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学法指导思考(共7篇)

时间:2017-01-21 09:27:40 来源:论文投稿

第一篇

一、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前自学是非常重要的.课前自学能够掌握学习主动权,能够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应当讲究质量,不能走过场,要尽可能做到教材在课前弄懂,上课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能够突破难点,把握重点,使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课堂上解决.上课是掌握和理解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能够提高听课效率,加深了对教材的掌握.及时进行复习能够使新知识由“懂”到“会”,通过整理笔记,比较分析,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强化了对知识概念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大量查阅资料,阅读教材,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独立作业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能够独自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新技能的掌握和新知识的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不断熟悉的过程,是考验学生意志力的过程.解决疑难也就是学生在独立作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点拨进行补漏解答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使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需要长期坚持,重复练习,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系统小结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思考,是一个发展认识能力和系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系统小结应当是以教材为依据,结合相关资料和笔记,通过概括、类比、综合、分析,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目的.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教材,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教师要认真引领学生钻研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数学的精髓也就是数学的方法和思想,对数学方法和思想的灵活运用也就体现了数学能力.高中数学思想主要有等价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高中数学方法较多,主要有:定义法、待定系数法、解析法、数学归纳法、根的判别式法、综合法、反证法、分析法、换元法、配方法等.对于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掌握应当结合典型例题,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采用这些方法学生的解题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学生在解题思维过程中的换元意识、整体意识等得到了培养.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消极心理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克服消极心理,要求学生不放弃、不彷徨、不着急.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联系不是很密切,要求学生能够听好每一堂课,克服消极心理,认真做好练习,认真做好反思、总结,学生学习成绩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学生的消极心理主要是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定势心理、焦虑心理、依赖心理、恐惧心理等,这些消极心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四、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效率是与学习兴趣有着较为密切关系的,学习兴趣可以从求知欲和好奇心中得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通过努力以后,才会发现知识的用途和奥秘,学习成绩才会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学生要深入钻进书本,加强练习,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高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建立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对于教材中的疑点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听课效率.(2)学生要集中精力认真去听老师讲课,要保持感官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要重点注意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应当把教师在课堂上的模型演示、提问当作是一种享受,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做到时刻与教师教学保持一致.(3)学生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平时要勤于归纳,善于思考.(4)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师所讲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多思考为什么,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要这样思考?(5)数学概念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数学概念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归纳产生,例如极坐标系的产生、直角坐标系的产生、角的概念都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五、科学的学习方法应当结合高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高度的逻辑性、抽象性,对于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这样对于数学的学习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只埋头做题,要从题海中、书本中跳出来,要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改变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状况,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六、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

课外学习主要包括交流学习心得、参加数学讲座和比赛、阅读课外报刊与书籍等.课外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学习的能力,发展和满足他们的爱好兴趣,巩固和加深所学的课内知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起到丰富作用.

七、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做到传授方法与转变思维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个别指导与统一指导相结合,学生探求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促进学生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法指导,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数学学习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搞题海,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作者:严锦华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

第二篇

一、当前化学教师学法指导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比例失衡。

这种失衡具体的表现在过于强调教学方法的设计,而淡化了学习方法的设计。

2.在学习的三维目标中,过于重视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淡化学习方法和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度。

这种对三维目标的片面追求的现象,也造成了个别学生虽然化学学习成绩不错,但对化学没有兴趣,缺乏热情。关于学法指导的缺乏存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管是教学的设计,还是具体的课程教学,还是作业的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考核。这些广泛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懂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负担重,效果差;缺乏学习化学的热情,等等。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难点。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一定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随着我国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在人们心中得到普遍认可,学习将伴随着一个公民的一生。而良好的学习方法在青少年时代就掌握的话,可以陪伴我们的一生。

二、构建科学的初中化学学法指导模式

在我们的科学指导模式中,主要有四个版块的理论模式:

1.非认知因素指导。

所谓非认知因素,就是指学习需要、动机、情绪和动机等这些良好的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良好的非认知因素指导,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2.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的指导具体的包括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科学的进行探究的能力。

3.学习能力的指导。

学习能力的指导,有别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它是学习方法更具体的表现形式。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创新和实践指导。

