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情况
(一)资源类型与分布
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搜寻,乌镇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极多。按照表现形式分类,则有以感人至深的隆源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学;妙趣横生的花鼓戏和评弹等表演艺术;以乌镇最出名的蚕桑文化为典型的传统技艺;香市、十二节令习俗等民俗庆典。
(二)保护现状
目前乌镇景区分为2001年推出的东栅景区和2003年启动的西栅景区。乌镇严格遵循了“修旧如故,以旧修旧”原则,在东栅景区进行了“原真性保护与开发”,不仅保留了大批历史街区、建筑的格局风貌和自然环境,更原色保存了原住居民的生活状态,给游客展示出一个完整、还原度极高的历史文化名镇;而在西栅景区,则对街区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补和整治,建设出颇具新意的“古镇社区模式”。不仅在外形上还原了旧时期的小镇风情,更设有购物街、停车场、餐饮、住宿接待等公共服务及其设施,形成了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区。乌镇在开发过程中,最成功之处莫过于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和表达离不开物质文化遗产(各色古建筑、文物等)的辅助和衬托,参考乌镇旅游资源的分布类型,结合上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可分析、总结出乌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开发形式主要有6种:
1.与民居建筑结合。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面较为广泛,多为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建造技艺,以及一些生活习俗上的讲究和避讳;
2.与功能建筑结合。功能建筑是指有特定功用的场所,如邮局、政府部门等。邮局离不开交通运输,乌镇的水乡格局决定了这里的交通方式主要为船只往来,因此除了建筑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还包括一些行船的礼俗、花样技巧等;
3.与文化展览馆结合。这类场所可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处,因此种类丰富、多姿多彩,非常便于游客观赏和吸收知识;
4.与商业、手工业作坊结合。乌镇古街上随处可见各式商铺、作坊,店内布置陈设都遵循旧时的传统格局,时常能看到手工业者坐在门口亲自“制造商品”,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技艺的体现;
5.与娱乐、餐饮处结合。人们的物质生活离不开饮食,精神生活离不开娱乐,因此餐饮、娱乐两处场所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休闲去处,在这里,表演艺术类、食品制作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了大部分比例;
6.与寺庙结合。传统民间都有其固定信仰和传说,在乌镇也不例外。每逢特定节日时段,总有善男信女前往寺庙拜佛许愿,而那些与信仰有关的动人神话传说,也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根据笔者现掌握的资料,乌镇旅游资源分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项目可参见表2。除了表中所注的著名景点观光区,在街上各式各样的大小商铺以及游客所居的客栈里,也匠心独运地营造了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例如客栈多采取古式客房二层建筑,房内常备几包杭白菊和蓝印花布制的窗帘,门、窗、床上皆有精巧的木雕,并整齐地放置几本有关乌镇文化介绍的书籍,显得古色古香、典雅玲珑。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方案
乌镇的旅游业极大地弘扬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游历观光,既能从中得利、又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和传承,可谓一箭双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有些已经影响了乌镇旅游的良性发展,从而抑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生长,值得警惕。
(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原住居民的迁徙而逐渐消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乐。但在乌镇,东栅景区的居民生活因旅游开发之需而受到了严格控制,例如临街人家白天不得在家中或门前摆摊设点、晾晒衣物,也不能从事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而在西栅景区,管理者更采取了“空心化开发”方法,将居住在古镇保护区内的居民全部迁走,并将民居住宅改造为文娱场所,租售给非本地人员去经营,只留下部分管理和服务人员①。这种管理模式虽有明显的好处(减少污染、便于统一化管理),但在东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习俗,令居民对旅游产业有相当的抵触情绪,不仅不利于旅游业的和谐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居民部分传统技艺、民俗礼仪、生活习惯,扭曲了乌镇居民的“原生态”生活形态;在西栅,由于失去了本地居民的依托,乌镇已经逐渐失去了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居民所营造那份特有的生活气息也在消散。缺乏了“人味”,难以让游客感同身受体验到乌镇传统的民间作风,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自然随风而逝。
(二)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力度不够、缺乏特色
