

原创资讯2017-01-07 12:20:28

< 返回首页

相关学术期刊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