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技术创新投资风险收益分析
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导致技术创新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肯尼迪·阿罗于1962年指出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认为其存在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每个决策。不确定性导致的技术创新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创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但并非必然的损失,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收益。因此,追求高风险而带来的高额收益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收益的规律性。国内较早研究风险收益的学者马艳提出了“风险利益”的概念,她认为风险利益的实体是预期利益和实际利益之间的正负差额,包括风险增益和风险损失两种可能。目前,国内学者更多是在高风险与高收益对等的意义方面使用风险收益概念。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投资风险收益是指在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创新者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而对项目所作的不同选择,使得实际收益与预期社会平均收益出现背离。这种背离可能是风险增益,即实际收益高于预期社会平均收益的部分;也可能是风险损失,即实际收益低于预期社会平均收益的部分。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必然面临风险增益与风险损失。如果设技术创新风险度r为一个用概率表示的风险程度,取值在[0,1]内,当r=0时,表示不存在技术创新风险;当r=1时,表示技术创新风险最大,那么,风险增益和风险损失将是以风险度为自变量的非负函数。
1.风险增益函数
所谓风险增益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因规避风险成功所带来的实际收益超出预期社会平均收益的部分,它是一种机会收益,这种机会收益取决于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度。一般地讲,当技术创新的风险度较小时,风险增益也较小;随着技术创新风险度的增大,风险增益也在增大,当技术创新风险度达到最大值时,风险增益也达到最大。但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风险度的增大,风险增益的增加幅度是递减的。因此,可尝试用幂指函数来表示其变化规律,即技术创新风险增益函数可表示为:I=δr谆+α(1)公式(1)中,I是技术创新的风险增益,δ是风险系数;r是技术创新风险度;谆是指数,α是随机扰动项。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技术创新风险度的增加,边际风险收益是递减的,因此,风险增益对风险度的二阶导数应小于0,即:I''=δ谆(谆-1)r谆-2<0(2)由于风险增益为非负值,所以δ≥0。由公式(2)可得,风险增益函数应满足δ≥0且0<谆<1。
2.风险损失函数
所谓风险损失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因规避风险失败而造成实际收益低于预期社会平均收益的部分,它不是现实的损失,而是一种机会损失,这种机会损失取决于技术创新的风险度。随着技术创新风险度的增大,风险损失也会增加。则技术创新风险损失函数可表示为:L=ξrθ+β(3)公式(3)中,L是技术创新的风险损失;ξ是风险系数;r是技术创新风险度;θ是指数;β是随机扰动项。按照边际损失递增规律,随着技术创新风险度的增加,风险损失的增加幅度加大,技术创新风险的边际损失是递增的,因此,风险损失对风险度的二阶导数应大于0,即:L''=ξθ(θ-1)rθ-2>0(4)由于风险损失为非负值,所以δ≥0。由公式(4)可得,风险损失函数应满足ξ≥0且θ>1。
3.约束条件讨论
由上述风险增益函数和风险损失函数的分析,可知0<谆<1,θ>1,δ>0且ξ>0,在此条件下讨论δ和ξ的关系(忽略随机扰动项)。(1)若δ=ξ=0,则风险增益、风险损失与技术创新的风险度都无关,这显然不符合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2)若δ>ξ>0,则r在[0,1]中取值时,I永远大于L,即风险增益永远大于风险损失,这在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中是不现实的;(3)若ξ>δ>0,则r存在一临界值,若r小于该临界值,则I大于L;若r大于该临界值,则I小于L。这种情况真实地存在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对于技术创新风险防范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综上分析,风险增益函数和风险损失函数的约束条件为:θ,δ,ξ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历史项目的事后评估数据模拟风险增益函数和风险损失函数进行确定。4.临界风险度和最佳风险度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既注重创新的收益性又不能忽视创新失败的可能性。根据上述风险收益的分析,建立目标函数:maxP=I-L(6)令风险增益等于风险损失,即:I=L,得临界风险度(忽略随机扰动项)r0;令边际增益等于边际损失,即I'=L',得最佳风险度r。综上所述,技术创新风险度r是一个适度指标,风险增益和风险损失与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度紧密相关,如图1所示。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投资决策过程中,应动态地监控其风险状态,将其控制在适度的水平,方可实现收益的最优化。
二、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错误识别
1.判别投资决策错误的风险规则
郭开仲创立的消错理论指出,判别一项决策是否正确,需要一定的判别规则。技术创新投资风险虽然客观上存在最优风险度,但由于创新者投资决策前对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预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现有的风险评价方法将风险度定量为某个具体值或风险等级缺乏精确性。因此,本文认为判别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错误的风险规则不应是一个固定型指标,而应是一个区间型指标,即包括最佳风险度在内的一个风险度容忍区间。由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经营战略,企业可以事先确定技术创新项目可以接受的风险收益和风险损失容忍线。假定企业认为风险增益低于IA的项目收益过低,不可接受,其对应的风险度为rA;风险损失高于LB的项目风险太大,难以承受,其对应的风险度为rB。因此,企业可以将判别投资决策错误的风险规则确定为可接受的风险度容忍区间为[rA,rB],如图2所示。需要强调的是,最低风险增益容忍值IA应小于最佳风险度r*对应的风险增益IC,最高风险损失容忍值LB应大于最佳风险度r*对应的风险损失LD,此时,最佳风险度r*包括在区间[rA,rB]之内,临界风险度大于或等于rB。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会面临着不同的决策。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风险会随着技术创新过程的推进发生动态变化,在不同的阶段,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不一样,对应的风险增益和风险损失函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判别投资决策错误的风险规则不应是一个静态的规则,而应随着技术创新过程的推进,进行动态的修订。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识别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错误,而且有助于通过对风险的动态管理和监控,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2.衡量投资决策错误程度的错误函数
在消错理论中,错误函数是定量化描述错误的有效工具。定义1:设U是一个对象集,G是U上的一组规则,令V={(u,G)u∈U},f:V→R则称f为定义在U上对于规则G的错误函数,简称为U上的错误函数。记为x=f(G圯u),简记为f(u),其中R是实数域,x为对象u的错误值。由定义1可知:f是V={(u,G)u∈U}到实数域R的一个映射,换句话说,函数f的自变量有两个:一个是对象集U中的元素,另一个是判别规则G,它们一起对应着一个实数,即u∈U在规则G下的错误值。对于一个具体的论域和错误规则,选取合适的错误函数是非常重要的。错误函数的选取应遵循两个条件:一是对论域的完备性;二是错误函数与规则实际的相符性,即错误函数的错误值大小要能够反映实际中错误程度的大小。按照错误值的值域可以大致将错误函数分为如下四类:(1)若Ran(f)={0,1},则称f为U上的经典错误函数,显然它是不连续的;(2)若Ran(f)=[0,1],则称f为U上的模糊错误函数;(3)若Ran(f)=(-∞,+∞),则称f为U上的具有临界点的错误函数;(4)若Ran(f)=[0,+∞),则称f为U上的非负错误函数。错误函数中的判别规则实质上是对被判别对象提出的各种要求。所以,判别规则必然蕴含着各种指标。这些指标按其值是否为数值,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对于定量指标,按其具体含义分为效益型指标、成本型指标、固定型指标、区间型型指标、接近型指标和接近区间型指标。显然,判别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错误的风险规则为区间型指标,要求投资项目的风险度r∈[rA,rB],且r越偏离区间[rA,rB],错误越大。因此,可以用企业技术创新投资项目的风险度偏离风险容忍区间的程度来反映投资决策错误的程度。由于风险度的取值范围为[0,1],根据上述错误函数的分类,可以通过模糊错误函数来描述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对风险准则的违背程度,并建立具体的模糊错误函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错误函数的建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从企业承担的技术创新风险角度讲,如果x=0,则认为投资该项目的决策是正确的,应实施该项目;如果x>0,则认为投资该项目的决策是错误的,应放弃该项目。x值越大,表示投资该项目的决策错误程度越大,造成的风险损失(风险增益)可能越大(越小)。若由于决策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决策错误,应该根据错误值的大小,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避免由于决策错误导致的项目损失。
三、实例分析
1.实例背景
某生物制药企业曾有2个备选的技术创新项目,若两个项目全部开发,累计费用为4千万元,该企业2008年初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仅为3千万元。因此,准备从中选择前景较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以实现企业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据当时的预测和评价,得出两个备选项目的投入成本、预期收益(投入生产后3年内净收益)及项目风险度的数据,如表1所示。该公司的决策者为风险偏好型,故选择了项目1进行投资。从项目开始实施后的3年经营情况来看,虽然最后成功研发出了新产品,但由于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导致额外增加了研发成本0.5千万元,并延迟了项目工期,丧失了一定的市场机会,使得该项目生产的产品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收益,税后仅获得4千万的收益,可以计算出收益率约为33.33%。虽然实际的收益率大于社会平均收益率,获得了风险增益,但与预期的收益率相比,相去甚远。
2.实例事后分析
根据专家和对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的评价以及历史项目的事后收益和损失数据分析,模拟风险增益和风险损失函数分别为建立目标函数maxP=I-L=1.5r2/3-2.4r2,令风险增益等于风险损失,可得临界风险度:基于企业当时的经营状况评价和战略导向,其风险容忍区间应设定为[0.2,0.4],由此可以计算出选择项目1进行实施的决策错误函数值x=e110×(0.4-0.45)=e-2>0,所以当时选择项目1进行投资存在一定错误的,但由于其风险度未超过临界风险度0.7,所以,项目1的实施结果虽然未达到预期的收益,但也为造成严重的损失是可以理解的。项目2的预期收益虽然低于项目1的预期收益,但项目2的风险度为0.3,与最佳风险度很接近,由于0.3∈[0.2,0.4],其错误函数值为0。因此,如果选择项目2进行投资的话,若能够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动态的监控,应该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现实中大多数技术创新项目的失败是由于高管的决策错误导致的。消错理论认为,判别一项决策是否正确,需要一定的判别规则。由于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因此,本文从风险角度,探讨了判别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错误风险准则的生成和具体应用过程。
1.各种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是一种高风险投资
高风险既可能带来高风险损失,也可能带来高风险增益。通过分析技术创新投资风险收益的规律,认为风险损失和风险增益与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度呈正相关关系。
2.利用幂指函数模拟并讨论各参数的取值范围
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度表示成[0,1]区间内的一个概率值,利用幂指函数模拟了技术创新的风险增益函数和风险损失函数,并结合实际情况和经济学意义,讨论了函数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
3.基于风险收益的边际递减和风险损失的边际递增规律,推导出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佳风险度与临界风险度公式
分析认为当风险度等于最佳风险度时,企业技术创新将实现收益最大化;当风险度等于临界风险度时,企业技术创新将实现收支相抵。因此,企业可以将判别投资决策错误的风险规则确定为包含最佳风险度,但又不突破临界风险度的一个可以接受风险度容忍区间。
4.由于技术创新风险随着技术创新过程的推进而动态变化,风险增益和风险损失也将发生变化
判别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错误的风险准则不是静态不变的,而需要动态地进行修订。
5.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验证了判别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错误风险准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者而言,过分冒险将带来很高的风险损失,过分保守又将丧失巨大的风险增益,这二者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投资决策准则应是选择那些风险度处于包括最佳风险度在内的企业风险容忍区间的项目进行投资,通过将固定的风险度指标扩展到区间指标,不仅可以降低因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不够精确而造成投资项目选择失误,而且更有助于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动态监控,实现投资收益的最优化。
