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沿革与理论创新

时间:2013-07-06 08:22:00 来源:论文投稿

 内容摘要:经济转型升级的内涵经历了体制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深化与发展,从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将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理论创新的重点则各有差异。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经济转型升级 历史沿革 理论创新 
  经济转型升级的内涵变化 
  “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政府在提倡科学发展观时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在现代经济学文献中极少有经济学家从理论上专门系统地研究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史晋川,2010),对经济转型升级内涵的界定还没有一致标准。对于经济转型,学者们一开始都将其理解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转轨或改革。但随着经济转型不断深入,学者们提出了“双重转型”,即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于升级而言,则主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来展开的,配第和克拉克曾提出产业结构升级至少包含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高效化2种层次;格瑞费Gereffi(1999)则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经济体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过程。 
  因此,经济转型升级可概括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转型的实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另一方面,产业升级是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内不断向附加值较高的价值链攀升,促进工业结构向新型化和高端化发展,服务业向现代化和高效化推进的过程。 
  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沿革 
  从上述经济转型升级涵义界定的发展轨迹看,经济转型升级可理解为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期:1957-1978年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经济体制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其实质表现为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转轨,是一种经济制度的转轨,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相当于是将半市场经济直接转向计划经济。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受苏联模式以及赶超经济发展战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追求数量和不注重效率的典型粗放型发展道路,在这一阶段虽然推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工业和农业的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型期:1979-199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战略思想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但直到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才明确提出要走一条经济效益较好的新路子,由此标志着中央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阶段,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启动阶段。1984-1992年这一阶段则实现了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经济转型启动和程序设定以及转型道路确认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虽然已经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思想,但在党的相关文献政策中却没有明确提出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转型阶段:1993-2006年 
  199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开启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里程碑。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正式使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提法,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一个新阶段,1997年中共十五大再次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02年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然而在这些方针实施多年后中国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因此在2005年中共十六大五中全会又一次明确了加快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相对20世纪80年代而言,这一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注点提升到了体制构架的高度,主要以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方式、市场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线进行的转型发展,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开始注重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并提出了增强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的内驱力。 
  (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阶段:2007年至今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性地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2010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八个加快”的意见,使得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历史性新阶段。特别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这一时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始更加强调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双轮”驱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民生改善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把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提到了较高的地位,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率的统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沿革与理论创新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322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蜘蛛侠之破碎维度 和谐文化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水电医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人文地理》 《家教世界》 《广东林业科技》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勘察设计》 《杭州农业与科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