4.学习心理指导。

学习心理的指导包括学习心理、考试心理和应试策略这些方面的指导。

三、实施科学学法的具体策略

在构建了学法的模型后,我们来探讨具体的学法指导策略。

1.注重学习概念的指导。

学习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部分,在具体的学习中,有着指导的地位。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要结合这些概念和规律的抽象性特点,让学生沿用科学家用过的思维方法去二次思考,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熟知概念的结论并让他们知道该概念得出的逻辑过程和针对这一问题的历史演进。一套思维过程的学习,往往比单纯地记住某一结论有更多的收获。

2.注重科学的实验教学指导。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的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也要渗透在实验当中去。实验有着形象性的特点,好的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重要方法。化学这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通过物体与物体的融合与接触,通过现象来研究其背后的实质。所以,要想掌握化学学习的真谛,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师一个人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让化学实验的过程变得更加的丰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勤于探索的精神。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一经典性的实验。它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一边燃烧铁丝一边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其现象。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烟花燃放这一现象,因为这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次,教师可以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这些实验和学生具体生活相结合。如回收实验室制氧气中的二氧化锰,污水PH值测定的环保实验等。改变传统化学实验过于理论化的特点,要学生自身的生活相结合,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们发现化学不仅仅是在书上学的,也是活生生的注满他们的生活的,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身边有着无数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着。这种让理论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结合的方法,会大大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

3.培养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

学会科学的解题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习惯。要想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一定要从教师自身入手,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明确各种题型的规范解答方法。因为学生的解题习惯往往是模仿教师的,所以说要想正人,首先要正己。在自身规范解题后,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让学生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不走捷径。同时,在教学之余,教师要与同行业的优秀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也可以多关注化学方面的前沿问题,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这种厚积薄发的学习和充电,才能保证自己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其次,提高学生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多种分析方法,如变换角度分析法、链接式分析法、举例分析法,等等。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打开学生的思路,养成他们长于分析和解决的好习惯。最后,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自身解题套路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总结适合于自己的解题方法,是学生解题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觉地总结出适合于自己方法论结果。方法的总结必须是在前两个阶段之后,是前两个阶段的升华。四、总结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正确地定位自己,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化学学习的方法指导,最终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

作者:吴述铁 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中学

第三篇

一、宏观上,强化目的教育,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让他们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1.从学生开始上第一节英语课,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

给他们讲述英语在国际交流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强烈持久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这种目的性教育要与每个单元甚至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长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性认识要比以往深刻多了.我们老师要牢牢把握住这点,并利用好这点,以便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学中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而且是师生共同认定的.这不仅要求学生明确方向,自激自励,树立争取达标的信念,而且还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规范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要让学生在学期初制定一个英语学习的大目标.在每节新课之前,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每单元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由于平时每个单元的目标都实现了,复习期间学生仍可保持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学期大目标.这样,学生能够紧紧围绕目标组织学习,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地支配时间,安排好各项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彻底消除了学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按照新的课程标准,不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为学生参与而设计大量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活动.比如: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直接关系到达标的程度.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各科学习方法.那么怎样来调控课堂,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呢?

(1)利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很多老师有这样的一种疑虑: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不懂英语,为了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不懂,就用汉语组织教学.还有的老师认为英语课堂对学生越严厉,越容易出成绩.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感觉、知觉、思维、动作与英语建立更快的直接的联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产生众多的联想.所以,老师上课时的幽默、和蔼的态度,就显得相当必要.同时,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易于激发兴趣.所以,我们老师要摒弃那种传统的思维,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一开始,就要正确、规范地使用英语来教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我们还可借助肢体语言来帮助教学,如学生开始肯定搞不懂“openyourbook,turntopage,listentome,circle,match”等英语,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反复使用,示范动作,画图提示,学生逐渐会适应我们的节奏,既练习了听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这个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贵在坚持.

(2)加强课堂教学的情景化、趣味化.初中英语教学应充分

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努力创造学习英语的外语环境.因为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才会具体、形象、生动,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我们英语新目标教材的编写,就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教材集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生活情景对话,有利于创造英语情境.因此,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营造英语氛围,设计生活语境,将枯燥的内容寓于有趣的情景教学之中,通过直观教具如实物、卡片、学生身边熟悉的人或物等巧设情境,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积极参与,使情景教学直观化、具体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利用电教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直观艺术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如制作精美的ppt等.另外,我还要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教材的配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对话,如购物、借东西、问路等,教师和学生可以扮演角色,人人参与,在身临其境中学习、用英语.这样既加快了教学节奏,又增加了实践机会,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应试的能力.坚持这样训练,我们就能轻松解决中考中看图回答问题这一题型.