作者:边云岗 郭开仲 单位: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1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1.1结合特定的项目开展创新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企业的技术创新一般不具有通用性,只能单独的适用于交通工程项目。通俗的说就是交通工程企业的技术创新只能以具体的项目工程为载体的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有效的解决道路工程问题,对于特定项目的技术创新人员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交通工程企业的技术创新大都结合特定交通项目的内部创新,这样才能与项目进行有效的结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与质量。
1.2交通工程的施工工艺占有较大的比重
施工工艺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企业在进行施工前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但是针对一些山区、冻土层较厚的地区进行施工时,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由于施工工艺问题造成的工程质量,因此,交通工程企业要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
2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2.1自主创新
企业根据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自主的进行自主研发,企业内部的科研组织系统不断的创新、研发、试验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新产品,这种创新模式就叫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对于企业的研发实力、资金实力、以及在交通企业行业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否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是限制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在开展自主创新时与企业自身的实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具备充足的研发资金后制定严密的研发计划,从而获得最具有价值的技术科研成果。但是,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企业对于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都难以实现自主创新,在进行自主创新时都比较困难,因此,交通企业一般不采用这种创新模式。
2.2合作创新
由于我国的交通工程企业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单个工程企业凭借自身的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困难,难以突破一些较大型的工程项目与学科领域的一些技术难题,因此,合作创新是目前我国解决交通技术问题的有效模式,是推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选项。交通工程企业之间通过人才的相互配合、资源的相互利用,实现优势互补,有效的降低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成本,为企业之间突破一些重大的研究课题提供保障。
2.3引进技术模仿创新
高速公路交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在自身实力难以满足技术创新的前提下,企业需要引进已有的创新技术,将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引进企业,企业在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进一步创新,这种创新模式能够迅速的提高企业各方面的技术水平,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模仿创新是指通过模仿和学习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思路、工艺、技术、材料等的开发模式,研究其内部的技术创新,然后运用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这种创新需要将外界的创新模式与自身的创新进行很好的结合,同时也是快速提高企业技术的一种快速方式。但是,这种创新模式必须遵守自主知识产权。
3建立健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体制
一个完善的制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一个企业要想使得技术创新更加的完美,就必须制定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3.1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对技术创新人员按贡献的大小给予物质与精神的鼓励,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员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觉悟,建立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
3.2建立企业内部的创新文化
企业文化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它是企业内部在长期积累的条件下形成的,是企业制度的精髓,建立健全创新文化能够适应当前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竞争力。
3.3建立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交通工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决策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创新目标的把握、以及对创新成果的运用的落实力度,都对整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4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
4.1确立创新主体,加快技术中心的建设
企业要构筑自身的技术中心,使其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支撑与依托。技术中心的建设要紧密的结合生产现场,仅仅的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进行技术创新。依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对现有的科研力量为基础进行扩展,形成决策层、管理层、开发层的一体化,紧密型管理与松散型管理相互结合的组织机构。
4.2紧密的依靠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划
我国是一个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宏观控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我国的国情与交通工程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战略,建立了技术交易市场,促进了技术的市场化,加大了研究与开发的力度。
5结束语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创新模式,同时,政府部门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企业的技术人员要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条件下不断的提高各种技术,只有这样我国的交通工程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海波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1杭汽轮高端装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演进过程分析
杭汽轮有着50多年工业汽轮机制造历史,是国内最大的工业汽轮机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工业汽轮机技术,再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联合设计、分工制造、合作服务等方式拓宽科技人员视野,培育自己的研发队伍,锻炼自己的技术员工,为自主创新积累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模式。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同台竞争中多次击败德国西门子等跨国公司,被行业内称为“学生”打败“老师”的经典案例。企业在核心技术创新中始终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尤其自主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个百万等级”驱动用汽轮机,为我国高端技术装备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业驱动汽轮机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产品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已达到30%。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6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76亿元,利润从2005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3亿元,员工收入从2005年的4万元/年增加到2011年的9万元/年。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最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是经过30年的技术引进、合作生产、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并形成核心技术竞争力,彻底终结了“洋设备”统治我国高端工业汽轮机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1技术引进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较低,急需引进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引进设备的使用,通过培训使员工尽快熟练操作设备,通过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降低装备制造成本。1975年底杭州汽轮机厂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订了“工业汽轮机许可权及技术转让合同”,开始走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之路。杭汽轮在引进技术的最初十年运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积木块”的技术设计制造工业汽轮机,按照引进的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组织生产制造,通过学习、消化和吸收初步掌握了引进技术,但有些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彻底掌握。为了尽快全面掌握核心技术,杭汽轮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又先后签订了两个为期十年的技术合作协议,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与其进行合作生产,逐步掌握工业汽轮机设计制造技术“积木块”设计原理和“归并预制”生产方式,消化吸收了先进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流程。
1.2技术改进阶段
企业通过产品许可权及技术转让合同、引进技术设备等掌握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能、制造诀窍等,建立起相应的技术能力。通过复制性分解研究开发相关技术和产品,消化吸收先进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流程,完成对引进技术的模仿消化后,对设计技术、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进行持续改进,弥合产品和工艺间差距,改进制造能力以实现产品的自主技术含量,使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杭汽轮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西门子公司的工业汽轮机制造技术,从产品设计研发到产品制造工艺,从市场营销技术支持到售后用户技术服务,对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全面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传统方式到计算机应用、从信息化管理到集成制造的演变。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对西门子引进技术计算程序全面吸收消化后进行升级改造,应用计算机技术组织设计制造,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LUENT、CFX流体分析平台,并以BOM、PDM作为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利用二维设计软件AutoCAD、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进行零件设计,加快设计进度,缩短定制产品的交货期,技术准备周期从7个月缩短到4个半月,新产品开发周期减少40%以上。在产品制造方面公司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工程,开发了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HTC-CIMS),实现了计算机辅助事务处理(CAO)、计算机辅助生产准备(CAP)、计算机辅助生产计划与控制(PPC)、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CAQ)等一整套计算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通过合作生产积累经验,企业逐步掌握了工业汽轮机的核心制造技术,完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准备,从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演变。
1.3自主创新阶段
