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状元挥别朝廷(2)

时间:2013-09-18 11:08:27 来源:论文投稿


 别了,皇上 
  很显然,张謇这样的立宪党人对皇族内阁和铁路国有的反对,还是比较温和及有节制的。他似乎倾向于相信,大清王朝面对这样的政治危机应该能够化解,秩序应该能够得到恢复,毕竟这是一个两百多年的王朝,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怎么可能在这点风浪中翻船呢?因此,即便武汉因成都保路风潮弄得一片恐慌,张謇还是在10月初到那里主持一个纺纱厂的开业仪式。 
  10月10日晚8时,忙碌多天的张謇登上“襄阳丸”顺流东下,突然间他看到武昌草湖门一带着起了大火,他想起昨天曾有革命党人被查获被处死,他估计这些大火或许是这些闹事者余党报复。船行二十里外犹见火光,张謇怎么也想不到他目睹了那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那些大火就是湖北新军愤怒的火焰,他们不是为昨日被杀者复仇,而是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作为立宪党领袖,张謇对革命本能厌恶。两天后(12日)抵达南京,张謇第一件事就是劝说江宁将军铁良出兵援鄂平息动乱,并请铁良代奏朝廷立即实行立宪,改组内阁,平息国人的愤怒。 
  张謇真诚希望社会稳定,不喜欢革命,不喜欢动荡。他在此后几天分别拜会两江总督张人俊、江苏巡抚程德全进行劝说。在得到程德全认可后,与雷奋等人代程德全及山东巡抚孙宝琦起草了一份奏折,请求朝廷立即改组内阁宣布立宪,标本兼治,剿抚并用,并建议对酿乱首祸盛宣怀严加惩处以谢天下,筹组责任内阁代皇上负起责任。 
  革命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短短几天,湖北独立、湖南独立、山西独立、陕西独立、江西独立、云南独立,很快这股独立风潮像传染病一样传到江浙,传到上海,张謇和那些立宪党人坐立不安,无可奈何。他的立宪同志李平书出任光复后的沪军都督府民政长,他的亲信沈恩孚、黄炎培也到光复后的江苏都督府任职。平稳光复,和平过渡,使张謇对革命的恐惧极大减轻,他的思想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转向。 
  张謇渐渐意识到,革命既然已成为大势,那么谁也没有办法阻止,立宪与革命虽说有很大差异,但在目前形势下,立宪党人有责任与革命党保持合作,稳定社会,控制局面。11月8日,张謇致信江宁将军铁良和两江总督张人俊,劝他们在动荡时期好自为之,千万不要让满汉战士兵戎相见,应该引导大家在共和主义理念指引下友好相处。这大约是张謇转向共和的最早证据。 
  和平光复势不可挡,自武昌首义至今(11月8日)不过32天,独立省份就有14个。这14个独立省份当然并不意味都与朝廷严重对立,但清廷的政治危机至此已暴露无遗。先前十几年的立宪奋斗终于因清廷内部自私、不妥协而彻底葬送,那么转向共和转向革命,也就成了张謇这批立宪党人的必然选择。 
  11月23日,张謇在上海会同汤寿潜、熊希龄、赵凤昌等老立宪党人联名致电张家口商会转内外蒙古赞成共和。接着,张謇又与伍廷芳、唐文治联名致电摄政王,再进忠言,以为非共和无以免生灵之涂炭,保满汉之和平。君主立宪已成过去,为皇上为王爷计,此时若幡然改悟,共赞共和,以世界文明公理待国民,国民必能以安富尊荣之礼以报皇室。 
  别了,皇上。这是中国人也是张謇一个痛苦而又不能不作出的选择。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张状元挥别朝廷(2)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485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安徽农业科学编辑部 原子核物理学 财会毕业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地层学杂志》 《小演奏家》 《齐鲁护理杂志》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天津电力技术》 《水利发展研究》 《晚报文萃》 《山西焦煤科技》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