(3)指导学生在听课中学会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在听课中学

会自主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不应只是被动地“听”,而是要主动地边听边“想”.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在课堂上还会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问题,新的问题又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和发现.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才得以养成.学生上课听讲的积极性,一方面在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在于老师的问题引导.如初一下八单元I’dlikesomenoodles.本单元围绕在餐馆点菜这一话题,练习wouldlike句型.学生开始学的时候都觉得很简单,也能上口,但在书面表达时,由于受此前强调的一般现在时三人称单数的影响,有些同学就在hewouldliketomatonoodles这个句子用likes.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grammarfocus”里的句子,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句子里,like都没加‘s’.有的学生就会得出,would是情态动词.学生的边听边想,就比我们传授效果好得多,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4)发挥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优势,编写好学案,利用学案来导学.

“学案”即学习方案,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材料.“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边教边学、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在我们的操作中,学案在英语的听力材料的再利用、小组活动的拓展、阅读教学的引导和指导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体现了我们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5)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课内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我们学校非常注重活动课开发,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在周一到周五的课时安排上,拿出一节正课,作为英语的活动课.全体英语老师充分利用这节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学习制作英语小报、学唱英语歌曲、开展英语朗诵演讲、英语短剧表演、英语动画片配音等.开展这些活动不但没有影响学习,反而活跃了英语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微观上,充分利用新目标教材,扎实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策略,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英语学习方法

新目标教材在编写中,对学生学法指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每一册书开始的目录里,列举了每个单元的学习策略,并且从八年级下开始,就设计了长篇阅读.我们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扎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学习策略.现以几个常见的阅读策略为例.A.猜测词义(guessthemeaningofthewords):猜词义就是利用上下文(context)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或者根据整个句子的意义以及利用语法知识、构词法知识等猜测词义.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每当遇到生词,总是很害怕,甚至放弃整篇文章的阅读.所以老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利用恰当的方法猜测词义.例如,八年级下Unit2Maybeyoushouldlearntorelax!文中有这么一句:Pushyparentsarenothingnew,butnowpar-entsseemtopushtheirchildrenalotmore.在分析时,pushy与push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新单词.我首先引导学生注意push,问“what’sthepartofspeechof‘push’inthissentence?”“averb”.“Haveyouevermetthiswordinyoureverydaylife?”学生大部分说“no”,但个别学生说“yes”.我问where?“ontheshop’sdoor.”“Whatdoesitmeanthere?”当有同学回答是推的意思,我继续发问:“Doesithavethesamemeaninghere?”学生思考了一下,觉得不应该是这个意思.我引导他们根据它最基本的意思,结合语境让学生猜,学生于是就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如“管理”、“要求”、“施加压力”、“监督”等等.看到学生猜得越来越准确,我非常高兴.在大家努力下,最后得出了在这里最好理解为“督促”.Pushy放在parents前面,是形容词,又跟push动词有关,学生们很容易理教学研究解为“爱督促的”,跟词汇表里的“固执己见”也很接近了.整个过程虽费了不少时间,但学生们真正体验了怎样猜测词语.学会个方法,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非常有帮助.B.从段落中找主题句(findthetopicsentences):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和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主题句,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supportingsentences).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些主题句表现出来的.据统计,大约80%的主题句位于段落的句首,大约不到20%是在句尾,但也有时候是中间句.例如,同样是八下Unit2中的Maybeyoushouldlearntorelax,可先让学生快速阅读,然后回答下列问题:IslifeforCathyTaylor′schildrenverybusy?AremanyAmericanandBritishparentslikeTheTaylor′s?Domostchildrentakepartinafter-schoolclubs?DoesDrAliceGreenagreewithLindaMiller?学生边看书,边迅速给出了答案.学生们给出了答案后,我问:Whydidyougettheanswerssoquickly?学生们答:Weonlyreadthefirstsentence!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体会到这个策略的好处.C.预测(predic)t:预测也是重要的阅读策略之一.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书、阅读文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而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预测活动总是在进行着.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预测的能力,如通过文章的标题预测文章内容,根据首句预测段落,根据开头预测结尾等.同样在教八下Unit4的Shesaidhelpingotherschangedherlife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标题预测:Whatdoesshedo?Whodidshehelp?Wheredidshehelpothers?也可带着一些问题去读.如:Didsheliketohelpothers?Howdiditchangeherlife?等.在我们的新目标教材里,还有很多学习策略和阅读策略,只要我们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用心去引导,学生肯定会掌握这些策略的,这也是学法指导的极好体现.加强学法指导,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有以下习惯老师要注意培养.