自主创新主要体现企业拥有自主的技术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技术组织产品设计和改造传统制造工程,提高了企业设计制造能力,反映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管理组织和系统创新能力等大大提高。企业通过对内外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运用,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能适应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结构,致力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发展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培育自有品牌等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杭汽轮在完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后,开展自主创新。从2004年开始,杭汽轮全面开展自主创新,紧紧围绕“三个百万等级产品”的自主研发,研发制造了100万千瓦锅炉给水泵驱动汽轮机,100万吨乙烯装置驱动汽轮机,100万千瓦超临界锅炉引风机驱动用汽轮机、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汽动辅助给水泵汽轮机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产品,并提供给国内重要客户,实现向工业驱动汽轮机的高端领域市场进军。企业自主创新不仅是设计、工艺、制造等核心技术的创新,还包括质量、市场和管理等产品经营模式的创新,实现了从单机供应到产品成套再到“交钥匙工程”的三级跨越,从卖产品到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服务方案。
2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做法
2.1创建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开发核心技术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既取决于企业能否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持续地投入必需的资金资源,又取决于有没有一支勇于钻研创新的科研队伍,还取决于企业能否构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不仅会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还会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垄断性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杭汽轮在对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技术的有效消化吸收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搭建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平台,建立设计一代、改进一代、储备一代的三层创新体系。企业中最宝贵的创新资源是具有创新和开发能力的技术资源,要通过体系的协作建立完善和具有层次的创新体系有效地利用创新资源,使各种技术资源在不同层次内达到其最高的效能。杭汽轮建立工业汽轮机研究所等多个层次的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加强技术研发人员和队伍的分工合作形成技术创新梯次,生产一代更新改进产品、研制一代升级换代产品、预研一代战略产品。杭汽轮生产的汽轮机等产品涉及到材料、强度和机械设计等技术,通过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将整个集团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设备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完善公司的设计和研发部门的组织结构,配置相应的技术研发软件和硬件,合理配置诸如材料和强度分析科研人员,加强企业需要的材料、强度和气动等共性和基础性分析与研究,安排好技术的储备和未来技术的研发,对技术体系进行了重新构造。杭汽轮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三个不同层次又相互促进的高效能研发创新平台,车间技术部门负责解决产品制造过程的技术难题,分子公司的设计部门负责合同产品的设计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集团研究院负责产品和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杭汽轮紧紧围绕“三个百万等级产品”的自主研发,全面加速推进自主创新,先后自主开发了100万千瓦锅炉给水泵驱动汽轮机等十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容量、高参数、高水准工业汽轮机技术和产品,使企业跻身于国际顶尖工业汽轮机制造商。
2.2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延伸技术创新路径
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充满不确定的风险,要保证技术创新活动持续开展,新装备研制项目取得进展,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杭汽轮在“十一五”期间,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2%左右,近三年的技术研发投入总额已达6.7亿元,使杭汽轮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拥有有效专利50多项,获取专利年平均增速达52.23%。目前,杭汽轮拥有国家技术开发中心、工业汽轮机研究所、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应用研究所等研发机构组成“五位一体”的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集成技术研发人员的智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源源不断地推出。工业汽轮机的使用领域正随着“节能减排”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得到延伸,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杭汽轮依托已有的工业汽轮机制造优势,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加快技术创新,大力研发能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增效型产品,扩展产品使用领域,开发发电机组和汽轮机辅机等电机产品。在产品经营模式的延伸方面实现从单机供应到设备成套再到“交钥匙工程”的三级跨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智慧的转变。在服务渠道的延伸方面以前企业产品售后服务是用户机组出现故障就及时派员去抢修,机组易损零部件坏了及时予以提供等被动应对服务,现在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服务,增加远程服务和设备改造服务等主动介入服务,实现了企业由“单纯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的转变。
2.3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校合作共赢
企业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创新积极性非常重要。杭汽轮能够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管理、重奖创新成果,建立创新长效机制,营造支持和激励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分不开。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已从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向多元激励演变,运用科研项目管理机制,采取了多元激励方法,将课题项目制、项目合同制、个别项目奖励与销售量挂钩。正是运用多元激励方法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平台,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员工开展技术攻关,多个以员工命名的技术创新方法应运而生,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和价值含量,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运用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了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开发等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企业每两年召开一次的科技创新大会,对重大创新成果和在创新中有重大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企业技术创新借助外部智力是对内部技术力量不足的重要补充,加强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合作,通过具体的项目合作,融合各单位高水平的技术资源,将企业的技术资源与研究院和高校的智力资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发、合作攻关,共同突破关键性技术,解决许多了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问题。
2.4创新技术管理模式,营造尊重人才环境
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企业各类资源投入强度,还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战略,更取决于企业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的技术管理模式。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整合技术创新的有效资源,改革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对技术创新科研项目实行项目制和扁平化管理。现在企业在新技术产品研发,新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扁平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工程,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智能集成制造的转变,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企业要构筑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营造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创新环境,大力吸引人才、设法留住人才。杭汽轮在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人文环境,构建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完善建立自主创新配套措施,打造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的创新体系,打造庞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工程师、技师占企业人数的60%。同时,企业彻底打破论资排辈,鼓励那些工作时间短、经验缺乏但很上进、能力强但资历不够的年轻人员成才,在使用中培养,在工作中成才。企业注重员工的分层次培养,组织员工分期分批地接受各类技术和业务培训,专门设立了青年科技人员奖,专门设立科技人员效益工资,优先解决员工晋升、增加薪资等现实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自己的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
作者:沈青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分析
(一)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Chuang(2004)认为知识管理能力是组织创造、存储、传递和应用知识资源,将知识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整合并优化配置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力。蒋天颖等(2012)将知识管理能力界定为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行为、整合组织内外部各种知识的能力。总结前人的研究发现,知识管理能力本质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协调与利用能力,体现在组织各项知识管理行为中,目标是增强组织竞争力。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由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资产合作能力等要素构成。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
耦合关系成立的基本前提是耦合各方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通过耦合作用导致自身属性以及系统合体属性发生被缩小或放大的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是企业能力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知识管理能力通过优化企业知识库与知识网络,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知识支持与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又为知识管理能力提供知识反哺,通过知识创造产生知识增量,补充企业知识库、拓展知识网络,促进知识创造、流动、扩散和应用等。二者的协调发展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并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
1.耦合器
基于物理学的思维方式,系统耦合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类似于电路耦合中的公共阻抗这样的“耦合器”(刘希宋等,2006)。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关系成立的“耦合器”为企业的知识资源,表现形式为企业知识库。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以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为基础,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与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对内外部知识的整合与利用,激发技术创新潜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以知识作为基本管理对象,通过数据库、知识地图、知识管理平台等技术工具与管理手段的运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与管理流程,通过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实现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有效转移、流动、扩散与增值,推动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均以知识作为根本要素,通过企业知识库建立互动耦合关系。
