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被证明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需要保持高接种率,才能建立人群的免疫屏障,从而达到群体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效果。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性,已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济宁市的一项留守儿童接种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五苗”接种率仅为60%左右,“五苗”全程接种率仅为56%,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1];2013年重庆市某县针对留守儿童接种率的专项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加强免疫接种率较差。为进一步探讨影响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因素,本研究通过比较重庆市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免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为农村留守儿童创建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重庆市留守儿童较多的3个县作为本次调查项目县,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1岁组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监护人各90名进行调查。留守儿童定义: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方务工或经商,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且分开时间超过6个月的,由其他看护人长期看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2]。
1.2调查方法
通过查验儿童预防接种卡、证,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接种率现状,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入户问卷“留守/非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及儿童接种率调查问卷”了解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预防接种知识需求情况,并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对照研究。
1.3质量控制
调查开始前对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培训;每份问卷完成后,调查人员及时对问卷填写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进行现场核对。问卷由双人录入,并经过一致性检验。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问卷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录入,数据分析使用SAS9.13软件完成。留守/非留守儿童接种率比较、其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与预防接种行为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用Logistic回归作影响因素分析(α=0.10)。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441份,其中留守儿童问卷719份,非留守儿童问卷722份。留守儿童监护人以祖/外祖父母为主(82.61%),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及以下水平(59.39%),非留守儿童大多由父/母亲照顾(86.70%),初中文化水平所占比例最大(53.46%)。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身份构成与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儿童性别、儿童出生地、其监护人职业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接种率
1441名调查儿童中,全程接种完基础免疫疫苗共1043人,占72.38%。其中非留守儿童全程接种疫苗658人(占91.14%),留守儿童全程接种疫苗385人(占5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62,P<0.01)。2岁内应完成的各剂次基础类疫苗,除卡介苗、乙肝前两剂外,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接种率差,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守儿童基础免疫类疫苗中,麻疹、流脑、乙脑接种率未达到90%,其中A群流脑第2针、乙脑第1针分别为67.45%、78.03%,较非留守儿童低,见表1。
2.3影响因素分析
以儿童监护人身份、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是否为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道预防接种的作用,知道儿童何时开始接种疫苗,什么情况不能接种疫苗)和态度(支持儿童接种疫苗,认为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好的方法,愿意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作为自变量,儿童疫苗全程接种为应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监护人为父母、非留守儿童、监护人知道儿童何时开始接种疫苗是影响儿童基础免疫全程免疫的保护因素,其他自变量对全程接种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多,其免疫规划管理也成为重点和难点。相关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身体健康状况、卫生保健获取、医疗现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3-4]。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基础免疫类疫苗除麻疹、流脑、乙脑接种率未达到90%以外,其他4类疫苗接种措施落实较好。但是除卡介苗和乙肝前两剂次外,各项基础免疫疫苗非留守儿童接种率均高于留守儿童。此发现也验证了留守是适龄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的一个危险因素[5],且多因素分析也发现留守是影响儿童全程接种率的一个危险因素。调查中,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为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文化水平偏低,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为主,占59.47%,而非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上者占6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掌握及接受程度,进而成为影响儿童接种率的重要因素[6-7],且多因素分析也发现父母以外的其他监护人身份是影响儿童全程接种率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外/祖父母抚养,他们文化水平低,对预防接种行为的能动性低、重视性较差,获得专业的儿童健康知识与计划免疫知识的途径也有局限性,对预防接种时间的掌握有误,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全程接种的影响因素。要改善这一农村普遍现状,建议加强对儿童监护人的免疫规划知识宣传工作,结合监护人的特点,可以通过改善接种提醒、健康促进等人性化服务意识和能力,倡导利用亲和力较强、理解力较强的儿童监护人作为同伴教育者深入留守儿童家庭中开展宣传教育。目前“同伴教育”这种宣传模式在艾滋病防治中运用广泛[8-9],这种宣传模式投入小、见效快,较常规的医务人员的宣讲和社会层面的宣传教育模式影响深刻。建议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引入这种宣传方式,对改变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疾病意识淡薄,影响儿童监护人接种行为有事半功倍的作用[10]。
作者:徐佳薇 姚宁 匡珊珊 王青 单位: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
1679 64 7dakangpharm|CHINA-PHARM彰显医药市场商机
绿色农业论文2017-04-10 16: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