1.指导学生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英语首先是一门有声语言.学英语就要背诵,尤其是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学生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听音清楚了再发音,继而进行朗读、背诵.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背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知不觉增强了语感,牢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型,也培养了能力.

2.指导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

首先,从教师做起,要言传身教,力求英语书写规范化,整齐美观,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英语的书写美,自然而然地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3.指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大多有惰性,依赖性强,不愿思考问题,样样等现成.班上也经常出现抄作业的现象.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作业的设计也要有层次性、启发性和针对性.老师在课堂上要突破难点,做好课后作业的铺垫,这样就降低了学生抄袭的可能性,增强他们学好的信心.

4.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归纳

学生学知识,要掌握得牢固,就要讲究知识疏通和归纳.这样,便有利于将知识化零为整,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习问路的话题时,我指导学生自己归纳出问路的几种方法,列出来并留一定空位,以后学到类似的说法,再补充进来.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既全面又系统,不会遗漏.这种先练习后由学生从练习中自己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记得牢,又一目了然.初三的老师要善于将三年来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使处在分散、支离状态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最终帮助学生构建初中英语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中考能灵活应变.

5.指导学生收集错误习题

我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收集汇编,保留错误的答案,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眉批是理由分析.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在平时和临考前翻看,加深印象,引起注意,大大减少了错误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吕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受用一辈子.”由此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去学.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明白:课堂上教师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就多了,外语课才能恢复它实践课的本来面目.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必然采取与教师相应的学习方法.学法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应从研究学法入手,努力改进教法,优化学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谭虹涛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第四篇

1课中听课方法的指导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课堂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听课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要,课下一小时不如课上十分钟。一位著名学者说过“: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就照不进来。”要求学生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听课。听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尤其是自己预习中的疑点,通过听课来解决疑问,可以在听课的时候有所侧重,大脑就不容易感到疲劳,不仅听课效率高而且会更轻松。由于更好地掌握听课的主动性,就把一个通常被动的接受教学的过程转化成了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而这其实就是听课的关键所在。数学课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环环相扣,带着发展的观点听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形成知识网络。“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本质和核心,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思考,思考才会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思考,使课堂高效。为了强化听课的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时把教师讲的概念、公式和解题技巧记下来,有利于减轻复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记笔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1不要让笔记成为教师板书的翻版,成了教学实录笔记要简明扼要,如果主次不分,杂乱无章,记了等于不记。

老师讲概念或公式时,主要记知识的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讲例题时,重点要记审题方法、思路分析、最优解法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认真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有的学生笔记记了好几大摞,最后束之高阁,没有多大意义。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对于基础知识要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对于例题和习题,可以分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作剖析。通过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使学生学会反思,并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

1.2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

上课要以听课和思考为主,掌握好记录时机。别让记笔记影响听课的效果,要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难点,有选择的记,做到听得完全,记得精炼。

2对课后复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数学课后往往只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对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巩固和提高。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课后先复习再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从基础到重点、难点,再到例题的每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要强调审题意识和解题的规范性,尤其在解题的规范上要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书写格式,在严密分析,规范性解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因为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学习数学,一定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基础知识掌握不了、基本技能不能形成,更谈不上熟练应用了,所以要求学生加强练习。初中学生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多,理解记忆的成分少,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重复是记忆之母,多次的重复,特别是同运用中的有关问题结合起来,建立巩固的联系,可以达到深刻的理解记忆。长的内容往往不大好记,如能列出一个扼要的提纲,按照标题和关键词来分别记忆就会容易得多了。对于易混淆的知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明辨差异,加深记忆。有些知识可以数形结合,把所学内容用原理图、示意图、一览表等形象地描述出来,达到系统理解,全面记忆。

