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会计审计论述

时间:2017-01-21 19:55:58 来源:论文投稿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企业逐步认识到内部会计审计的重要性,但近些年来,企业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出现了许多违法违纪现象,因此企业更应重视设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审计对企业进行监督、分析,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完善企业内部制度,使现代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发展。

一、企业内部会计审计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会计审计的概念

企业内部会计审计是由企业独立财会部门之外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主要对本企业及其所属本企业下属公司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和本企业领导交办的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营者应当承担的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本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企业内部会计审计是通过了解、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发现其运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其功能和效用的实现做出客观评价的过程。同时以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为切入点展开对企业的评审。

(二)企业内部会计审计的内容

向深度、广度发展的前提。企业内部会计审计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汇总等级,其审计的内容主要围绕下面几方面进行:1.资金会计控制。审计现金与银行的各项支出是否采用授权审批,票据及有关印章是否采取不相容岗位互相控制和分离,财务主管人员是否定期监督检查和银行日记账,并填写检查记录,现金报销单据和银行单据向会计人员交接有无手续,财务主管人员对企业期末现金账与银行账户存款余额是否与总账进行核对。2.审计实物财产会计控制。审计实物资产动态变化有无审批,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是否相互分离与制约,有无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重点审查购货合同,入库验收及保管、领用出库、定点盘点、盘盈盘亏报批手续是否完整,是否按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3.审计材料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针对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的“吃回扣”和质次价高等问题,进行材料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审计。审计的重点是材料采购是否按招标管理,是否执行上级下达的材料储备定额,物资管理和材料核算是否规范,料差分摊是否合规,有无预列材料费用人为调节成本费用。4.审计固定资产投资会计控制。重点审计企业自筹资金来源是否合理,投资后能否取得资产回报,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经济效益,自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是否经过集体决策,有无投资风险,投资后对资产管理使用和取得收益情况,确保固定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益和保值增值。5.审计产品销售和各项收入会计控制。重点审计客户的信用程度,供销部门与客户签订的供销合同是否合法合理,产品的价格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产品的发出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应收账款的回收是否及时,财务部门的应收账款清理是否责任到人,对外经营的各项收入是否足额及时入账,有无经营收入在外未收回或将收入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有无防范销售过程中的舞弊和减少坏账损失的措施。6.审计成本费用会计控制。重点审计成本费用控制是否采取了措施,指标分解责任落实情况;审计成本费用核算是否规范,审计单位有无各项费用消耗定额,考核成本费用指标和上级下达资产经营目标完成情况;重点对各工业企业审计成本费用分摊、核算、归集、分配结转各环节的真实性;在制品是否坚持盘点制度。7.审计会计机构与岗位分工控制。重点审计会计机构是否独立,会计人员和会计主管是否参与具体经营业务,以及其他与财务部门无关的经营业务的经办事宜;审计会计机构的各核算岗位分工情况和会计记录、账务处理等会计核算工作是否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实现互相牵制、互相制约、互相监督,接受会计机构责任人和企业主管领导的指导。8.审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控制。重点审计企业是否执行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依法办理会计业务;会计核算是否执行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和财政法规;提报的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合法,会计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三)企业内部会计审计的重要性

每一项内部会计审计都具有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有利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选择,有利于企业内部记账制度和约束领导人的财务行为等作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审计主要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进行审计。对企业会计业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完整的审查分析,其分析结果有利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2.有利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实行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制度,即所有者和经营的分离。现代企业法人行使法人财产权,受出资者的约束和限制,必须对出资人履行义务,依法维护出资人的权益。对出资者所有权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因此,内部会计审计能够为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进行内部监控,加强对经营者在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定和廉政自律等问题上的监督,并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有利于现代企业更好地发展。3.约束企业领导人的财务行为。企业内部会计审计对企业领导人财务行为能够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尤其是在企业领导人卸任时,对企业领导在任期的经营行为根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账户核查,同时也为下一届领导接任做到了借鉴和提醒作用。4.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选择。企业拥有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会计审计时,企业内部必然是健康发展、良好循环的企业,同样带来的是扩宽了企业融资、筹资渠道,为投资者选择投资企业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5.企业内部会计审计有利于记账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审计主要针对会计账户进行审查,在审查中发现对账户不真实、不合法的业务处理,可以总结教训、总结经验,完善规范记账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

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混乱。我国企业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区域: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出了问题以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最终不了了之,无法追究责任。有些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尤其缺乏各种监督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不全,账物保管不善等,使财产大量流失;投资不进行可行性研究,盲目上马,资金呆滞,经营不畅,甚至破产倒闭等。还有的企业则为了“上等级”“装门面”致使许多企业管理制度虚设,出现了领导一手遮天,全权管理,从企业经营、财务到企业内部监察都是领导一人说了算的现象。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制度一般被视为企业的内部事务,属于企业管理当局范围之内的事项,有很多企业就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因此导致各个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不到位;企业中由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其所设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造成管理混乱、自行其是、资产大量流失。3.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完善。很多企业内部人浮于事,涣散无力,为了应付上级而盲目设立审计机构,甚至有的企业没有设立审计部门,没有充分起到监督、审查作用。从而企业领导掌握权利极大,而导致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业务倾向于领导的意志,而企业内部人不敢说、不能说的情况,这样必然导致企业内部制度难以落实,违法、违纪行为浮出水面。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监督不到位

部分领导利用手中的自主权,干扰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没能把各项收入纳入企业的预算之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授意、指示甚至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假造票据,造成一部分的遗漏、隐匿现象;一些重大经济活动从决策到发生,会计人员一无所知直到报账才得知情况,造成会计监督不能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监督,导致账外设账、挪用公款、另设“小金库”搞资金体外循环,贪污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企业内部缺乏配套制度的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执法者受打击报复而得不到保护,善于根据管理者意图搞假账,这种现象倍受社会重视。许多企业领导与会计人员没有严格按法规办事,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会计审计时发现了问题,给企业带来了损失。