2.耦合关系作用过程
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过程分析,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论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还是合作技术创新,都需要建立起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结与网络,实现有效的信息、技术、知识及其他资源的交流。这种基于网络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基于知识网络的互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明显。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源源不断地获取内外部知识资源,而知识获取则以企业知识网络为基本传递途径。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传递、整合、分享、积累和应用知识。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知识资产合作能力影响着知识网络的完备性、通畅性以及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决定着知识网络运作、信息和知识交流的质量与效率,从而必然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获取与传递,进而促进或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知识库与知识网络,创造有利于知识流动、学习与创新的环境。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合作创新能力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影响并制约着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加快企业技术革新步伐,使知识的价值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充分体现,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强知识管理活动,从而有利于新的知识管理理念、技术和知识的引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技术自主创新活动伴生的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以技术或知识的“内生性增长”以及技术合作创新活动中知识的“外生性增长”来增加组织知识存量,并通过各种正式及非正式的途径,使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经验与技术诀窍得以传递、流动和扩散,形成新的知识库和知识网络,优化企业知识资源配置,对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产生正反馈作用,推动企业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及知识资产合作能力的提高。
3.耦合目标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获取既依赖于独特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条件,又离不开对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其共同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将会使企业挖掘和提炼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法、诀窍、工具、设计方案等,这些技术创新产出通过在企业内部的共享、转移、扩散与集成,形成企业特有的知识资源优势。知识管理能力反映企业对知识资源、知识流程、知识学习、知识合作与创新的系统管理水平,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为外部知识内部化、隐性知识显性化、零散知识体系化提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使企业有效获取外部环境中的新知识,推动企业内部知识的消化、吸收、共享、集成与创新,增加企业知识存量,完善企业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资源在企业内的高效流动与有效供给。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不断产出的非标准化的知识,经过知识管理流程后转化为标准化知识,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反哺。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螺旋提升,形成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在知识、知识网络以及知识流等要素的共同引导和驱动下,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协同与放大效应,不仅实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自我价值创造与价值增长,并且共同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
能力耦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根据协同学相关理论,决定、引导和驱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根本变量为系统的序参量,而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协同发展程度即耦合协调度构成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变的机理。本文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程度定义为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它的大小反映二者耦合关系的作用强度和对耦合系统的贡献程度。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科学性、层次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我们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耦合关系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量表,如表1所示。
(二)耦合评价模型
本文借鉴郝生宾等(2009)的研究,依据前文耦合关系分析,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包括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和耦合协调度函数3个步骤。
1.功效函数构建
功效函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对耦合系统有序发展的功效贡献程度的大小。设变量wi(i=1,2,…,m)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相互耦合形成耦合系统的序参量,w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j=1,2,…,n)个指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系统的贡献大小,y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的值。Cij和Dij分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系统稳定状态时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功效系数计算公式如(1)、(2)所示。正功效系数:wij=(yij-Dij)/(Cij-Dij)(1)负功效系数:wij=(Cij-yij)/(Cij-Dij)(2)采取线性加权和法计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及知识管理能力子系统对耦合系统有序度的贡献wi。式中λij为各个指标的权重。
2.耦合度函数构建
耦合度函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状态,如公式(4)所示。耦合度较高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与知识管理能力子系统形成良好的互动耦合关系,推动耦合系统演化,向有序或更高层次的有序阶段跃进;当耦合度较低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与知识管理能力子系统处于较低的耦合关系,甚至处于平行无交叉发展状态,阻碍耦合系统的有序进化。由于本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故m取值为2,得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度函数如公式(5)所示。参照物理学耦合度函数值判别标准,当0<Cm≤0.3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低度耦合状态;当0.3<Cm≤0.7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度耦合关系状态;当0.7<Cm<1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处于高度耦合关系状态(郝生宾等,2009)。
3.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
耦合度作为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耦合关系状态的变量,对判断二者耦合作用强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知识管理能力包含众多评价指标,在整体耦合程度较高时,各个评价指标之间并非一定处于高度协同耦合发展状态,即耦合度函数在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构成的耦合系统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方面失去解释力(徐玉莲等,2011)。因此,需构建耦合协调度函数解决上述问题。耦合协调度函数如公式(6)所示,度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协同的程度。其中,Z表示耦合协调度;Cm为耦合度;F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综合调和指数,反映二者的整体协同效应。α1、α2表示序参量的权重,其加和为1。参考物理学相关判别标准设定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当0<Z≤0.4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处于低度协调耦合状态;当0.4<Z≤0.6时,二者处于中度协调耦合状态;当0.6<Z≤0.8时,双方处于高度协调耦合状态;当0.8<Z<1时,双方处于极度耦合状态。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
本文以HAIG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HAIG是以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及部件、铝镁合金铸造和模具等为核心产品的高科技装备制造业企业,它走出了一条由修理、仿制、改型到自主设计研发的自主创新道路,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我国航空工业支柱企业之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HAIG不断引进先进的设计模式,建设航空产品研发知识库,完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因此,本文选取HAIG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既有利于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也利于通过标杆企业评价,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与启示。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制作李克特(Likertscale)1~5分制调查量表,1~5分依次表示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一般同意、比较同意和完全同意。我们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向HAIG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问卷有效率为89.17%。
(二)结果分析