3指导学生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实际问题。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实践活动,同时联系家长配合老师,大胆让学生参与进来。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搜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应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法指导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要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索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学之有效的方法,体验成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受益终生。

作者:尹晶波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进修学校

第五篇

一、学法指导的意义

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也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这个“渔”怎么给?给的又是什么“渔”?我要说: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渔”,学法指导就是“授之以渔”的捷径,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主要的数学学法及其指导

1.练后反思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也就是说:读书如果不去思考就会迷惑无所得.学习离不开思维,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就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在数学中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在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时,应使他们在学习中做到“一练一思”.让他们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初一学生让他们思考自己解错题的原因,思考解对题的思路,有无不同解法,是否有所发现等.而初二学生应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到了初三应要求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适时地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进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目录复习法

“温故而知新”是一条古老的真理,学生们也都知道学习时要复习.但我们如果问他们是怎样复习的?恐怕多数学生会说:看书啊、看练习啊之类的复习方法.其实这种复习仅仅是表面的复习、是肤浅的复习,它最多只能是让知识保留在原有水平.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复习,并使知识得以升华呢?如果是平时,真正的复习还在于要“常回头看看”.如果是在章节复习时可以采用目录复习法:①在复习的时候,不先去看书,而是看着目录想想各小节的知识点、注意点、重点、难点,并记在笔记上;②为每个知识点配上一道运用了这一知识点的题目;③打开课本看看是否有遗漏,写得出来的知识点应该是掌握和记得比较好的题目,记不住的就是不会的或是掌握不好的;④最后再去看看原来练习中的错误就可以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了.⑤如果前面复习得比较好,可以再尝试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网络化.爱因斯坦说:“复习应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东西统统抛掉”.也就是说:复习不能是简单地机械重复,而应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网络化,并且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要不断细化、深化.这一步的难度较大,初用者可以结合每章节的章节小结来进行.

3.三步读书法

初中的学生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要么死记硬背、要么草草了事,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读数学书呢?卢仲衡教授指出:“读书可分为粗读、细读、精读;读书时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认真读,都要有一定的读书目的”.为此我们在学生刚进入初一时应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及重、难点.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三是精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这三个步骤就应分别在不同的学习时期加以要求,一般说:粗读最好在预习时完成,细读在教师讲授的当晚进行,精读在章节复习时进行较好.

4.例题自检法

应该说课本中的每一道例题都是比较好的、也是比较典型的,然而在课堂上多数教师都不会机械地采用,更多的是采用一些类型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学生也对课本上的例题置之不理的话,那就可惜了这些好题.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不要只看例题不做,而应该先把例题的解答遮住,自己先做一下;这样一来可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有多大,二来可以检验自己的解题格式与解题思路是否适当.假如学生有参考书的话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也采用这种方法来做(特别是寒、暑假),用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和运用的熟练程度.

三、学法指导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化无形为有形

学习方法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很多学生可能不愿意去做,或者说他们做了我们也不知道.那么这时我们教师最好能要求他们把过程简要地记录下来,把它变成可以检查的东西.

2.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滋味应该说,学习方法的成效性是持久的,而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展示出来的.那么这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看不到成效而放弃,到头来功亏一篑;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对那些做得

比较好的要加以表扬,特别是那些在反思中有新意和突出感受的更要加以宣传.

3.要不能被束缚

我们总认为:我们告诉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很好的,而对于那些有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生加以批驳;其实并不然,真正的行之有效的学法是那些能让自己运用自如和有自己特色的方法.衡量一种学习方法的优劣并不在于它是多么的科学和合理,而在于它是否对自己有效.总而言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这一教学理念是时代对我们进行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在我们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进一步去学习与探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作者:陈水彬 单位:福建省永安市第六中学

第六篇

一、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其学会自己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学习。如学习《赵州桥》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想想第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回忆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学生不难看出第一句意在概括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两个方面。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叙述这两方面的内容的关联词:“不但而且”。通过说话来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使其学会了关联词的运用。接着引导学生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划出描绘赵州桥“美观”的语句。学生很容易看出这段话中描写了三种赵州桥的美:姿态优美、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课文中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这种并列关系的句式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说一句完整的话。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体会第一句话在这个自然段中的作用,再要求他们说说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就会很轻松地回答出这个自然段主要写赵州桥的“美观”。通过这样的训练,运用这样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学类似的课文就会迎刃而解了。

