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分析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策略,有助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提高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以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的困境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制造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存在的问题包括:申报指引缺乏对应行业门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企业不符合申报条件、对政策了解不足使企业缺乏申报动力等。对策提出:国家应该积极修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申报指引,将体育产业纳入其中;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普及,积极服务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社会环境;企业应该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标准,完成认定,并因此为契机,通过自身的发展,达到提高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6)05-0001-05
2014年10月为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国发〔2014〕46号),该文件在提出我国体育产业2025年发展目标的同时,也从政策上为体育产业发展给予了保障,其中在完善税费价格政策方面,该文件提出:“充分考虑体育产业特点,将体育服务、用品制造等内容及其支撑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体育产业相关企业进行高新技术认定,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完成体育产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体育产业特别是占其中绝大多数分量的体育制造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3]。本文拟通过研究我国体育制造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存在的困难,分析存在原因,给出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体育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体育制造企业在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出解决对策。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文献收集:以体育用品制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平台,截止2015年8月,有论文161篇,本文参考6篇;通过国家图书馆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国外有关学术著作,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体育制造企业相关研究的期刊论文和书籍,了解国内外体育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收集分析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等,为论文研究奠定基础。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对有关企业进行发放100份,涵盖了所有分展馆,回收有效率96%,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专家访谈: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体育产业发展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实地访谈。企业案例:对已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某生产硅PU的体育场地设施生产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分享其经验。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体育制造企业的重要性
体育制造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从总产值、增加值还是就业人数等方面都在体育产业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4]。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体育产业分类标准计算,2012年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占体育产业的比重为61.24%,相关销售占13.59%,若两者相加则达到了74.83%。占据了体育产业的大部分比重。虽然体育制造业在体育产业中占据的比重比较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体育制造企业对国家有关科技政策的了解和认识不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国家根据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表面上看,根据国家税费有关政策法规企业仅仅获得了15%的税收优惠,但实际上,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社会价值远不止于此。在企业品牌形象提升、提高市场价值、资本价值和企业发展动力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5]。为了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带动作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设置了一系列的要求,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人员数量、科技投入等,这些要求体现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体育制造企业如果能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不仅在税收等方面获得国家的优惠政策,在申请国家和地方有关科技项目支持,提升企业社会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方面都能够获得极大提升[6]。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所产生的产品,也能够使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社会价值特别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先机。
2.2体育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部门预决算[7],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2%。而同期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则已经达到2.01%[8]。充分说明我国体育科技投入与国家总体科技投入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体育科技的创新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根据调研,虽然有75%的企业认为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享受过国家或者地方科技政策支持的企业也只占到59%,大部分企业是在被动得到政府有关信息以后才参与到申请国家有关科技支持的项目申报中去的。调研数据显示,只有约15%的体育制造企业了解国家或者地方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选择根本没有听过的企业达到了35%,这说明大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虽然有所认识,但积极主动去申请政府政策支持的主动性却不强。从产出来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制造企业不仅数量不尽人意,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中,其质量也不合理,企业往往关注于对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单纯只是为了申报国家有关财政支持,对参与此类活动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真正提升并不关心。这就造成了一些企业在申报专利时往往申请最简单的外观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对发明专利的申请不够重视[9]。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体育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状况不容乐观,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不够,创新资源也相对缺乏,对政策的了解不足。
2.3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的问题
2.3.1申报指引缺乏对应行业门类根据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政策规定,企业要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首先要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所要求的条件,在行业上,还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所规定的领域。但是,由于管理办法是2008年制定的,“高新技术领域”也是同年确定的,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在高新技术的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外随着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一些原来没有被重视的产业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积累以后,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具备了纳入高新技术领域的条件。从产业分类的角度看,我国原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主要分为8个相关领域,分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些产业领域虽然整体上已经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但仍有许多重要的产业领域没有涵盖在内,比如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制造、运动健身休闲、场馆建设与服务、中介培训等多个产业门类,涉及到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10]。从目前国家公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容来看,并不能完全覆盖体育产业的相关技术内容。这就造成了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效益较好的体育产业相关企业虽然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但由于领域内容所限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无所适从,无法获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帮助[11]。2.3.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不符合申报条件由于自主创新的短期效益较低,因此,大多数企业并不乐意进行自主创新[12]。同时,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体育用品企业研发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比较低,很多企业只是一个“加工厂”,使得这些企业资源相对匮乏,不论是从投入还是科技人员的比例都体现出这一点,使得企业难以组织有效的自主创新活动,无法支撑自主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13]。同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又制约了企业获得申报各种国家科技政策的支持。国家和地方在制定对企业的支持政策时,往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领先的企业一般都能获得政府的优先支持。而那些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由于陷入恶性循环,很难达到政策所要求的条件,更不要说去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了;因此,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其达到申报条件是提升企业综合能力的当务之急。2.3.3对政策了解不足缺乏申报动力如前所述,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企业对国家和地方有关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了解不足。不论是调研分析数据还是访谈都发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获取政府有关政策时往往比较被动。一方面表现为企业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不高,企业管理层很少去关注政府的政策发布,对政府未来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方向缺乏把握,不知道下一步政府的扶持重点在哪里。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即便获得了相关信息和资料,也缺乏主动性去联系政府,大多希望政府能够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直接的完整的服务。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不可能对企业的一切大包大揽,特别是在“新常态”下的简政放权,更要求企业要积极主动去获取各种信息资源,而不能一味等政府上门服务。另外,企业获取政府资源的能力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活动能力,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表现[14]。只有转变观念,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企业才有可能在获取政府资源中占得先机。
