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以“资源”作为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篇名”的“精确”检索,共检出360 415篇文献(以下简称为“资源”期刊文献)。这些文献除极少数属于资源会议消息、资源图书出版简讯等之外,绝大多数是论文类文献,可以用于表征学术界对于资源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资源科学研究的规模。其中,1984年至2013年的329 607篇“资源”期刊文献的年度分布列为表1。由表中数据可见,“资源”期刊文献30年来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了一系列资源学、资源科学著作,如《自然资源学概论》[3](1988年)、《资源科学论纲》(1994年)、《资源生态经济学》[4](1996年)、《资源科学》[5](1998年)、《自然资源学原理》[6](2000年)、《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2000年)等。另有翻译著作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7]等。进入1990年代,有多位学者探讨了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问题。1994年,封志明、王勤学在《资源科学论纲》一书中提出两层级结构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8]。资源科学的第一级子学科是综合(理论)资源学和部门(专门)资源学,两者在具体时空的结合是区域资源学。综合资源学包含5个第二级子学科,部门资源学包含8个第二级子学科。2000年,孙鸿烈、石玉林、赵士洞、张巧玲、封志明等在为《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概观性专文《资源科学》中,提出了一个有所改进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9](P37)。这个学科体系也属于两层级结构。第一级子学科除综合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区域资源学之外,增设了社会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增加了一个第二级子学科药物资源学。社会资源(学)列出人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科技资源(学)、教育资源(学)4个第二级子学科。200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长江著文对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资源科学的三维网络结构学科体系[10]。第一维纵轴(Y)是资源科学总论,包括资源分类学、资源信息学、资源数学、资源化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经济学、资源工程学等15个分支学科。第二维横轴(X)是资源科学各论,包括气候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疗养地资源学、劳动力资源学、金融资源学、人文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科学知识资源等19个分支学科(有些学科名称不够规范),分属自然资源学、社会经济资源学、知识信息资源学。第三维斜轴(Z)是资源科学区域分论,包括极地资源学、寒带资源学、热带亚热带资源学、赤道带资源学等。区域分论是资源科学中包罗分支学科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
一、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结构
借鉴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广义资源科学体系结构的尝试性建构方案(表2)。广义资源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含边缘分支学科),按照数学自然科学属性、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强弱差异,相对地区分为五个群组。从左至右,即从第Ⅰ群组到第Ⅴ群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依次减弱,哲学社会科学属性依次增强。第Ⅰ群组学科的绝大多数是具有鲜明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边缘分支学科,如资源数学、资源力学、资源物理学、资源化学、资源地球科学、环境资源学、资源开发工艺学、遥感遥测资源学、仿生资源学、资源勘查学、资源系统论、资源控制论、资源信息论、环境资源学等。它们是资源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勘查学、仿生学、工艺学等)、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主要学科门类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资源遥感遥测学,旨在研究自然资源考察中使用的遥感遥测手段。仿生资源学,侧重研究通过仿生学途径获取资源的机理和方法。环境资源学是介于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自然环境资源的构成、分类、特征、功能、调查、评价、开发、管理等。在交叉科学中,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都是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门类,两者有着特殊的交融关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在“经济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代码020106),在“法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30108)。由于人才培养方面这种整合式的制度安排,使作为知识体系的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在中国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环境资源学[11]与资源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相融合,形成环境资源地理学、环境资源评价学、环境资源管理学、环境资源生态学、环境资源工程学、环境水土资源学[12]、环境资源经济学、环境资源开发史等边缘分支学科。第Ⅱ群组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学科,可统称为自然资源学,主要有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淡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沙漠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气候资源学、海洋资源学、空间资源学[13]、人工物料资源学、能量资源学以及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等。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等单设学科,原因在于湿地、山地、草地、林地等地段性资源包含多种单项自然资源,可能既包含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又包含气候资源和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是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则是按照地域气候特征分立出来的几门学科,分别研究热带、温带、寒带和南极、北极的资源特征、分布、开发利用等问题。如果将地球之外的天体也置于研究视野,这一群组还可以包含月球资源学、火星资源学、太阳资源学等学科。第Ⅲ群组由一系列“中性”学科或接近“中性”的学科构成,包括资源计量学、资源评价学、资源管理学、资源规划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普通资源学是资源科学的一门核心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探讨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各种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问题。普通资源学尽管以普通自然资源学作为基础和主体,但也包含着普通人文资源学的内容。随着普通资源学的逐步成熟,将来有可能从中分化出资源科学史、资源科学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资源计量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具有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但弱于第Ⅰ群组,因此暂列入第Ⅲ群组。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列入这一群组,主要是因为它们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两方面难分伯仲,既不宜归入自然资源学,也不宜归入人文资源学。例如,资源地理学既包含资源自然地理学,又包含资源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学既研究自然信息,又研究人文信息;全球资源学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第Ⅳ群组主要是依据人文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可统称为人文资源学,包括财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精神动力资源学、政治资源学、行政资源学、外交资源学、司法资源学、科学技术资源学、教育资源学、艺术资源学、体育资源学、人际关系资源学、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前几门学科分别以各个基本类型的人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而后几门学科则分别以各个社会活动领域的资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活动性或事业性资源,都包含着多种单项人文资源。因此,财力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等学科的任何一门,都无法取代对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的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学科,虽然必须广泛涉及物质资源(建筑物、武器装备等),但始终保持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因而将它们归属于第Ⅳ群组。