一,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与向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咨询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耦合序参量及各个衡量指标的权重(详见表2)。由于采取李克特五级量表,因而得出功效系数公式中的Cij=5,Dij=1。依据调查量表获得的实际数值,根据公式(1)、(2)、(3)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序参量和知识管理能力序参量的值,w1=0.6540,w2=0.5132。其中,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11个评价指标的耦合贡献度分别为0.6783、0.6822、0.6005、0.6472、0.5675、0.6495、0.7967、0.5804、0.4930、0.4979和0.4801。从以上结果可知,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序参量值均超过0.5,说明二者对系统耦合的贡献程度均较高,但目前与技术创新能力相比,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通过对评价指标贡献度的分析可知,决定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的主要指标(数值大于或等于0.5)依次为产学研合作能力、高技术产业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上合作能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知识基础设施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其中,产学研合作能力、高技术产业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上合作能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等都大于0.6,表明HAIG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投入大量的经费、人员及设施设备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技术改造,并通过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企业的技术交流合作,有效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互动耦合。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资产合作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的贡献度不明显,表明HAIG企业虽然加强了知识基础设施建设,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知识网络建设滞后,尚未形成有效的组织知识学习机制、共享合作机制和知识获取、存储、转移、消化及应用流程。知识资产合作能力对耦合系统的功效贡献仅为0.4801,表明HAIG企业知识资产合作能力明显较弱,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以及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作用相对其他能力不明显。为了有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互动,HAIG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体系,推动知识流动与创新应用,将知识管理活动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融合,实现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良性互动发展。二,根据耦合度函数,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度Cm=0.4963。参照判别标准,Cm落在区间(0.3,0.7)内,表明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等耦合状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能力的作用、知识管理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凸显和发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匹配程度还有待提高。三,将计算得出的w1、w2值及其权重α1、α2带入公式F=α1w1+α2w2,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调和指数值为0.5836。根据耦合协调度函数Z=Cm×槡F,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度Z=0.5382。参照判别标准,Z数值落在区间(0.4,0.6)内,表明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度协调耦合状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序参量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耦合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还不够明显。因此,HAIG企业应统筹兼顾,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与实施方案,从战略层面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协调发展,形成协调耦合效应,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束语
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双方的耦合关系评价模型,并使用调研数据对已构建的耦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使耦合评价模型具有可操作性,为企业管理人员正确评价和监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由于数据的难获得性和时滞性,本文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已构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评价。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选取多行业内的企业为对象,对已构建的耦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加以比较。
作者:陈恒 徐睿姝 付振通 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青岛国信发展(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1影响政府直接资助绩效的行业异质性因素
(1)企业规模的异质性。企业规模能够对政府直接资助的绩效产生影响。Wallsten认为,企业规模越大,政府科技资助激励企业R&D投入的效果越好;Gerhard、Schibany和Gretzmacher认为,政府研发资助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激励效果比较显著,对中型企业的效果较弱,即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政府研发资助的激励效果呈U型变化。由于上述结论是基于不同样本所得,表明企业规模对政府直接R&D资助绩效的影响并不遵循某一确定规律。此外,企业规模能够对企业自有R&D投入产生影响,因而也可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2)资助强度的异质性。由于政府对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资助强度,且差异较大,因此需将资助强度纳入分析框架。Guellec和Pottelsberghe(2003)选取OECD国家的数据,认为政府R&D资助的效果随着资助强度的增加呈现倒U型变化,但是我国政府的资助强度几乎均未达到倒U型的最高点,直接资助的绩效仍处于增加区间。因此,本文不对资助强度的倒U型影响进行考察。(3)研发强度的异质性。一般认为,具有较高研发强度的企业更加重视研发活动,它们往往处于高新技术行业,创新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此外,这些企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行业内创新竞争,并愿意为获得政府资助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研发强度越高的行业,政府直接R&D资助的绩效越好。(4)所有制结构的异质性。所有制结构的不同是行业异质性的重要表现,考虑到我国经济的特点,这一异质性显得更加重要。由于政府直接R&D资助比较灵活,因此,与政府关系更加密切的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资助。2006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股份制及其他有限公司的政府直接资助率分别为14.8%和2.4%,间接资助率分别为4.2%和6.5%。近年来,直接资助的所有制导向有所下降,但国有企业仍占有很大优势。
1.2.2新产品销售收入
企业投入研发的目的之一是开发并生产新产品,反之,具有更高新产品销售收入的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及激励进行研发活动。一些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行业(如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这些行业也同时拥有较高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当然,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仅来自企业的研发活动,还可能来源于技术模仿等,而更多的R&D投入回报则表现在工艺创新和对旧产品的改进上,但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关系还是得到了文献的证明。企业利润也是相关研究中的重要控制变量,由于企业利润与新产品销售收入高度相关,本文选择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控制变量。
1.3数据来源与处理
选用2003—2010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3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数据均来自《上海统计年鉴》和《上海科技统计年鉴》。由于数据获得性问题,以“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来自企业的部分代替企业自有R&D投入,“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部分代替政府直接R&D资助,“享受各级政府对技术开发的减免税”代替政府间接R&D资助。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以2003年为基期,使用R&D价格指数对以后年度的科技经费及减免税数据进行平减处理。RPIt=0.55×CPIt+0.45×IFAPIt(2)式中:RPI为R&D价格指数;CPI为消费价格指数;IFAPI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t为年份。新产品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等指标以2003年为基期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1.4实证结果与分析
为确定企业规模异质性对政府直接R&D资助绩效的影响方式,使用OLS与稳健标准差结合的方法进行回归,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对回归系数和标准差的估计都是一致的,无需了解条件方差函数形式。在OLS估计下,仅引入SE×lnDGS时,所有变量都是显著的(见表2中I)。在此基础上引入了SE2×lnDGS后,原交叉项与新加入的交叉项都变为不显著(见表2中II)。表明与后者相比,前者的设置是更加准确的,即企业规模对政府直接R&D资助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企业规模越大,政府直接资助的激励效果越差。通过对该面板数据的检验,确定应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见表2中III),而结合OLS的回归结果进行对比,可以使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由结果I、III可知,企业规模、研发强度的系数稳定且高度显著,表明这两项异质性因素能够影响政府直接R&D资助绩效:企业规模越小、研发强度越高,资助的绩效越好。资助强度和所有制因素的影响在结果III、IV中变为不显著,表明这两项异质性因素的影响是不稳定的。结果I中,资助强度交叉项的系数为负,表明资助强度越高,资助的绩效越差,与以往研究结论相反,可能的解释是:资助强度与研发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关联性,政府往往会对研发强度高的行业给予更多的直接资助,从而在研发强度高度显著的情况下,由于多重共线性的作用,资助强度交叉项的系数为负。所有制因素的系数为负,表明行业的国资比重越高,资助的绩效越差,考虑到直接资助发放的灵活性和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政治关联,国有企业可能在更宽松的情况下获得资助,从而降低了资助的绩效。在未处理内生性的条件下,结果I、III可能是不准确的,理由是,企业R&D投入与政府直接资助之间虽然存在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的因果关系可能恰恰相反。例如,政府直接资助的发放往往基于企业正在研发的项目,政府更愿意对规模大、成功率高的项目进行资助,即呈现因为企业R&D投入较高、所以政府资助较高的“马太效应”,而不是期望见到的政府资助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而通过处理这种潜在的、由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更好地衡量政府直接资助的绩效。表2中IV列出了系统广义矩估计的结果,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能利用水平变量和一阶差分随机项的正交矩、一阶差分变量和水平随机项的正交矩,消除个体效应的影响,并解决内生性问题。在结果IV中,lnDGS变为不显著,表明内生性确实对衡量政府直接资助的绩效造成了影响,未考虑内生性的回归方法将导致对这一绩效的高估。表3列示的结果更加具体地体现出这一点。最后,分析间接资助的激励绩效。间接资助的系数在所有结果中均为正且高度显著,但在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异,表明间接资助对企业自有R&D投入具有杠杆效应,而具体的杠杆强度还应做进一步讨论。在结果IV下,这一系数最小,为0.040,即政府间接R&D资助提高1%,企业自有R&D支出将提高0.04%。事实上,这一结果是能够令人满意的:比较来看,间接资助的激励绩效大于直接资助在诸多行业的绩效(见表3);具体来看,2010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总额为373.48亿元,间接资助总额为17.74亿元,依据上述弹性计算可得,间接资助每提高1个单位,企业自有投入提高0.84个单位。
1.5政府直接R&D资助激励绩效的行业差异
表3列出了以三种估计方法计算出的政府直接资助对企业自有R&D投入的激励弹性。对比三组结果可知,根据OLS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计算出的激励弹性在多数情况下被高估了。事实上,考虑到内生性问题后,政府直接资助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受资助行业的平均企业规模和研发强度。除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垄断性较高的行业外,其他行业的平均企业规模均较小,该项不会对直接资助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研发强度异质性的系数成为决定政府直接资助绩效的主要因素,对高研发强度行业(如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资助将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2政府R&D资助下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
基于理性人假设,企业对不同来源的R&D资金具有相同的利用效率,即在企业的创新生产过程中,R&D作为一种创新生产投入,政府资助通过增加企业总的R&D投入从而影响创新产出。在以下的分析中,将企业自有R&D投入和政府资助的R&D投入同等对待。
2.1模型建立