2.4案例分析
2.4.1成功案例A公司是一家位于甲省的运动场地材料生产商,专注于开发研制硅PU运动场地材料,其产品生产实现专业化,把产品研发作为一个不断突破自我的标志。依靠企业产业链的资源优势,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工程设计和施工维护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客户的业内品牌企业。获得了环境标志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体育用品业相关认证以后,企业进一步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根据对该企业技术总监的访谈,其所在企业从条件上已经具备了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在申报相关材料时却发现,虽然是一家体育设施类企业,并且也具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但在国家发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却找不到非常切合的体育场地设施技术领域,不得已的情况下,该企业只能根据与运动场地最相关的“新材料技术”中的高分子材料相关技术进行申报;但事实上,该技术负责人反映,其研发的新产品虽然与现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相关领域有一定相关性,运动场地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所需的材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分子材料所能涵盖的,而是另有其他特性在里面。企业也是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发现其申报的技术领域没有对应范围,只能另辟蹊径,在现有技术领域目录中寻找最接近的进行申报。该企业的经历充分说明,体育制造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从信息资源的获取上,该企业早就知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重要性,但苦于缺乏信息资源,只能在发展中逐步摸索,最后企业在获取了足够的信息资源以后不通过任何中介服务机构,自己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充分说明企业对资讯的把握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非常重要。2)该企业在认证过程中通过变通技术领域的形式,采取最接近原则,进行申报,并获得成功,说明体育制造业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确实占有一席之地,但尚未得到国家的充分重视。3)该企业积极支持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技术交流活动,通过技术交流把握技术发展方向,使企业技术研发始终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才为企业高新技术认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4.2失败案例B公司是一家位于乙省的体育设施生产企业,该企业成立多年,在体育场地设施设备生产和安装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企业领导者非常重视科技研发与投入,每年科技投入的比例已经超过同类型企业2倍。自行开发出多种新型体育场地设施,在业内也积累了较好的声誉,受到同行的好评。但由于企业信息的不灵通以及政策限制,该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时没有获得批准。最终虽然企业通过了如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但却没有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通过与企业领导人的访谈,发现该企业申报高新认证时存在如下问题:1)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是将其作为与一般管理体系认证相同的普通认证,没有认识到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巨大潜在价值。2)企业信息不灵通。只是领导者在看到有些其他企业参与认证以后才想到,而且没有安排专人对此事负责,申报材料与认证要求相差较远,最终导致认证失败。3)当地政府仅在政府网站提供了有关信息,未给企业以认证申报辅导。由于政府想当然认为所有的企业都会自然重视高新认证,因此,当地未对企业开展认证辅导,这也是导致该企业认证失败的另一个原因。2.4.3案例结果的分析从我国体育制造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有一定积极性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获得认证的却不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都表明,企业只有将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水平,才有可能获得与其竞争对手相比更有优势的竞争资源。政府与企业的联动和协同,是促进高新认证提升体育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都应该以促进产业发展为方向,为体育制造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也才有可能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
2.5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对策
2.5.1修改申报指引,将体育产业纳入其中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全民健身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传统体育产业升级转型急需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发挥,同时全民科学健身技术是体育行业独有的技术领域,健身器材制造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突破也需要国家支持[1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充分考虑体育产业特点,将体育服务、用品制造等内容及其支撑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另外,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目录,经过近10年的运行以后,也面临着进行修订的良好机遇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体育产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备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因此建议国家应该进一步修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申报指引,将体育产业纳入其中,为更多体育制造企业享受国家有关政策提供优惠。2.5.2加强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核心,在促进生产交换消费中发挥着中枢纽带的作用[16]。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所在区域科技发展的标志。加强自主创新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只有企业获得了自主创新的动力,才有可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17]。我国制定的到2025年体育产业达到5万亿元的产值规模最终还是要依靠企业的力量;因此,作为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制造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从人才、投入、产出和创新环境营造等多方面不断提高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途径,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契机,达到提高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2.5.3加强政策普及,积极服务企业需求政府和企业同为社会的重要成员,在促进科技创新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将政府的作用等同于企业的作用,企业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而政府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应该是发挥守门人、调控人和公益人的角色作用[18]。政府应该积极加强相关政策普及,从宏观上对产业发展进行杠杆性的政策引导。支持体育产业发展,降低产业发展成本,促进区域创新[19]。另外,在直接面对体育制造企业的时候,政府应该把企业作为真正的产业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公平公正对待所有企业,并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对企业最大范围的开放信息资源,平等对待企业,积极服务于企业发展和区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制造业获得更大的进步。
3结论与建议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虽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体育制造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国体育制造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容乐观。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存在一系列困境,如:申报指引缺乏对应行业门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企业不符合申报条件、对政策了解不足使企业缺乏申报动力等。通过案例分析,已经申报成功的企业经验表明,获取政府有关信息资源、尽量符合申报标准都是申报成功的重要经验,但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在行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国家应该抓住体育产业有关政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修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申报指引,将体育产业纳入其中;企业也应该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途径,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标准,完成认定,并因此为契机,通过自身的发展,达到提高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普及,在“新常态”简政放权的背景下,积极服务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社会环境。
作者:周学政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相关专题:大气科学学报 案外人执行异议裁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