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是推进教育民主化的具体表现,对于教育平等的理解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关于教育入口的公平原则;二是人人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是关于教育过程的公平原则。从夸美纽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诉求到近代德国对义务义务教育普及化的实践,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之前已经实现了基础教育在入口上的平等。自此以后的时间里,则把基础教育的重心转向了教育均衡以及质量的提高上来。而发展中国家从这一时期开始才把扩大义务教育横向范围提到发展的目标上来。但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机会平等的代名词,如俄罗斯联邦于2002年通过的教育法,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保证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增加教育财政预算,普及基础教育”等内容。又如我国与1986年4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凡年满6岁的儿童,不论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3 基础教育“统一性”与“自主性”
对基础教育“统一性”与“自主性”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教育分权上,而学校的管理体系则是这一改革主要内容。从20世纪末到现在,现代社会在知识更新上越来越快,国际化、全球化的浪潮要求国家、民族、个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有更大的开放性。为此,这一时代发展要求对国民基础教育必须做出改变,使基础教育学校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开放性。如2004年,俄罗斯联邦颁布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了联邦国家的标准、地区标准和教育机构的标准。又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而对于一些联邦或地方自治的国家,其教育管理权大多是地方占有主要地位,基础教育学制、课程、评价考试等的混乱不堪,使这些国家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不断下降。如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加强了国家队基础教育的统一,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彻底改变了英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确立了英国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关于“统一性”与“自主性”的教育改革,不仅要考虑到国家内区域的差异性,也是对国家基础教育体系具备开放性、灵活性的实际调整。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与调整的关系,是对时代发展背景多变性有力贯彻。
3.4 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性与阶段性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必须要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加以研究,才可以成为科学。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独立性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他有自己内部问题、现象和规律;而相对性则是指,教育同时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这些系统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教育改革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来谈教育、可以说这种教育改革是不可行,忽视这样的综合背景,所实施的教育改革也是不科学的。在现代哲学发展中,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对科学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思潮。他们认为近代科学在给人们带来很多效益的同时,也简化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在分析任何事物时,把整体分解为多个要素,并把某一事物发生的原因线性地归因为某一要素,这就是单向因果关系的思维逻辑。如把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分解为单个细胞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很好地批判了这一认识论的缺点——整体不是部分的相加。“就事论事”的教育改革是“缺乏系统分析的改革认识”。③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子系统,是被大家所认同的,改革这一系统性社会存在,人的认识可否达到完美的境地,从而使教育改革按照改革的指导思想完全进行下去?中外教育改革路程明确地否决了这一假设,从认识论的哲学观点来看,这也是不可能的——人的理性认识是要受到时代发展的限制的,因此它不可能超出人类现存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就是人类认识的有限性。所以,“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有限理性行为’”。④基础教育改革目标无论具体到什么程度,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改革实施过程中各个要素,如改革的主要载体——学校,改革的一线实践者——教师、行政人员等改革主体。他们改革的全面理解是需要时间去理解,最后由于理解的偏差带来改革目标的偏移或改革程度的强弱是必然的。这就表明了一个道理:教育改革从准备到实施,就立刻在教育系统中得到落实是不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改革是一个阶段性渐进的过程,从而达到系统发展的目的。
从基础教育的实践主体来看,有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行政人员、教育教学教师和教育对象等;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来看,有基础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基础教育体制和基础教育评价等;从教育取向上来看,又有人本取向、政治取向、经济取向、文化取向等等。这些都表明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改革过程,必须在统筹兼顾、系统调整的前提下,有重点地进行阶段性改革,是一条基础教育改革的科学之路。
注释
① 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8.
② 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0.
③ 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7.
④ 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42.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2:3.
相关专题:有线电视技术论文 江苏省家庭服务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