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继续教育改革的启迪

时间:2017-01-22 17:24:14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将从全球化的角度,探寻全球化与国内继续教育的关系以及全球化对继续教育改革的影响。文章以某电视大学为例,分析了我国在职人群继续教育的现状,并指出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了能更清晰地了解现状及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供继续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继续教育组织及学习者思考。

关键词:全球化;全球化影响;继续教育改革

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为了教育而教育或是为了虚无的幻想而教育都不是教育的动力。就教育领域的改革来说,继续教育能提供给成年人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帮助他们获得职业上的发展,并不断更新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敬业态度。此外,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王丽和王晓华认为终身教育包括继续教育等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终身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也不排斥学校教育。因此,继续教育可以以更多样的模式、更全面的教学内容和更新鲜的教学动态来帮助有继续学习愿望的人增加职业竞争力的砝码。本文试图完成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本文将从全球视野探讨全球化对继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二,确定论文中继续教育的含义,简要回顾中国继续教育的特点。第三,以某电视大学为例,研究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同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向继续教育机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提出改进建议。

1文献综述

1.1全球化对继续教育改革的影响

“全球化”为人们所熟知,涉及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等。1983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TheodoreLevitt提出“全球化”的概念,此后不断有学者增加、改变其含义。但是无论如何改变,它的内涵却使人们达成共识:人类的生活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距离限制,人与人的相处与联系日趋紧密,并且互相影响,世界逐渐变成一个整体。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对教育投入了更多的期待:教育与竞争的必要性联系在了一起;国家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对从业者的要求和培训也随着改变,并将教育与“知识经济”联系在一起。德国和法国分别在21世纪初完成了教育改革,这些改革主要是以全球化为背景,并从高等教育领域开始的。此外,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教育经验则更加体现出全球化对其教育体系带来的优势转变。许南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发现:留学生为美国经济带来超过5亿美元的收入;澳大利亚将跨国高等教育视作出口产业新的突破口;德国则大力支持英语授课并发展其国际进程。由此可见,教育全球化不仅促进各国反思自己的教育现状并进行因势利导的改革,而且在全球化理念的推动下,通过适宜的改革,很多国家也获得了经济上的发展。因此全球化的教育让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的国家获得了“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也获得了经济收益。在中国内地,全球化也冲击着教育领域,使其产生变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和模式更多元。为了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旨在提高成人特别是有一定职业背景的在职人员的学历背景和知识技能的学校发展很快。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的理念越来越为大众认可。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确。以高等教育为例,许多研究型大学纷纷开设国际学院,在师资、教材、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国际接轨,如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国际学院以及成立不久的上海纽约大学等。跨国高等教育是教育改革全球化的标志之一,在学校管理、教育制度改革方面,黎万红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权力下放,在财政方面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同时加强督导机制和学校自主。

1.2继续教育的概念

继续教育是实现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构想不可或缺的环节。现代继续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但继续教育的定义却未有定论。王丽和王晓华援引中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说法是,“我国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对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张伟远从分析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远端教育之间的异同入手得出结论:继续教育可以是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职业的或非职业的、面授的或远程的。因此它包括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远端教育。本文所探讨的继续教育是专门提供继续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为成人(在职或非在职)提供学历教育及非学历的长期或短期培训。

