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考

时间:2017-01-21 15:09:06 来源:论文投稿

1.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重要性及实施原则分析

1.1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重要性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是保障内部管理完善的重要内容,是完善政府内控制度的重要环节。绩效预算管理这一理念是在上世纪初出现的,预算绩效的管理主要的特征就是将计划目标作为重要的导向,并将业绩作为重要的核心,在绩效预算和资源分配上,两者得到紧密结合。绩效预算的主体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方法,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的强化能够减少利益格居的现象,并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1]。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使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更适应市场需求,能够有效地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传统预算模式由上而下地进行预算审批,实际上只站在经费预算指标上追求政府形象业绩最大化。而绩效预算模式下,把预算目标的订立放任给预算的实施部门,使预算执行者充分了解项目的目标,明确预算执行的方向,从而扬长避短,使整个资金的分配得到合理化的呈现,部门的资金使用监管效果得以良好实现。

1.2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实施原则分析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实施要能够按照相应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够将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绩效预算的管理,就是要对财务控制方法及管理方法精确的呈现,并要能够强调全过程的控制,如果只通过财务部门是不能完成的,所以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加以调整,并且在预算单位的业绩考核上也要能够对成本控制加以强化。还有,就是要能够遵循着高效运行以及效率优先的原则,预算实施中要注重实效和效率,对重点的部门经费支出要能够得到全面重视,从而来保障目标的实现[2]。再有,就是将权责对等的原则以及目标一致原则充分遵循,前者主要是要在绩效预算实施中,把权责实施有效结合,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才能够对责任落实及考核实行提供有效保障。后者主要是要在绩效预算实施过程中,充分、灵活地协调各个部门。

2.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探究

2.1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从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层面的内容不科学和不全面。一是,绩效预算编制内容较粗泛,层面窄,有些难以用数字表明其预期效益的项目,绩效目标往往形同虚设。二是,预算编制工作在配合协助层面相对比较缺乏,实际工作中无法调动各部门参与和收集相应基础信息,所以编制部门为能够完成编制工作就综合往年数据大致估算,这就对编制的内容准确性上有着影响。三是,各单位的预算编制时候和实际没有得到紧密结合,缺少科学合理的方法,所以对绩效预算的推广也有着很大影响[3]。其次,在绩效预算的体系建设层面没有得到完善,管理层级不深。特别是中级层面的部门,绩效预算的理念相对比较落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对绩效预算管理没有充分重视,存在着“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同时,绝大多数政府部门的绩效预算只针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而尚未涵盖政府性基金预算等其他预算项目。再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的监督层面存在着问题。由于预算监督存在诸多制约,使得绩效预算评价常常会流于形式、监督不及时、内容空泛等。主要体现在预算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对预算评价结果没有充分重视,没有将预算结果与预算安排综合分析评价,缺乏绩效监控的动态反馈。最后,评价结果与日常预算管理和绩效问责相脱离。目前绩效预算管理的绩效问责环节大多停留在制度层面和书面表达上,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针对绩效评价发现的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的问题,很难及时督促预算单位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改变资金使用程序和方式。由于工作原因导致项目执行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也很难以“谁用钱,谁负责”的原则追责到单位和个人。而且,绩效预算管理也多数没有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绩效考评内容中。

2.2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举各方之力,使绩效预算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得到充分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要想得到有效完善就必须要能够在重视度上得到加强,管理层要能够起到到带头作用,构建相关的制度进行鞭策,最大化的加强绩效预算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全员参与意识得到有效灌输[4]。强制手段和管理决心是不会自动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因此,强化绩效预算的参与者的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尤为重要,要逐步在每个人心中形成无绩效无预算,无预算无支出的理念。第二,绩效预算管理体制要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努力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在预算的编制环节的绩效考核层面,首先要能够树立绩效意识,考核预算编制依据的绩效,评价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绩效指标层面,要对预算执行加强监督,对预算编制进行反馈等。在决算过程中的绩效评价指标要全面进行,基本支出决算绩效评价指标以及项目支出决算绩效评价指标都要充分体现。第三,要能够通过法制化的建设和完善管理体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进行促进,使预算管理的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进行借鉴学习并结合实际加以创新,在与现行的预算制度有效衔接的基础上,从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层面上建章立制。同时,明确财政部门和预算编制部门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地位,组织专家参与,并借助各方力量,理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第四,要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科学编制,在方法上进行创新改革,对编制的时间也要合理的安排。部门绩效预算编制是系统的工程,不仅要对本单位的情况充分把握,还要能够对整个系统状况详细了解,所以各基层预算单位要有充足的时间调研、论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将绩效预算的基础工作加以完备。在对编制方法的改革上,可推行零基预算并彻底摒弃基数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部因素综合考虑,以及科学的预测经济发展变化。还要能将复式预算管理的方式得到有效推行,结合预算收入来确定预算支出,并要能够让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及支出间保持对应关系,使其在约束力上能够得以保持[5]。第五,构建行政单位绩效预算指标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绩效预算的基础是绩效评价,而绩效评价的核心是指标量化和定性。在制定指标上,要能够以预算作为客观的依托,将预算绩效化作为总的目标,从指标内容、权重设置、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完善。由于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性质不同,因此,要综合考虑部门职能、财务状况和发展规划等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权衡考虑,制定出一套既有实效性又有普适性的绩效预算指标评价体系。

3.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要能够加强多方面的管理,内外部的管理控制要双向进行,尤其是在内部的绩效预算层面的管理,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从编制和执行以及监督等各个层面都要严格对待,最后在评价反馈层面也要能完善呈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是系统化的,所以要循序渐进的实施,进而才能将管理效果逐次呈现。

作者:杨菲 单位: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计核算中心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考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135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新余学院学报官网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塑料》 《粮油食品科技》 《生态毒理学报》 《风景园林》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大众电影》 《昆明市人民政府公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猪业观察》 《上海人大月刊》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