现有关于企业创新产出的研究大多采用R&D投入的线性或非线性多项式模型业异质性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拟合企业的创新生产过程:式中:Y为企业的创新产出,以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代替;A为常数;K为研发资本存量;L为研发人员;α、β表示创新资本和创新人员的产出弹性;Heter为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行业异质性因素。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到:企业的创新生产过程受到多维度行业异质性的影响。Vossen(1998)指出,由于研发存在巨额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在研发期望回报率不变的基础上,小型企业比大型企业面临更高的风险。一些研究证明了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Johannisson和Lindstrom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小企业拥有更高的创新产出效率。Pavitt、Robson和Townsend则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之间是U型的关系。度量行业平均企业规模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即为前文中所使用的工业总产值与企业个数的比值(SE1),另一种是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与企业个数的比值(SE2)。鉴于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拟使用不同的度量方式,以证明结果的稳健性。对于尚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国有企业大量存在,不同产权结构安排或所有制性质可能会对企业的创新产出造成影响,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基本结论是,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效率较低。此外,研发强度是能够识别行业技术特征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研发强度的行业更加重视并依赖创新,从而有可能带来更高的创新产出。因此,本文将所有制变量和研发强度变量加入到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行业异质性因素之中,度量方法与前文一致。
2.2研发资本存量
研发资本投入存量借助永续盘存法得到:Kt=Et-1+(1-σ)Kt-1(5)式中:Kt为第t期的研发资本存量;Et-1为第t-1期的研发支出;Kt-1为第t-1期的研发资本存量;σ为折旧率,σ=15%[15]。研发支出设置为行业科技经费支出总额减去劳务费用的差值,以2003年为基期的R&D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基期研发资本存量的计算公式为:K0=E0(g+δ)(6)式中:K0为基期研发资本存量;E0为基期研发支出;g为研发支出的增长率。由于数据经常出现0值以及某些行业g的计算结果为负,影响了基期资本存量的计算,因此本文选取g=10%[6]。
2.3实证结果与分析
对面板数据检验后确定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出于检验结果稳定性以及检验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关系的需要,分别采用两种度量企业规模的方法,并将二次项引入模型,以检验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估计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不论使用哪种方法度量,或者以何种形式进入模型,企业规模变量都是不显著的,表明在本文选择的样本和研究框架下,企业规模对以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的创新产出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事实上,由于本文使用的是行业层面的数据,采用的企业规模变量是行业的平均企业规模,这种近似的替代可能导致了这一结果的出现。在结果I、II下,创新资本存量的系数不显著,但与结果III、IV、V相比,系数大小变化不大。这并不能说明创新资本存量系数的估计结果是不稳定的,可能的原因是创新资本存量与研发人员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估计知识生产函数的过程中,需要将各个行业的创新生产过程从一般生产过程中提取出来,而不论对于何种行业,其研发活动都是一种资本密集型的生产过程,从而导致全样本创新资本存量和人员之间高度相关。未来的研究有必要着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由结果V可知,研发资本存量和研发人员对新产品产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研发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275,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为0.614。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高于研发资本,表明新产品的生产更依赖于人员的投入。这一结论与研发属于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并不矛盾:研发人员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在创新生产过程中,他们占有较多的人均资本,因此能够在创新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鉴于创新生产的资本密集属性,资本的投入不可忽视。此外,研发资本存量与研发人员的系数之和0.75+0.614=0.889<1,表明创新生产过程是规模收益递减的,虽然这一结论并不令人鼓舞,但与很多实证研究相符。新产品生产规模收益递减的特性,可能是因为某种稀缺投入要素的限制,如某种专用设备、核心技术或高科技人才的缺乏,使得新产品生产中投入要素不能按比例地增加;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创新成果只能部分地转化为新产品,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对于研发出来的成果采取保密措施。在表4的所有结果中,所有制异质性、研发强度异质性均分别在10%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系数稳定,表明所有制结构和研发强度确实能够稳定地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与以往文献相一致,本文的结论是,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每提高1%,新产品产出降低约1.5%;研发强度每提高1%,新产品产出约提高15%~17%。当然,提高1%的研发强度是艰难的,研发强度全样本的均值仅为1.37,标准差为1.34,但这一结果仍然令人鼓舞,虽然创新生产过程表现出规模收益递减的性质,但是高技术水平行业会因为具有较高研发强度而得到足够的补偿。
3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政府直接资助与企业自有R&D投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向因果关系,在未处理由这种因果关系导致的内生性情况下,政府直接资助的绩效会被高估。产生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企业在获得政府资助后缺乏为此追加投资的动力和激励,导致资助仅降低了企业R&D的总成本,而非边际成本,政府应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在资助的发放和监督过程中强调配套资金的投入。第二,除个别平均规模庞大的行业外,政府直接资助整体表现出杠杆效应,尤其是对于研发强度较高的行业,杠杆作用非常明显。同时,增加研发强度也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从而弥补创新生产过程表现出的规模收益递减。研发强度是识别一个行业技术特征的重要指标,处于高研发强度行业的企业更加重视并依赖于研发,从而导致行业内激烈的创新竞争,企业愿意为获得政府资助付出更多的努力,包括继续追加创新投入,并积极配合政府监管。由于创新成为高研发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这些企业将更加注重对创新投入的高效利用,从而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第三,企业规模较大的行业,政府资助的绩效相对较差。大规模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对政府资助的依赖较弱,此外,它们多处于垄断行业(如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对该行业的资助基本就是对某一两家企业的资助,即获取资助的同行业竞争缺失,企业缺乏动力追加投入。第四,所有制结构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对于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行业,创新产出趋于降低,这一结论是诸多关于国有企业生产效率文献所得结论的延伸,即在创新生产领域,国有企业亦表现出了低效率。
作者:李永 孟祥月 王艳萍 单位: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专利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明人利益的保护
(一)发明人利益得不到保护的表现
由于职务发明创造的技术创新主体不能获得应有的奖励或报酬,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属之争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有时候也出现,在技术创新主体不能分享相应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基于逐利的动机,有时自然人抢先将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为个人专利,从而引发专利权属之争。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现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保护存在缺陷,尤其对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的保护力度薄弱,难以体现“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立法宗旨。
(二)通过立法完善平衡企业与发明人的利益关系
《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0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植物新品种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之外,由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借鉴上述规定,发明人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也应当是发明创造所产生权利的享有者。那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对企业和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调整,笔者拟提出三点立法建议:一是赋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原始专利申请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创新主体享有专利申请权和获批后的专利权。其依据,一方面,国外相关立法的成功实践;另一方面,借鉴了修改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二是赋予相关企业对专利的无偿实施权或优先受让权。相关企业是指对完成该技术创新供了物质条件或技术创新主体所供职企业。三是对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与企业或其他单位订有合同,并且该合同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之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二、我国专利制度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利制度对专利授权的审批时间过长
我国专利法对专利申请采用先期公布、延迟审查制,即专利自申请日开始满18个月后就例行公布,随后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再进行实质调查,从申请人提出的实质调查到调查结束一般不超过30个月。根据这一程序,一项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法定时间大约需要4年,但由于我国现有的专利检索能力和审查人员的不足,一项专利获得授权的实际时间为5~6年。专利制度形成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创新收益,激励创新和加快创新的速度,而专利审查却需要创新者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等待,这就直接导致创新收益的下降和创新风险的增加,消减了创新者进一步创新的热情。
(二)专利制度对申请发明专利的奖励力度不够
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相比,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一直较低,如河南省2012年,专利申请达43442件,首次超过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10910件,首次突破万件,仅占不足25%。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专利法对发明专利的奖励力度不够造成的。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对成功申请发明专利的个人,可以给予不少于2000元的奖励;对成功申请发明专利的企业,可以允许它们把用于对发明专利申请有突出贡献的职务人员的奖励计入会计成本。这些奖励与我国各种科技成果动辄上万元或者几十万元的奖励相比明显偏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报告表明,有57.3%的科技人员认为,申请专利发明不如申请院内外科技奖实惠;有53.6%的科技人员获奖比取得专利权光荣。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较低不仅会导致我国整体专利质量的下降,而且还会使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公共产品”(没有专利的保护),我国每年大约有3万件科技成果被世界各国无偿地使用,科技成果的流失令人痛心。(三)专利制度缺乏专利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而专利转化率也仅为25%。我国专利成果转化长期偏低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设立专利成果转让的评估机构,导致专利成果转化的双方难以科学地确定成果的价值;二是专利成果转让的信息渠道不顺畅,这种不顺畅不仅表现为公众对专利技术了解的匮乏,还表现为公众对专利技术的不信任;三是我国还没有建立专利成果转化永久性的交易场所,导致专利成果的供给方很难发现专利成果的需求方,反过来也一样,专利成果的需求方也很难发现专利成果的供给方。在专利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缺乏的情况下,较低的专利成果转化率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三、优化我国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缩短专利申请后的实际授权时间
