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教育女性主义论文

时间:2017-01-23 04:29:06 来源:论文投稿

一、女性主义音乐与女性音乐教育

1、女性主义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音乐教育中的女性理论受整个女性主义的影响深远,不同条件下,都有着不同的音乐内涵,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音乐理论以西方女权理论为发展基础,对千年以来的男权音乐领域发起挑战。男权思想存在了上千年,并不可能一朝一夕便可以改变,女性主义在斗争过程中也存在种种阻碍,但女性主义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很多音乐界的研究者也开始意识到“社会性别”的重要性,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开始尝试打破长期以来男性主义在音乐教育中的统治地位。

2、中国女性音乐教育的发展。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对女性都采取压制态度,在中国音乐及教育领域中,女性通常都作为男性的从属身份出现,从没有对女性音乐教育的直接研究。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我国的女性才开始学习高等音乐教育,并随着女子学堂的兴办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直至今日,我国的女性音乐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女性也成为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3]。

二、当代女性主义视野下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

1、母语化。母语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最先接触的语言,其对音乐教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匈牙利率先提出了“母语音乐教育”这一概念,并在世界各地得到普遍相应,1995年末,我国也提出“母语化音乐教育”这一理念,并指引着中国未来的音乐教育发展方向。

2、生活化。现当前快节奏的音乐发展方式下,高师音乐教育更应该提倡“生活化”的发展模式,推崇“视学生为弟子”的教育理念,倡导在音乐教育中传播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关怀理念。强调用“关怀”的方式教育学生,体现高师音乐教育的生活化。

3、对话性。所谓的对话性,指的是在音乐教育系统中,进行多种音乐形式的相互对话,构建出一种属于中国高师独有的音乐教育体系与模式。让学生从根本上感受世界音乐的多元化,建立起各种音乐互相沟通的对话渠道,并通过高科技的音乐传播技术,体会个音乐之间的“对话”碰撞。

4、情感性。在高师音乐教育中,要注重情感型的表达,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情感去表达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从音乐教育的哲学要求中,理解音乐的价值和内涵,并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体会音乐文化的情感意愿表达,给予音乐艺术情感上的反馈,反映出音乐的价值与本质。

三、结论

女性主义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它只是看待高师音乐教育的一种视角,但它对当前的高师音乐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加多元广阔的研究空间,他为我国高师音乐教育领域提供了一个更为平等、自由、和谐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当前男性主义音乐教育中的不合理之处,为构建起“双性和谐”的音乐教育理想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作者:谭筱婷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高师音乐教育女性主义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880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投稿 内修于心 外修于行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河北法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新学术》 《新会计》 《南风窗》 《塑料工业》 《工业锅炉》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湖北电力》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