(四)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不慎重

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审计时,由于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不恰当,并且选择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使企业及会计人员有了较大的操纵的余地。而且加大了审计工作量,使企业受到了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

(五)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结构不合理

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现状是人员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审计人员的前身绝大部分是从原会计岗位分离出来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差,流动性大,从而造成审计人员素质偏低,执业水平不高,并且缺乏与企业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制度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会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业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组织制度、管理制度、领导体制,对经理实行风险金制度,上级考核的指标应远近结合并将约束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变短期行为为长远打算,使企业正真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这样,企业经理就会静下心来抓监督,抓效益,为“无为而治”而努力。当然不同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决定着不同的核算和监督内容,进而又决定着会计人员提供不同质量的会计信息。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重新组合了产权组织和利益关系,这就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目标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给会计监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使之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2.建立严密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在企业一线“供产销”全过程中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控制防线。有关人员在人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督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中小企业如不许配备专职人员,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此项工作。第三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财务控制,建立有效的监督防线。3.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内部,为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通常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该有三个层次:监事会是最高层次的内部审计机构,直属于股东大会,代表股东对董事会进行监督,对内部审计业务进行总的监督与指导;内审委员会是第二层次的内部审计机构,直属于董事会,代表董事会对最高级管理层即总经理进行监督,主要负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范与决策;审计部是第三层次的内部审计机构,只属于总经理,代表总经理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主要进行日常的内部审计工作。为了更清楚内部审计结构,如图所示:靠左边一列显示的是三级领导层,靠右边一列显示的是与此对应的三级审计机构,每一级受上一级领导委托。三级审计机构自上而下存在业务上的指导与监督关系,每一级审计机构与同行的机构在行政上是并列的,共同向同一个上层负责。这样分层监督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在设立直属董事会领导的机构,机构成员由董事会成员组成且必须至少有三个内部委员。每个委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另外,必须有一名委员拥有会计或相关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其任职资格同样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商业判断原则进行解释。改机构下设日常的办公机构,具体负责审计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同时,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与审计人员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有助于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

(二)企业加强对账户的管理制度

1.统一会计政策。尽管国家制定了统一的会计制度,但其中某些会计政策是可选的,因此,从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出发,必须统一执行所确定的会计政策,以便统一核算汇总分析和考核,企业会计政策可以专以文件的形式予以颁布。2.统一会计科目。在实行国家一级会计科目的基础上,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统一设定明细科目,特别是集团性公司更有必要统一下级公司的会计明细科目,以便统一口径,统一核算。3.明确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表的处理程序与方法遵循会计制度规定的各条核算原则,使会计真正实现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的目标。

(三)完善法制建设明确法律责任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增加相应的审计执法手段,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达到充分发挥的作用,也需要法制来引导、规范和保障。与此同时,还因逐渐完善会计监督方面的法律保障体系,使会计监督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有法必依,违法必究。2003年3月4日审计署颁发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体现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内审工作和内审人员的要求。这项新规定具有时代的特征和前瞻性,是内审工作共同的行为规范。这些将对会计监督的法制建设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四)合理选择内部审计方法

企业审计人员在审计事务中,对审计方法既可以单个运行,也可以综合测试,具体方法有:一是证据检查法。就是审计人员抽取一定数量的账表、凭证、通知单、提货单等证据和其他有关证据,检查其是否存在控制证据线索,以判断有关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二是重复检查法。即审计人员选择几项同性质或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重复被审计企业所采用的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有关控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有效性。三是实地观察法。即审计人员到工作现场察看被审计企业有关人员的工作情况,以验证企业既定的有关控制措施是否贯彻执行。四是访谈法。就是运用证据检查、重复检查、实地观察等方法查证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后,审计人员对有关内部控制环节执行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从而进一步验证有效性测试的真伪程度,防止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运行可能存在的形式化,降低被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针对适合的方法对被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测试,将审计结果汇总等级,以便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价,借以加强调整企业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修订审计工作计划,并针对控制系统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应措施,向被审计企业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五)改善内部人员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审计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如何,决定于是否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到来,企业审计所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当前审计机关应当有计划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现在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还要经常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审计工作公平、公正地进行。对不具备审计素质的人员特别是不遵守职业道德的人员,要将其调出审计队伍。对人员素质和结构上,将从单一的财务人员向财务、经济、工程、机械、法律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高素质人才转变,这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规模、复杂程度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跨行业、跨地区,对内审人员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内审人员结构将逐步形成以财务、经济、工程、机械、法律等专业为主的新格局。而且在素质上对内部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审计方法技术。还要熟悉所属企业财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企业的种种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经营实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六)坚持事后审计、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着重是事后审计,起到监督作用,但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内审作用还应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做到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和评价。企业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资金计划、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等均应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经验丰富的内审人员,应能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发现的问题,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七)在审计机制上,加强外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因独立性不强,人力资源有限,还因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或其他种种原因影响到企业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审计结论也会受到影响。借助外部中介机构的审计力量,让外部审计监督在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和财经法规的规范和制约下,独立、平等、跨地区、跨行业地开展会计监督活动来提高审计质量和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的力度,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内部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了解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情况,又借助了外部审计机构高度的独立、公正性以及外部审计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客观、公正、独立、严明地开展监督活动。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内部会计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企业内部会计审计也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问题,对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针对性。更是对防止风险,治理腐败,打击经济犯罪行为,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审查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为现代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苏玲玲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企业内部会计审计论述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230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 产地证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农业与技术》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江苏煤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数学学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城市发展研究》 《广播电视信息》 《清华法治论衡》 《血栓与止血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