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释解

时间:2017-01-23 08:19:28 来源:论文投稿

1观察指标

具体的临床神经方面的功能缺损状况的标准[5]、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指标[6]以及中医的具体症状的标准[4]。先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于治疗组则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方法,同时服用阿司匹林1000mg/一次。参照组同样服用阿司匹林且剂量与治疗组一样。两组均治疗并随访6个月。具体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日常的生活能力的评分状况。

2结果

2.1疗效评价:复发诊断的具体标准是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诊断准则”[3]相吻合的。依据则是“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4]。

2.2复发率比较:通过6个月的临床随访,其中有13例患者复发。在这当中有5例是观察组的,(10.1%),对照组复发8例(15.42%),两组之间的差异是没有统计的意义的(P>0.05)。但相比之下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2.3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比较:临床疗效的对比见表1如下。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个组的神经功能变化疗效是有差异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9,P<0.05),并且观察组比参照组的疗效更好。

2.4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状况的改善比较:关于观察组与治疗组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状况的评分比较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两个组的病患在进行治疗以前的日常生活的生活功能状况能力的评分的差别是没有统计学价值的。(P>0.05),因此可以比较。在临床随访的6个月。观察组中的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状况显著的提高(P<0.01),而参照组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的差值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个组在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的活动能力比较可得到结论。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以后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P<0.01)。

2.5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关于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在对两组进行中医症状疗效的比较中,可以得到结论,观察组明显比参照组好(χ2=5.898,P<0.05)2.6其他反应:对照组中有3位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以后出现了肠胃不适的症状。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并且多发于中老年身上的疾病。伴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因此发病率也显示逐年增长的趋势。脑梗死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与生命安全。同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变得更加全面。更加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课题组,在多方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的辩证方法对气虚质脑梗死恢复期二级预防。有利于临床价值额体现,更重要的彻底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气质气虚质脑梗死在中医学里属于中风这类情况。他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气血比较虚弱,肝脏的协调能力失调,以及各种诱发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而补阳还五汤可以活血,可补气。它对治疗气血虚弱和肝脏的失调问题有其独到的效果。通过临床发现,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辩证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为10.1%而相比之下参照组的复发率为15.42%。差异在统计学的层面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可以简单的说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辩证的治疗方法和阿司匹林的组合方法就好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但从具体数据分析来看。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气虚质脑梗死的预防效果还是十分有效显著的。因此,对于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质脑梗死恢复期二级预防的课题还有待更加深入,长久的研究。在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以及中医学的症状改善等方面,观察组都是远远好于参照组的。具体来说,对于神经缺失功能的提高与改观。观察组是78.5%,而参照组仅为65.0%说明了,补阳还五汤和阿司匹林的组合在改善患者的神经缺失功能方面更有效。而在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方面,评分为观察组(7.70±14.9),参照组(1.07±6.58),补阳还五汤和阿司匹林的组合效果也是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另外在中医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为77.5%,参照组为64.2%。充分说明了阿司匹林和中药的有效结合更加有助于改善气虚质脑梗死状况的发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的不良反应。说明了用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质脑梗死恢复的患者及其二级预防是有效的,安全的。可以长期治疗和预防脑梗死。通过统计学的报告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阿司匹林和补阳还五汤相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改善对与气虚质脑梗死的恢复疗效,但其预防效果还有待研究。②中草药更加的安全实用,可以更多的用于脑梗死的二级预防。

作者:余丰胜 单位:信阳市平桥区中医院内科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释解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956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内蒙古大营铀矿 创新5.1声卡效果包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江苏煤炭》 《广播电视信息》 《数学学报》 《血栓与止血学》 《清华法治论衡》 《农业与技术》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城市发展研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