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关键素质科技创新论文

时间:2017-01-22 01:52:50 来源:论文投稿

1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1.1一般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区别

一般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门理论基础和技能,长期从事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并以取得科学和技术成果为目的的特定人群。在这个特定人群中,有的并非以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为职业,但却长期从事业余研究,并不断取得成果;有的长期以科学技术研究为职业,因为分工和职责不同,所做工作是科学技术活动中必须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从事的保障性、辅助性和验证性的工作,即使他们不以最终成果为直接目标,但他们的工作是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系统性保障,对整个活动的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理当也是科学技术人才。所以,一般科技人才是对上述人群的特定泛指。科技创新型人才首先归属于一般科技人才,其次他是一般性科技人才中的特殊群体,其特殊性是在科技活动中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科学理性、较强的探索精神,更善于激发创造性灵感,更善于捕捉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机遇。

1.2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要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成就创新”的最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才能为做到创新与突破奠定基础。第一,具有唯物辩证的认识观和思维方式。因为自然辩证法是对客观存在运动形式的反映,这是进行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这是决定能否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础。第三,具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因为分析与综合能力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解构、部分剖析、原因查找、问题归类、整体认知等过程的正确处理与把握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决定科学技术活动能否有效和高效进行的重要因素。第四,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这既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人员的基本品格也是科技活动的基本要求。第五,具有善于沟通的能力与协作配合的精神。科学技术从业者群体彼此在工作方向、工作进展上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他们之间要经常进行信息沟通(如开学术会议)与协作,另一方面任何个人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最终成果需要群体的认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借助于集体智慧、团队力量,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完成[1]。”第六,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科技工作者是社会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他们不仅应当率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而且应当切实完善自己的学术人格,以求实创新作为自己的学术生命,以向社会奉献优秀的精神产品为自己的天职[2]。”

2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素质

2.1科技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与关键素质的关系

首先,基本素质是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员,如果不具备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其次,只具备了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还不能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仅仅是满足了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条件。第三,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再具备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素质,就可能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是关键素质的基础,关键素质是基本素质的拓展与延伸,是决定性因素。

2.2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素质

(1)积极的理性批判意识与精神

“积极的理性是指人面对整个外部世界和自身认识状态所表现出的内在力量,简而言之,是人的深层认识能力。积极的理性不发生在认识过程的某一阶段,而是表现为与人的习惯相对抗的力量。习惯是对常识的依赖,积极的理性则是对常识的否定和超越[3]。”可以说一部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对常识的、公认的、权威的否定史和超越史。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是一位既勤奋又细致的学者,他连续从事天文观测达20年以上,积累了大量细致而详实的天文观测材料,但由于对托勒密的地心学说坚信不疑以致于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远不如他的助手被誉为“天空立法者”的开普勒。其原因就是开普勒敢于怀疑和否定神圣的地心学说。作为科技创新型人才,缺乏对常识和权威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勇于挑战的精神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的。

(2)执着追求真理的信念与毅力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一个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状态下继续探索的超越与突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者面临传统思维的束缚、现实条件的制约、工作方式的单一枯燥等多方面的影响,而支撑一个人不畏艰苦、无视偏见、始终如一投入到漫长研究与探索过程的精神支柱就是创新者执着追求真理的信念与毅力。达尔文完成《物种起源》用了15年,哥白尼完成《天体运行论》用了30年,迈克尔逊几乎耗费毕生精力才证明“以太”的虚无,类似例子在科学史上不胜枚举。

(3)注重细节的慎密思维和善于反思的思维习惯

科学技术的研究有其特有的范式,从业者必须依据公认的方式、逻辑的思维来对对象进行研究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细节的慎密思维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因为“问题是发现的第一要素。”只有“问题”的存在才能激发人的创造兴趣和激情。牛顿对苹果坠地的思考,弗莱明对毒菌仰制葡萄球菌菌落现象的关注,詹纳对奶场女工不易患天花现象的关注,伦琴对矿物意外感光相纸的思考都是对细节的注重。但仅仅注重细节还不够,当问题出现后还需要具有反思的思维习惯,从而“从一个问题又发现另外一个全新的问题,由此而可能导致全新的发现[4]。”正是这样才有了万有引力、青霉素、牛痘接种、X射线等系列重大科学发现。

(4)敏锐的直觉感悟能力和灵感的自觉把握

在科学活动中如果说逻辑思维是基本的,那么直觉思维就是关键的,如果说逻辑性的过程是一种量的准备,那么直觉感悟就是质的突破。“要在逻辑上从基本经验推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说的任何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5]。”诚如前面所述,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困难的历程,在此过程中创新者下意识地积淀了若干与之相关的经验和认知,“只有通过那种以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5]。”这种以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感悟能力就是直觉感悟能力。所以,一种对对象在整体上进行直接把握的感悟能力对于创新者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就科学技术研究者在创新与突破点处所处的状态来说从来就是直觉的,而非逻辑的。“在科学发现中,下意识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直觉,创造过程达到高潮时产生的特殊体验是灵感[4]。”但灵感往往一瞬而过,如果不具有自觉把握灵感的技巧,往往很多机会就会转眼即逝。爱因斯坦一次在朋友家吃饭,与主人讨论问题,忽然来了灵感,由于随身没带纸,他即刻在主人的新桌布上开始了公式的推演,这就是对灵感的自觉把握。

2.3科技创新人才与科技创新成果

首先科技创新人才与科技创新成果呈现的是一种因果关系,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只有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拥有较多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才可能使科学技术在各个方向上不断取得突破与创新的成果。另一方面,一个科技创新型人才所能做出的创新成果不仅由其内在素质决定,也绝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尽管在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上常常有“偶然”发生。制约科学技术创新的因素十分复杂,科学研究者自身的素质仅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因为科学技术活动是典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总受制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无不制约着科学技术研究者的工作进展和效果。所以,一个同时具有科学技术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和关键素质的人并不一定都拥有一一对应的创新成果。具备基本素质和关键素质只是为创新型人才出成果提供了内在素质的可能性。

作者:唐德才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人才关键素质科技创新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350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文章代写 内燃机学报官网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小读者》 《云南画报》 《中国稀土信息》 《经济科学》 《中国地名》 《邮电设计技术》 《扬子江评论》 《人像摄影》 《广西电力》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