缩短专利授权时间关键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改变我国专利授权的模式。美国一项专利的授权时间一般仅为2年,而我国却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美国专利授权时间较短的原因在于对专利申请先进行授权,然后再对专利申请进行鉴定。这种做法不仅加快了专利的授权时间,还保证了专利申请的质量,我国也应采用先授权、再鉴定的专利申请模式。二是提高专利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中国专利局现有人员1000多,而欧洲专利局现有人数4600多人,美国专利局现有人员6000多人。调查统计也表明,我国的专利从业人员加起来也只有万余人,对于我国这样的专利申请大国来说这简直是杯水车薪。为了加快专利申请的授权时间和保证专利的质量,我国不仅应增加专利从业人员的数量,而且还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力度,以适应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的现实需要。三是尽快建立专利检索数据库。日本建立了T-Term检索系统,欧洲有EPO-QUE检索系统,美国也建立了EAST、WEST检索系统,这些专利检索系统不仅加快了专利的审查时间,还避免了专利的重复授权,有利于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也应尽早建立专利检索数据库。
(二)加大对发明专利的激励力度
为了激励发明专利的申请,我国应加大对发明专利的奖励力度:一是提高对发明专利的一次性奖励金额。我国专利法虽然有对发明专利不得少于2000元奖励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只得到2000元的最低级别奖励,发明人所得到的奖励同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比相差甚远,根本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为了激励发明人,我国专利法应把发明专利的一次性奖励金额提高到1万元左右。二是加大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后发明人的税后利润提成比例。根据规定,发明专利成果允许他人实施的,发明人可以提取5%~10%的税后利润作为奖金;而在1996年科技部颁布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科技成果允许他人实施的,实施企业可以提取20%的税后利润用于奖励发明人。为了激励发明人更多地申请发明专利,我国有必要把专利成果转让后对发明人所应得的税后利润奖金的比例由5%~10%提高到20%左右,使专利法和科技部对科技成果的奖励基本一致。
(三)完善专利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
较低的专利成果转化率不仅浪费技术创新的成果,而且还严重地挫伤了申请者对专利的申请热情,为了激励专利的市场化速度,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专利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一是设立专利成果转让的评估机构。我国应在专利局之外设立一个独立的专利成果评估机构,该中介机构必须秉承公正、客观的原则,正确地对专利成果进行定价,使交易双方能够顺利地达成交易。二是加大对专利技术的宣传力度。为了使交易双方对专利技术的了解并顺利达成交易,我国不仅要通过媒体、网络等手段加强对专利技术的宣传,使公众广泛参与,加强公众对尚未转化的专利成果的了解。三是为专利成果转让提供正式的交易场所。我国应尽早为专利成果转让的双方提供正式的交易场所,不断地公布专利成果的供求信息,减少专利成果的交易成本,提高专利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的特点是技术含量高、投资大、风险高,只有提供完善的法律和产权保护,才能提高科研从业人员的创造积极性,从而保证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迅速投入市场提高生产力。
作者:李捷 单位:郑州英途外语培训中心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技术创新投入
曹勇等提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仅仅依靠内部研发投入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是不够的,他将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分为研发投入和非研发投入。李武威认为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中的研发投入包括科技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非研发投入包括专利和创新费用、技术购买费用、技术引进费用、技术改造费用以及消化吸收费用等。Oslo手册指出企业技术获取环节的创新活动包括内部研发、技术购买和合作研发。吴波将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分为创新资源投入强度、技术购买投入、合作研发投入和技术/互补资源投入四方面进行研究。陈劲和陈钰芬提出企业全面创新投入框架,指出其由企业内部研发投入、企业外部知识投入和企业非研发投入三部分构成。陈劲和吴波提出了企业全面创新投入的思想,指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各个部门需要密切配合、互相融合才能完成技术创新。本文中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为了实现技术创新而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获取技术创新资源的过程中,在内部研发、技术购买和合作研发活动中所进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这一定义包含了多个层次的含义:(1)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技术资源的获取;(2)技术创新投入包括内部研发投入、技术购买投入和合作研发投入这三方面的内容;(3)技术创新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的投入。
(二)吸收能力
Cohen和Levinthal[8]最先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认识外部创新知识的价值、消化这种创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商业运营过程的能力。Mowery和Oxley[9]认为组织吸收能力是反映组织处理转移知识以及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应用的技巧和能力。Zahra和George认为Cohen和Levinthal[8]对吸收能力的定义不够全面,他们基于动态能力的观点重新界定了吸收能力的概念,把吸收能力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两部分,认为吸收能力是对新知识的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的一种动态的组织能力。研究者都认为吸收能力是一个复杂的、难以精准度量的变量。以往的学者们对吸收能力的测量经历了从单一因素到多影响因素,再进一步通过划分不同维度进行测量的过程。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通过一系列代理指标来测量吸收能力,而这些代理指标大多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测量方式。我们认为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测量方式不能够完全反映吸收能力的本质,因为这忽视了知识流动的互动过程。近期的一些研究在测量吸收能力时,开始注重以过程为导向的方式来设计量表。本文即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方式对吸收能力进行测量。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将吸收能力作为一个单维度变量进行研究。因此,本文沿用Cohen和Levinthal对吸收能力的定义,吸收能力是企业认识外部创新知识的价值、消化这种创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商业运营过程的能力。
(三)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难以捉摸的不确定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Lall从过程角度揭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质,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Burgelman等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包括可利用的资源及其分配、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结构条件和文化条件以及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等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综合能力。Prahalad和Hamel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群体学习能力。Dodgson和Bessant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对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支撑能力。Guan和Ma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本质是资产和资源。本文中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并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从而对资源进行利用、整合和配置,研发制造出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技术,开辟新市场,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或新的组织形式的能力。
二、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
(一)概念模型
本文将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两个变量引入到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在假定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所处产业集群环境和市场环境等技术创新的外部影响因素一致的前提条件下,试图用以过程为导向的吸收能力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路径和机理。图1是本文的概念模型,其中,内部研发投入、技术购买投入和合作研发投入是描述技术创新投入的模型输入变量,技术创新绩效是模型输出变量,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中介变量。
(二)理论假设
1.技术创新投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
Cohen和Levinthal在对研发强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存在影响学习容易程度的因素,该因素与研发强度相关,该因素即吸收能力,增加企业研发投入能提高企业吸收能力。Vinding认为研发投入越多,获得外部知识的效率也就是吸收能力越高。刘常勇和谢洪明认为企业投入研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与创造新知识,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企业吸收能力。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得到理论界的普遍认可。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除了企业内部研发投入活动以外,企业间的技术购买活动和合作研发活动都有利于企业间的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可以增强组织整体的知识存量,从而提高组织的吸收能力。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作用。H2:企业技术购买投入对吸收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作用。H3:企业合作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作用。
2.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
Teece将技术创新资源分为技术资源和互补资产,提出了技术创新资源系统的概念。企业通过内部研发投入创造出新设计、新发明、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技术等,促成了机器设备等新资本物品的产生或使得原有资本物品升级,提高了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物品的技术水平及生产效率,形成知识和技术因素推动经济效率提高的情况。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4: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作用。除了内部积累以外,企业还可以选择直接购买、组成战略联盟或其他协议等形式获取互补资产。Olso手册指出的通过技术购买获取技术的创新活动指的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进行技术转移。技术购买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技术转移方式,是一种简便低成本的技术获取方式,因为不需要建立新的合作组织并对其进行管理。然而技术购买这种技术创新投入活动有着很多不足之处。尽管市场化模式是企业常用的一种技术引进手段,但Hayes等指出企业建立持续的竞争力必须依靠自身组织竞争力的持续发展,而持续发展组织竞争力的前提是企业不断积累自身的技术能力,否则会形成企业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由于市场化方式在成本和时间上的优势,很多企业会选择利用技术引进替代内部研发,所谓“以市场换空间”,这种市场化阻碍了内部研发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阻碍了内部研发投入的增加和技术能力的积累。因此,短期内市场化方式引进的新技术有助于技术创新,但技术购买方式对技术创新能力的长期建立存在着阻碍作用。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5:企业技术购买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负向影响作用。Olso手册指出企业的一种创新活动方式是通过合作研发获取技术。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会由于成本和时间上的优势而受益于从外部获取新技术,对此,Nelson和Winter[24]提出在组织外部寻求新技术的决策建议。Chesbrough也在开放式创新理论中倡导克服NIH(非此地发明)的偏见,同等看待资源内部获取和外部获取。合作研发模式可以用较为紧密的合作方式克服技术购买带来的机会主义和众多其他局限性,同时也是解决技术外部性的一个有效机制,也能用于有效吸收互补资产中的隐性知识和技术。合作研发模式在外部资源引进方面的特点使其在企业吸收外部资源、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6:企业合作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作用。