作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乌镇与其它五镇有许多相似和共通之处。要想打响自己的名牌,就一定要在文化的展示、渗透、传播等方面做足功夫,而遗憾的是,游客在乌镇似乎很难找到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除了相似的小桥流水,就是清一色的古桥古建筑,虽说有很多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氤氲环绕,但又似乎难以加深印象。笔者认为,这在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力度不强。比如蓝印花布的染织技艺,在作坊区里仅有两三个员工在象征性地操作示范,印染缸也不过几口,游客难以领略昔日织染布的盛况,只能通过导游讲解来想象。又如蚕丝作坊,这本该算乌镇最出名的手工技艺,曾为居民的生产主业,而如今却只剩下挤满游客的茧丝厂,手织机犹在,生产者却只剩零星。再如乌镇闻名的姑嫂饼、三白酒、杭白菊等饮食,并不像别的旅游区那样到处都是,只能在极个别的小店里才有专售,起不到普及、推广的作用,游客很难感受、汲取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乌镇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极多,但大部分表现力不足、缺乏特色,难以令游客产生深厚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利于本地的招牌推广。
(三)游客人数周期性超载造成景区丧失了文化氛围
自乌镇正式对外开放景区旅游之后,游客人数急剧上升,2012年“五一”期间,桐乡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1.9万人次,同比增长10.18%①。然而,日益增多的游客数量不仅给景区带来环境污染、管理困难等问题,人头攒动的场面更丧失了小镇典雅、安静、端庄的文化氛围,影响了观光心情,难以投入到原本静谧祥和的古镇文化中细细驻足和品味。乌镇之所以吸引人们,其精巧细致的水乡文化氛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人们来此旅游,大多为躲避繁华都市里的喧嚣忙碌,想在此一新耳目、休养生息。而超载的游客人数不可避免地给这里带来嘈杂纷扰,削弱了乌镇的文化韵味,到处都是躁动的人群,难以静心体会到古镇风情,实在是得不偿失。
(四)日趋严重的商业化降低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乌镇的旅游开发为本地带来丰厚的一笔经济收入,而在这背后,却潜藏着商业化危机。乌镇景区内消费水平普遍极高,兼之全镇商铺、客栈都采取统一化管理(商品几乎都采取通价,没有讲价余地),对许多游客而言都相当“奢侈”。拿笔者亲身经历为例,2013年11月底(非旺季)在乌镇住了三天,可供选择的最低价客栈也将近400元/晚,逢周末则价钱翻倍。在街边的小店吃饭,两三个家常菜总价格过百都是毫不稀奇的事情。至于商铺所售工艺品、衣服、挎包、折扇、鞋子、布匹等商品,虽然做工细腻、古典精巧,但均价格不菲,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实在是很大的开销,只能远远观望了。商业化泛滥,不免令部分游客产生抵触情绪,降低人们对乌镇的文化认同感。
三、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一)逐步改变“空心化开发”模式
在东栅景区采取一些惠民政策以提高原住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和参与度、鼓励他们开展传统民俗活动,例如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开放居民的部分商业活动(家庭旅馆、店铺生意等);通过补贴政策吸引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管理(导游解说,文化馆经营等);提倡居民多多举办传统的节日礼仪、民俗活动,还原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节令习俗、百姓长街宴等),并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奖励;从事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可享有终生福利保障。在西栅景区,可以考虑引入部分原住居民(或者从东栅迁移部分),鼓励措施与东栅基本一致,并加强建设治理生活垃圾的系统以保证环境污染最小化。
(二)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体现
在一些参与性项目中,加强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操作环节:如蓝印花布的展览,可让游客通过手把手的教导示范,亲自参与整个印染过程,并将做好的成品带回家留念②;蚕丝作坊的参观,可鼓励游客亲自进行轧蚕花、洗蚕花手、手工和脚踏缫丝等操作,也可多引进相关技艺的人才进行现场生产,令人更好地体验到活态的制造过程。此外,加大对乌镇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力度,打造相关的特色商品(如蓝印花布、姑嫂饼、三白酒、叙昌酱、湖羊肉等),并在质量、数量和规模上提高要求,尽可能减少普通、无特色的商品售卖。
(三)减少客流量
可结合当下环境,做一份详细的游客反馈调查,并以此确定乌镇的合理载客量(可随时间不同发生周期性变化),在部分节假日里采取限制客流的严格措施,以减少因为人多造成的污染压力和文化氛围破坏,增强古镇的文化魅力。
(四)调整物价水平
在保留基本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考虑对古镇的物价水平做一番调整,尽量降低与景区外的物价差距,照顾部分消费人群的能力,以吸引更多的客流。五、结语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们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经验表明,乌镇的旅游开发对于发扬、吸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相当积极的效果,只是在现有水平下,仍然潜藏一些弊端,长此以往,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要长期摸索、探寻的一条必由之路。
作者:张益嘉 宋俊华 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