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杂志》杂志社

期刊介绍
  • 期刊级别:省级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内刊号:31-1682/R
  • 国际刊号:1006-4737
  • 邮发代号:4-54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出版地点:上海市
  •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
  • 投稿电话:400-678-4770
杂志简介

《中医文献杂志》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医文献杂志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1-1682/R,国际刊号:ISSN1006-4737。中医文献杂志杂志社由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中医文献杂志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医文献杂志杂志可以用于正常评审职称加分!可以用与考研保研以及课题申报,均有效!
本站为《中医文献杂志》杂志社合作采编中心,具有绿色通道投稿可优先加急录用!

《中医文献杂志》是全国唯一一份中医文献研究方面的学术期刊,以继承发扬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古今中医药文献为宗旨,立足上海,面向全国,重点反映我国中医药文献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动态,着重反映中医药文献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全面介绍海内外名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在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注重文献研究的实用性。
《中医文献杂志》前身是《杏苑》杂志,创刊于1956年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复馆之初。为内部刊物, 不定期出版。由当时馆长董廷遥亲笔题写了刊名。1987年《杏苑》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批准为正式内部刊物,以季刊形式定期出版发行,更名为《杏苑中医文献杂志》,明确以“继承发扬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古今中医药文献”为办刊宗旨。随着该刊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作为内部刊物已很难适应海内外中医界的要求,在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积极支持下,于1994年正式批准《中医文献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并更名为《中医文献杂志》。

栏目设置

文献研究、学术探讨、医林人物、经典与临床、名医经验、文献综述、医药学史、验方拔萃、

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多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请注明投稿《中医文献杂志》杂志。
特别申明:本刊授予400期刊网优先审稿,本刊将优先录用经过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审核的稿件。

投稿案例

《伤寒指归》述略
强行健《伤寒直指》版本考略
巫术在《黄帝内经》中的一些遗痕
《药性提要》的学术价值
刘福庆与《医录便览》相关问题考高
王式钰及《东皋草堂医案》述略
试述中医本草古籍图像种类
《回回药方》“鹤顶丹”渊源考
“太素”解惑
黄元御《素灵微蕴》医案探微
藏书家与《四库全书?医家类》的编纂与流传
王冰医德思想概述
《伤寒论》少阴、厥阴病“以灸治厥”浅析
《群芳谱》与《本草纲目》渊源初探
小儿变蒸释义
祝味菊遗著《金匮新义》选刊之四
从《兰室秘藏》看冬季“复气”证治
彭氏妇科运用清海丸经验
日本传播《本草纲目》的重要人物
名医吴瑞甫与近代新加坡中医事业
?中醒科名家陆南山
古方温清饮出处?
《针灸甲乙经》研究现状的分析

相关优秀论文

< 返回列表

相关论文

< 返回首页

相关学术期刊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