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学性: (1)选题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2)采用的材料和选择的方法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必要的随机性;(3)如实反映探究过程,正确提供观察数据,全面分析探究资料;(4)推理具有逻辑性,结论夸大严谨性。
4.实用性:除少量纯理论探究性论文外,大多数医学论著应结合临床、预防工作的实际。论著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功能越强,读者越欢迎。
5.可读性:医学论著的文字表达要正确、简练、通顺。要使用规范化的科技语体。使读者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和信息。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论著,编辑有权退稿。
(二)论著的整体结构
多年来,医学论著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即摘要:前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m)、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国外取其首字母,简称为IMRAD,我们称之为“四段式”。对于大多数医学论著来讲,“四段式”普遍而适用。
1.前言:或称导言。
主要概述探究的背景、目的、探究思路、理论依据、探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某些探究有必要交代探究开始的年月。使读者对本文的主旨和背景有概括的了解,以引出下文。
前言要求点明主题,捉住中心。可以少量引用以往的重要文献并加以分析,但不可长篇幅追溯历史,罗列文献。不要轻易使用“国内外首创”、“文献未见报道”、“前人未曾探究”等提法,防止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前言部分以≤250字为宜。
2.方法:
主要是探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探究所采取的方法。常用标题有“材料和方法”、“对象和方法”、“资料和方法”等。
(1)治疗性探究要说明是否为前瞻性的随机同期对照探究;诊断性探究则应交代诊断试验的金标准,新试验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等。临床探究必须介绍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并应注明参和探究者是否知情同意。
(2)实验探究需说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目、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3)个人创造的方法应具体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直接引用他人的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注出方法的出处,不需展开描述。
(4)药品、试剂应使用化学名称,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及生产时间。
(5)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无须描述其操纵原理。
(6)应说明具体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及其选择依据。应注重临床探究方法必须以不损害患者的利益为准则,实验探究方法应对临床工作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关专题: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