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费心理学在电信营销中的应用(2)

时间:2013-08-23 18:03:50 来源:论文投稿

通过对销售对象分类,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设计营销脚本,客户意向成交率在三个月内提升了2倍多。 
  2.广告与购买环境布置。运营商的广告运作往往比较粗放,不少广告是简单介绍新套餐,甚至全是套餐内容和价格的说明,效果可想而知。从消费者知觉方面来考虑,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角度影响其情感。因此,笔者所在单位将家庭融合套餐打造成“智慧家庭”形式,电视广告以普通公寓户内为背景,展现屋内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共享高速互联网,突出在线远程与外地的爷爷奶奶聊天、分享外出游玩照片等场景,打亲情牌,让收视者关注到使用同一个运营商的多种产品后,能够享受到更为便捷、融为一体的服务。 
  同样的,在营业厅布置中,一改过去手机放在柜台里、营业员坐在柜台后的格局,将体验台上的手机、挂墙的网络电视联动起来。将体验台靠近电视,同时在体验台上布置玩具火车等,通过这个简单的场景唤起客户对家庭的知觉。 
  手机里的照片一个划动就在电视上出现,这个招牌动作成为每个营业员必须掌握和对每位新客户演示的技能。简单帅气的动作,随之而来电视画面的迅捷反应,大大触动了客户的感知。在三个月的实践中,几乎每次演示这一动作都引来围观客户的赞叹声。 
  最终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自2013年5月开始结合消费心理学对家庭融合套餐整个销售过程进行改进后,套餐销量提升超过150%,新客户中有超过70%选择这一套餐。 
  四、结论 
  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在不断的完善中。现在中外都侧重行为实验,近年来所谓“不理性行为”方面的研究也颇为流行。这都启发我们,消费作为一个过程,是可以适当干预的;纯粹理性人的经济学假设,在实际生活中不成立。在未来4G竞争更加激励、运营商几乎同时发力的环境下,谁更掌握消费者的心理,能更有效的影响消费者选择,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谁就能赢得4G时代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迈克尔·R·所罗门 & 南希·J·拉博尔特.消费心理学-无所不在的时尚(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0-21. 
  [2]Paul T. Costa & Robert R. McCrae, “From Catalog to Classification: Murray’s Needs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 No.2(1988): 258-265. 
  [3]Abraham H. 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Harper & Row, 1970..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浅析消费心理学在电信营销中的应用(2)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428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纳米钛白粉 金红石型钛白粉 钛白粉 纳米级钛白粉 纳米钛白粉 上市公司 钛白粉价格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钛 硅藻泥 锐钛型钛白粉 植物保护专业论文 房地产崩盘时间表

相关论文

《艺术广角》

原创资讯2017-01-07 06:27:57
相关学术期刊
《遥感信息》 《知识窗》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党史纵览》 《世界建筑》 《新疆社会科学》 《广州化学》 《华西医学》 《当代医药论丛》 《人民论坛》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