二、注重读写迁移,加强习作训练

在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读写的迁移,使其能够学以致用。如:学习看图学文的重点段,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方位、主次、动静等方面进行直观观察,特别是对重点词语要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板书进行归纳,补充总结写作特点,使学生能记得清,运用自如。如:学习了《长城》中的第三自然段“站”“踏”“扶”“想”等词语组成的句子后,让学生仿写句子,很多学生都写出了不错的语句。所以,我们教学中只要注意见机引导,有意识地进行知识迁移,就会使学生学以致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注重课外活动,强化语言积累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大语文教学观,已被大部分语文教师所接受。因此,我们要求高年级学生每天阅读一篇课外文章,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和一则观察日记,每月办一期手抄报,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故事演讲会,充实课外生活。学生一般都能借助于字典理解不懂的词句,运用自学的方法完成预习任务,并把优美的词、句记录在自己的读书笔记里,积累起来。每一周,那一篇篇读书笔记,一则则观察日记整齐地摆在桌上,让学生饱览,互相交流促进提高;每一个月,那一张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展示在学习园地上,供学生学习欣赏;每次举行的故事会演讲更是精彩,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动作、真挚的感情描绘出生活中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讲述了一个个有趣而又动听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外活动准备积极,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十分开心。效果也是一次比一次好。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注重学法指导,“授人以渔”,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量积累字、词、句,其“自能读书,自能习作”的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作者:刘朝文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柏林小学校

第七篇

一、示范指导和直接指导

如教学“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例题下面有题意的文字说明,有线段图,还有思考的方法与过程。对此,我要求学生“四做到”:1.做到逐字逐句地读题,边读、边找、边圈关键词语;2.做到把例题下面的文字说明与线段图结合起来看,思考线段图的图意;3.做到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找解题思路、列式解答;4.做到将解答出来的结果代入原题,看是否符合题意。如此把学法直接地告诉学生,这就是学法上的直接指导。

二、渗透指导和交流指导

关于渗透指导,我的做法是把适合所学内容的学习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如教学“循环小数”,在组织学生自学时,要求学生:1.看一看例题的竖式计算、竖式计算下面的文字说明和书下边的注解。2.想一想“40÷60”的竖式计算为什么除不完?每除一次后的余数和商各有什么特点?3.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学生在以上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是:先把竖式计算与竖式计算下面的文字说明结合起来看,再在看懂竖式计算的基础上找到余数和商各有什么特点,然后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关于交流指导,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学后在相互的自学心得交流中受到学习方法的启示,达到学法指导的目的。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让学生边自学边思考:例题中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数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规律中有哪些关键词语?学生自学后通过心得交流,受到启示:观察要有序、要仔细、全面;要通过观察,发现并把规律概括出来;理解概念,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三、评价指导和小结指导

关于评价指导,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某一题的练习情况或某一次的检测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评知识、评态度、评学法有机结合,达到学法指导的目的。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四(1)班学生做了20朵红花,16朵黄花。布置教室后还剩下21朵,布置教室用去了多少朵花?”有些学生设布置教室用去了X朵花,列出的方程是:X=20+16-21。对此,我引导学生思考: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未知数X必须同已知数一起参加列式,而X=20+16-21看上去是个方程,可X在方程的左边是个“光杆司令”,实际上仍是一种算术解法。关于小结指导,我的做法是每堂课结束部分的课堂小结,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把适用于某些学习内容的学习方法,巧妙地运用某种学习方法去学习新的內容。小结指导既适用于某一课的课堂小结,也适用于某一章节或某一单元的学习小结。如针对某一单元应用题的“整理与复习”,可精选出几道典型的应用题,带领学生辨析、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最后,老师加以概括。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授人以渔”,使我们的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再变“我要学”为“我会学”。帮学生在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道路上打好人生底色。

作者:张志明 单位:江苏如皋市安定小学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教育的学法指导思考(共7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019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资金管理制度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河北工业科技》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小说评论》 《中学语文教学》 《就业与保障》 《音乐生活》 《文苑》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数学研究》 《黑龙江造纸》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