1.3全球化对中国继续教育改革的影响

李锣从继续教育国际化和继续教育人力资源改进的角度谈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汪全安、汪正慧从经济层面讲述了全球金融危机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冲击。赵锋等聚焦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发展模式。智阁和陈国雄提出面对西方国家受金融低迷状况影响抢占中国继续教育市场,中国继续教育生源流失严重,因此我国应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下放办学权,促进国家、地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发现: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继续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如火如荼。但是这些讨论都仅限于对国内普通高校内的继续教育机构,这些院校的教育教学重点始终放在对全日制的专科、本科生、研究生等的培养上,因此对这类院校的继续教育研究并不全面,不能从整体上体现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发展变化。因此,本文将以国内一线城市某广播电视大学为例,探讨继续教育改革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我国继续教育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2.1研究对象的现状及“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该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是运用电讯、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路等现代信息传媒技术进行远端教育的开放大学,创建于20世纪。该大学在继续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并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开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等课程。其继续教育与社区结合很好,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帮助,如定期开办的婴幼儿培养方面的讲座、社区再就业人员的心理辅导等。受非官方指派进行调查的限制,本次访谈仅在一个校区进行,共访问10人,提供有效调查内容的共7人。分别是1位教学主任、2位任课教师、2位班主任和2名学员。尽管参与人员有限,但是辅以观察法和文献法,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本次访谈主要围绕继续教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能力;继续教育国际化的推广情况;继续教育非教学员工的工作基本情况;继续教育的满意度和与企业、社区联系情况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任课教师年龄和学历分布较好。班主任的工作强度较大,除负责几个班级的学员以外,部分分校的工作人员还需要负责招生工作并与业绩考核有一定的关系。部分教师、员工属于兼职式,因此缺乏晋升机会等精神层面的鼓励,主动工作的积极性较差。学生对教学内容满意度较高,但是因为没有与正规学历教育加以区别对待,因此为了取得学历,一些年纪较大的学员仍需要参加较高难度的英语或计算机等的常规考试,这些内容对学员的工作促进较小。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取得学历或经过短期培训后,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晋升机会。校企联合程度不高,一些全日制的继续教育学员缺少实践机会,且未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此外,教师及学员对国际学校交流不了解,推广程度不高。

2.2研究对象的问题

第一,学历教育课程设置僵化,与学生工作需要脱离。根据笔者的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抱怨较多的是对学历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缺乏弹性机制。如高龄学员需要参加统一的英语测试,而此类英语非专业英语,对工作没有促进作用。还有一些必修课程难度很大、用途却很小。第二,该电大在国外成立分校。这是在全球化影响下迈进的重要一步,但是在调查中教师和学生对此缺乏了解。原因分析有二:一是学校对国际交流的理念宣传较少;二是学校极少进行此类活动。因此,继续教育的国际化体现不明显。许多学生有意向出国深造,却不了解电大的本科毕业证能否被国外认可或是哪些国家哪些学校可以认可。第三,兼职教师队伍庞大,缺乏具有凝聚力的晋升体系。电大定期会组织专业教师的教学研讨会,但是尽管如此仍使兼职教职员工缺少凝聚力。兼职的教师和班主任队伍还需要更有激励性质的晋升体系。第四,学校企业联系不紧密。在电大就读的大多数学生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一些人是卓有成就的企业管理者或创业者。但是因为学校与企业缺乏必要的联系,使这些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没有及时将所学转化成生产力,造成了资源浪费。

3结论及建议

首先,借鉴国际做法,使课程设置更灵活。电大可以进一步放宽学生选课的自主权,让学生学有所用,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其次,加强校企联合,特别是为有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可以让优秀学员在对口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并参与企业定期讨论,以公开报告或调查报告的形式与实习企业交流想法,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学生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强、兴趣更高;对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听到来自于相关行业优秀人才的建议,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再次,举办讲座,向学生介绍各国教育特点和优势,开阔学生视野;告知学生继续教育文凭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作用;以推荐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让希望体验国外学习氛围的学生增加留学机会。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不断进行改革,但是并非所有的改革都是一蹴而就的,成功的教育改革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因为时代在变化,全球化的影响方向也在变化。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时,不忘记本地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既紧跟全球化的趋势,又不在跟随中迷失自己。

作者:李佳音 单位:上海开放大学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全球化对继续教育改革的启迪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659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创新5.1声卡驱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舰船电子工程》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国际商务》 《家庭生活指南》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山东文学》 《石油工程建设》 《农业知识》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