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系统层面的原因
1.招生政策欠公平目前教育系统的招生政策有失公平,职业院校的招生批次总是排在普通院校之后。这一方面使得职业院校总是无法获得优质的生源,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则会在社会上人为地造成一种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等级的误导,使公众误认为只有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才会就读职业院校,从而降低了职业8教育的吸引力。2.沟通衔接不顺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处在构建当中,职业教育各级之间还没有搭建起完善的衔接,学生很难沿着职业教育这条路一直不断地深造,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也并不顺畅,学生从职业教育转移到普通教育中继续学习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人不能往高处走,职业教育便自然缺少了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3.财政投入不充足职业教育是一项“很花钱”的教育,需要场地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虽然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其占整个教育财政投入的比例却呈连年下降的趋势,财政投入不充足会导致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二、社会环境层面的原因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上热下冷”的局面,与政府层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相比,社会各界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还远远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仍旧在许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中国式教育从小就向孩子灌输“要好好读书,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的思想,造成了一种单一狭隘的成才道路和成功模式,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总是难以得到改善,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不少人眼里被贴上了“差生”甚至是“失败者”的标签,学生和家长不愿主动选择职业教育,企业也更青睐于学历较高的普通学校毕业生。2.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多数是要由低层做起,在企业的一线进行生产和服务工作,然而目前社会上“职业不分贵贱”、“尊重劳动”的氛围仍然还不是很浓厚,人们往往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劳心者”十分崇尚,而对于“劳力者”却带有低人一等的偏见,加之技能型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制度不完善,雇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对等,技能型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都相对较低。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毕业之后能获得一份既体面又收入可观的稳定的工作,对技能型劳动者未来职业前景的顾虑,降低了他们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3.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并不完善,各行各业的认证机构五花八门,从业资格的具体标准也说法各异,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单位用人的准入制度也十分模糊,由于政府在政策中缺少严格的规定,企业的用人标准并没有完全和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不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也可以进入到某些行业中从事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此一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即使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他们的劳动价值和竞争优势也没能得到应有的体现。
三、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
(一)打造优质职业教育
1.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办学质量首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行业市场的未来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等因素,通过科学的调研,合理开设一些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受行业市场欢迎的、有自身办学特色的专业,在开设之后还应对专业设置进行定期评估并作出及时调整;其次,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应突出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对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教材进行改革,尤其应重视校本教材的编制,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应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理论原理,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最后,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其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院校只有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提高办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只有优质的职业教育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企业的信赖。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应提高和保障职业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投身到职业教育事业中来;其次,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范建设,培养一批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面向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最后,应鼓励职业院校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到高校继续深造学习或者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培训,以优化现有教师的师资结构。通过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3.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由于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有限,要弥补这一不足就需要与企业寻求协同合作,而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则需要找到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双方的利益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院校需要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而企业需要职业院校为其培养输送满意的员工;二是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到企业中了解行业发展,而企业的已有员工需要到职业院校里进行提升培训。利益共同点的存在给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创造了一个实现双赢的合作机会,但如果单靠企业一方的自觉性的话,职业院校仍然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因此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还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引导和监督。4.加强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打造优质的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撑。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目前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人员,一般包括在有关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工作的研究人员、在高校中研究职业教育的学者以及在职业院校中参与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另一方面,应注重加强职业教育的历史和哲学深度,丰富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为行政决策和实践办学提供更加充实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搭建教育的立交桥
1.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自身内部的衔接,建立起一个从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到专业型研究生的完善的升学体系,实行职业教育自己的一套招生政策,学生可以一直沿着职业教育这一轨道进行学习,打破以前职业院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普通院校之后、职业院校比普通院校低一等级的这种人为障碍。另一方面,要疏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渠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教育系统中搭建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平台,学生对自我的发展有了可规划、可预见的空间,职业教育自然能够增强自身的吸引力。2.将职业教育融入各阶段教育中搭建教育的立交桥,除了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疏通教育系统的沟通渠道之外,还应尝试将职业教育融入各个阶段的教育当中。在小学教育阶段,可以通过对各种职业的介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在中学教育阶段,可以开设与某些职业相关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各种职业的魅力,还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作出规划;在大学教育阶段,可以开设有关就业和创业的课程,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指导。通过将职业教育融入各个阶段的教育当中,发挥职业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并逐步增强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完善社会制度建设
1.保障技能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有完善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首先应保障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技能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技能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并逐步提高其劳动收入,保障其休息休假以及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2.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逐步解决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制定、资格认证、证书发放和证书管理工作的权责进行落实,由各行业的相关国家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各行业协会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并授权各行业协会负责其行业内每年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再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并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统一的全国联网管理,这样既能体现国家统一管理的权威性,又能兼顾不同行业的多元性。3.严格规范从业人员准入制度政府应该严格规范企业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将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挂钩,出台政策明确规定只有获取某一职业资格证书者才能进入该行业从事相关工作,这样才能使职业资格证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加大投入加强宣传
1.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职业教育需要有实操场地和设施设备供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教育,因此更加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且逐步增加其在教育总投入中的比例,以保证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出台政策鼓励兴办民办职业院校和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通过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有效整合分散的教育资源,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的不足。2.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酒香不怕巷子深”时代已经过去了,要让社会各界知道职业教育的“好”,要想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就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应大力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新时代的职业观和人才观,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鼓励多元发展、人人皆能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应提倡尊重专业精神,技能型劳动者通过不断提升最终的目标而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隔行如隔山的现象日益明显,滥竽充数的人将会被社会所淘汰,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对某一行业有深入造诣的专家,这其中就包括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需要政府向社会各界提出尊重专业精神的倡导,并进一步提出构建专业化社会的政策构想,逐步引导社会公众转变对技能型劳动者的旧有偏见,提高技能型劳动者的社会地位,重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这同时也是职业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者:苗素莲 魏琳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相关专题:江苏省行政区划调整 中小学图书馆与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