旅游资源学是这个群组中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目前可以检索到1994年以来以“旅游资源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专著、教材36部[14]。第Ⅴ群组学科,大多属于资源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如资源哲学、资源伦理学、资源政治学、资源法学、资源文化学、资源社会学、资源开发史、资源经济学、资源投资学、资源市场学等。例如,资源哲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如资源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资源的无限与有限、资源消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资源经济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使命是探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问题,如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方案、资源再生增殖能力的保护措施等。在既往的发展历程中,资源经济学与归属于自然资源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已经形成或有望形成矿产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学、生物资源经济学、气候资源经济学、海洋资源经济学等二级分支学科。就体系结构而言,广义资源科学与狭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不包含第Ⅴ群组,亦即第Ⅰ、Ⅱ、Ⅲ、Ⅳ群组的集合是狭义资源科学,狭义资源科学再添加上第Ⅴ群组,就是广义资源科学。但两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差别,即第Ⅱ、Ⅲ、Ⅳ群组学科在狭义资源科学中以狭义资源(自然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则以广义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和)作为研究对象。例如,资源政治学在狭义资源科学中,其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它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二、资源科学的当前发展对策
资源科学的兴起和发展,适应了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但与相邻学科门类环境科学相比,资源科学尽管历史长于环境科学,但其发展速度、成熟程度却明显不及环境科学。解析其中的主要原因,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实施正确的对策,推进资源科学的有序、可持续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应该着力解决以下两个基本问题。首先,着力提高资源科学在制度规范中的学科地位。迄今为止,资源科学在科学领域尚未取得应有的学科地位。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15]中,资源科学尚未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算不上一门“显学”,而环境科学(技术)则被列为一级学科(代码610)。该标准将“能源科学技术”单独列为一个一级学科(代码480),其下列有8个二级学科;在一级学科“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技术经济学”之下,列有能源技术经济学(代码790.4125)、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学(代码790.4150);在二级学科“资源经济学”(代码790.49)之下,列有5个三级学科。显然,资源科学在国家标准中还没有占据应有的学科地位,不仅相关分支学科排布凌乱、分散,而且遗漏了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等重要分支学科。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列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代码02010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8)、热能工程(080702)、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1)、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渔业资源(090803)、土地资源管理(120405)等二级学科(专业),分属五个学科门类。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列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代码08050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80802)、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081903)、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090302)、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人力资源管理(110205)、土地资源管理(110304)等专业,分属三个学科门类。从两个《目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源科学被“裂解”了,看不清总体面目,无法引起人们给予应有的重视。今后要做的工作,是对资源科学进行“资源”整合,尤其是其“教育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必须尽快改变资源科学分支学科在学科分类、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盘散沙的状况,让资源科学在学科分类表和课题申报、成果评奖、人才培养等相关学科(专业)目录中整体“亮相”,整体性地占有一席之地,整合为二级学科乃至一级学科。资源科学要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成为一门“显学”。正像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学人可以被称为环境科学工作者、环境科学家一样,从事资源科学研究的学人应当敢于理直气壮地自称为资源科学工作者、资源科学家,并且别人也能够理解这种称谓的涵义。另一方面,现有的资源科学分支学科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应当尽可能地突破分支学科的局限,培养出更多具有资源科学整体视野的研究人才,为资源科学的全面发展做好智力贮备。其次,积极促进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分化和融合。由于学科地位不够彰显,研究力量分散且不够充足,资源科学的发展活力明显不及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已经建立的分支学科也少于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分支学科由少到多,学科体系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同样离不开两条基本线索,既纵向分化和横向融合。一是已有学科的渐次分化。目前,资源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的分支学科,大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分化,它们迫切需要研究力量的持续投入。例如,包含植物资源学、动物资源学、微生物资源学等作为生物资源学之下的第二级分支学科,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正在分化出第三级、第四级甚至第五级分支学科。植物资源学之下的第三级分支学科,有食用植物资源学[16]、药用植物资源学[17]、园艺植物资源学、植物种质资源学等;植物种质资源学之下的第四级分支学科,有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18]或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19]、食用植物种质资源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20]、温带作物种质资源学等;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之下的第五级、第六级分支学科,则有果树种质资源学、落叶果树种质资源学[21]等。二是已有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资源科学的现有学科,可以同数学、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门类、学科相互渗透,建立相应的边缘学科。表2中第Ⅱ、Ⅵ群组学科即属此例。其中的多数学科尚处于孕育阶段,有待于相关学科研究者“联姻”合作。资源科学的现有学科,也可以相互渗透,建立内部融合型边缘学科。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具有强渗透性的资源科学主干分支学科,如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管理学等。这几门第一级边缘分支学科不仅能够同自然资源学的众多分支学科相渗透,形成矿产资源地理学、矿产资源生态学、矿产资源经济学、矿产资源管理学和水资源地理学、水资源生态学、水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管理学等第二级边缘分支学科,而且能够彼此渗透,形成资源地理管理学、资源生态地理学、资源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管理学、资源生态管理学、资源经济地理学等三重边缘学科(图1)。例如,资源地理管理学是介于资源科学、地理科学、管理科学三个交叉科学学科门类之间的边缘学科,资源生态管理学是介于资源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三个交叉科学学科门类之间的边缘学科。这些三重边缘学科,仍有可能同其他学科相渗透,形成下一层级的四重边缘学科,如矿产资源地理管理学、水资源生态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地理学、海洋资源经济地理学等。
作者:冯茹 王续琨 单位:大连行政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