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所获成果:
领导的课题组在十一五期间新增175个筛选模型,其中119个为高通量筛选模型,提供555万药次以上的药物筛选,发现86个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32个候选药物,其中14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7个完成临床前研究;另有9个进入临床研究,1个完成临床研究正在申报生产批件。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载论文116篇,单篇SCI影响因子最高11.355,申请专利52项,并主持200余项新药筛选、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委托研究课题。参与研究开发的新药项目累计已经获得9本新药证书,31项临床批件,以英太青、加替沙星为代表的多个品种已经为省内外医药企业带来数十亿元的新增产值。
将血清miRNA应用于中药药源性肝损伤早期诊断新型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发现血清mir-122可以作为药源性肝损伤的潜在标志物。建立基于喜玛拉雅旱獭的新型线粒体毒性评价模型,可替代国外旱獭模型,已成功用于药物肝脏线粒体毒性的评价。突破了原美洲旱獭单一模型动物的限制,解决了核酸类药物评价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8年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主持“新型药物筛选体系的研究和应用”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曾获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5年);江苏省人事厅六大人才高峰(2004年);江苏省教育厅“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03年),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2007年),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