3.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
研究者普遍认为吸收能力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Boynton等认为吸收能力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识别和获取实用性知识的惯例和流程。Nonaka和Takeuchi认为企业拥有的知识、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基础。企业吸收能力通过对创新知识的获取和吸收可以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通过对创新知识的转化和利用,可以实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从而能够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7: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4.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递推关系,因为企业知识存量与企业吸收能力紧密相关,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又与企业知识存量密切相关。吸收能力对知识和技术转移有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吸收能力对于知识转移和合作企业之间的学习都有着显著影响。吸收能力强的企业能更有效地实现技术转移以及技术扩散,提高技术转移的绩效。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8: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5.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直接关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决定企业的成长方向和发展空间,因为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更取决于企业对这些资源的管理能力,资源必须转化为能力才能对技术创新绩效做出贡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创新思想的产生,并将其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技术创新绩效。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9: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三、数据搜集和实证分析
(一)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中潜变量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中的内部研发投入、技术购买投入、合作研发投入、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根据前人的研究,分别使用问卷题项对变量进行测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通过现场发放纸质问卷、电子邮件发放问卷和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共发放问卷568份,回收问卷316份,其中,有效问卷262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5.6338%和46.1268%。本文搜集的样本所属行业包括:食品、饮料、木材、家具制造业,机械、电气、仪表制造业,石油、化学、塑胶制造业,固定和移动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维修和系统集成业,软件产品、数据处理、软件技术服务业,电子、通信、计算机制造业,医药、生物制品制造业,金属、非金属制造业以及其他制造业,样本行业覆盖各个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各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介于0.8575与0.9418之间。在组合信度方面,CR的数值介于0.9134与0.9538之间,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AVE的数值介于0.7359与0.8385之间。通过因子负载和组合效度的分析结果可知,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因子负载都在0.7000以上,总体效度情况良好。判别效度分析结果,AVE的平方根均大于该因子和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这表明量表的不同因子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文的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路径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
基于PLS的结构模型验证主要是对结构模型的模型解释力进行估算与验证,通过t值检验模型的路径系数(PathCoefficients)是否显著。本文按照假设模型构建结构方程后,采用SmartPLS2.0.M3进行路径分析,再对模型中的数据进行Bootstrapping检验。本文的路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H5技术购买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以外(路径系数为-0.0663,t值为0.9755,不满足︱t︱>1.9600的标准,p>5%),其他路径均为显著。即对于前文提出的9个研究假设,除了H5没有通过检验以外,其他假设均通过检验。具体的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四、总结与讨论
(一)内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
内部研发投入包括企业内部对资金、人力和设备的投入,内部研发是培育企业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内部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应该继续增加内部研发投入。增加内部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小,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大。由于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通过技术创新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与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基本相当。内部研发投入通过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作用小于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作用。内部研发投入通过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作用很大。综上所述,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中的内部研发投入通过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两个中介变量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企业应该增加内部研发投入,以提高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资源投入效率和技术创新绩效。
(二)技术购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
技术购买投入主要是进行技术的交易和许可,以及对先进设备的购置。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对技术创新资源进行简单获取,或对企业现有技术体系形成补充,或构成企业技术能力原始积累基础,最终借助外部引进的技术等资源完成技术创新。技术购买投入对吸收能力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负向影响作用但不显著。最终技术购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技术购买作为一种快捷方便的资源引进模式被大量企业用于技术等资源的引进以完成技术创新项目,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不足就无法将引进的技术内化,导致对外来技术的依赖和重复引进。其次,出于对成本和时间的考虑,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倾向于优先考虑从外部引进技术而不是内部研发,这种外部引进对内部研发长期的替代会造成内部研发投入的不足,影响到内部研发能力的培养以及消化吸收能力的发展,因此,增加技术购买投入在短期内可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但长期进行技术购买将负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述问题可能是导致模型中技术购买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作用不显著的原因。综上所述,技术购买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作用不显著,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最终对技术创新绩效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购买投入获取资源迅速完成技术创新项目,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伤害会在长期得以显现。因此,企业在适度引进所需资源的基础上应该逐步增加内部研发投入,用内部研发能力创造技术资源取代外部技术的引进。
(三)合作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
合作研发主要是通过合作引进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并且在合作中通过吸收能力对合作企业的技术溢出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目的。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中的合作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增加合作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大,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小。合作研发投入通过提高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合作研发的特点是合作多方在合作中通过近距离的频繁接触进行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沟通。这种合作特点一方面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以及对技术溢出的吸收,但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信息和技术泄露的风险。这种矛盾使得企业追求一个合作研发投入的平衡点。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合作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和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基本相当,因此,增加合作研发投入成为提高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的有效手段。但我国企业的总体合作研发投入还不足,合作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合作研发投入通过提高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企业可以在保持内部研发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合作研发投入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从而达到提高投入效率的目的。
(四)内部研发与外部获取的平衡问题
企业要注意技术创新过程中内部研发与外部获取的平衡问题。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从外部引进有价值的技术资源和创意,可以帮助企业加快创新速度,有利于更快地创造新的价值。通过合作研发等外部获取技术创新资源的方式,可以使合作双方共享技术创新资源,从而共同分担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然而过度开放也可能会由于投入资源的浪费而造成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因为企业获取外部资源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寻找匹配的技术和合适的合作对象,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搜索成本过多而收获太少的问题。而且由于技术合作是多方行为,合作企业价值观和文化观的不一致,可能会造成沟通交流成本的增加。为了防范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企业还要额外花费监督成本。总之,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获取企业外部的技术创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增大了技术创新管理的难度,过度开放还可能造成企业的外部依赖性,因此,过度开放会给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带来负面影响。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开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适当提高开放程度,增加技术购买投入与合作研发投入,以期用更经济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创新知识。但企业也不能一味地依靠外部获取,以防止形成过度开放而对技术创新绩效造成负面影响,对于现阶段我国企业来说,内部研发投入仍然是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投入内容,同时应该注意内部研发投入与外部技术获取投入的平衡问题。
作者:陶永明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1679 64 7dakangpharm|CHINA-PHARM彰显医药市场商机
绿色农业论文2017-04-10 16: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