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科研机构的管理创新探微

时间:2017-01-23 20:29:31 来源:论文投稿

1主要做法

北生所建设初期就以“出成果、出人才、出体制”作为目标,把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的有效组织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适合基础研究的全新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发展目标、所长自主权、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工资制度、评价与奖励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后勤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实践证明,这些探索是有效的、成功的。

第一,确定“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21世纪,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使我国不再次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并在新科技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北生所建设初期,在当时我国已经有400多个与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机构基础上,有关部门就确定了把北生所建设成国际一流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发展目标。

第二,探索“举国体制”,组建理事会为研究所提供保障服务。北生所筹建初期就组建了由政府多个部门组成的研究所理事会。在中组部的关心与直接指导下,科技部、北京市、教育部、卫生部、中科院、国家基金委共同配合,形成了一个务实、高效的理事会,共同研究解决筹建工作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障了北生所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招聘、研究工作、子女上学、家属工作安排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北生所以后的稳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三,实行特定拨款制度,经费支持长期稳定,按实验室包干使用。从建设初期,有关部门就对北生所采取了长期稳定支持的政策和科研经费保障制度。研究经费主要由科技部按相关科技计划程序拨付,管理经费由北京市政府拨付。2005年8月,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发文,确定从2006年起按每个研究室每年支持240万元,2009年提高到250万元,现在提高到260万元。北生所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第一个按整体拨付研究经费的研究所。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方式,不仅大大减少研究人员申请经费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招聘尖子人才。

第四,实行所长负责制,不定级别、不定编制。北生所全面实行所长负责制,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人数,研究所根据工作需要,自主确定聘用研究人员的数量与职称。理事会只负责对所长的任命与考评,负责把握研究所发展方向,并为研究工作提供条件保障,不干预研究所内部管理工作。

第五,实行全员合同制和年薪制,年度考核不与工资、资金挂钩。北生所实行全员合同制,包括所长王晓东院士在内,全体人员都实行合同制。研究人员每五年进行一次考评,考评未通过者将解除聘用合同。所长由理事会组织考评,研究室主任、辅助中心主任均由所长组织国际同行专家进行评审,研究室内部人员则由室主任进行考评。在已经评估的13位研究室主任中,有1位研究室主任放弃考评,离开了研究所。北生所实行5年合同固定年薪制,除工资以外,不设任何奖金与补贴。年度业务考评不与工资、奖金挂钩。2003年经有关部门研究确定了回国人员的年薪制工资。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实质性增长,目前研究人员的年薪已经明显低于国内同类人员的实际收入,致使已有几位研究人员调往国内其他科研机构或大学。

第六,创新内部管理,实行制度化、层次化、模块化管理。北生所拥有850名研究人员与职工,目前只有一位所长和副所长,没有处长、科长等行政级别,管理者的任务是协调和为研究人员提供服务。其主要做法:一是制度化管理。按制度办事,减少人为因素,简化程序、减少矛盾。二是层次化管理。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人人有权力,个个有责任。由所长负责推荐副所长、招聘实验室主任,副所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实验室主任自主确定研究方向、聘用其他科研人员。三是模块化管理。按照技术模块成立辅助中心为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服务,行政管理围绕科研工作着力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大型仪器设备统一购买、集中管理、共享共用。由于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大幅度减少了管理环节、减少了管理人员,提高了管理效率。

第七,组建科学指导委员会,提供学术咨询与指导。北生所邀请国际著名专家组成科学指导委员会,对北生所及其研究人员进行考核,在把握学术发展方向、评估研究工作、推荐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八,营造创新文化、崇尚科学精神。着力创造“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创新文化,努力塑造“重科学、淡名利”的学者风范。管理方面人人平等,学术方面自由争论,生活方面相互关心。不少研究人员感叹北生所的科研环境比国外还好。这样的环境与文化有利于研究人员潜心工作,专注创新、淡泊名利[3]。

2主要启示

北生所积极探索新型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排除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其成功经验对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第一,“举国体制”是我国成功举办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关键因素。北生所的创办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与关怀下,多部门通力合作、大胆创新的结果。只有实施“举国体制”,多部门协同,才能够突破现有体制与机制的约束。全面实行所长负责制、允许外国护照持有人担任研究所法人、按照整体拨付科研经费、突破现行工资标准、不定编制等等做法,都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决定和独立完成的。没有举国体制,就不可能办成、办好北生所。

第二,新型体制机制是科研机构成功运行的制度保障。北生所如果没有新的体制,没有稳定、宽松的创新环境,就很难招聘到尖子人才回国工作。实行真正的全员聘用制,从体制上保证了能够裁掉“闲人”和“闲项目”,有效解决了低水平研究人员流不出去的问题;大型仪器统一购买、集中使用,有效避免了购买“闲设备”、盖“闲实验室”的问题;按人员拨付经费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多头申请经费、多头检查验收,浪费时间的问题;5年一考评,年度测评不与资金、福利挂钩,有效减少了攀比、浮躁现象的产生;不定级别、不设处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研究机构行政化的问题。这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是北生所成功的根本原因。

第三,“高标准、严要求、多支持、不干预”是办好基础研究的重要经验。北生所建设初期就确定了建设国际一流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目标,同时对招聘研究人员高标准要求,聘用的研究人员一定要做出过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时具有发展潜力。对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工作上设立“辅助研究中心”专门提供技术支持,生活上尽可能地减轻研究人员的后顾之忧。理事会不干预所长的工作,所长不干预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

第四,“追求一流、杜绝重复”是基础研究机构的正确导向。基础研究的本质是探索人类未知的科学规律,只有世界第一才能得到科学界承认,任何重复性、解释性的研究工作都失去了基础研究应有的价值。北生所研究工作的目标是努力做到“国际一流”,绝不做重复性、创新性不强的研究工作。

第五,“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是办好国际一流科技机构的基本要素。北生所配备了国际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招聘了一批处于创新高峰期的青年科技人才,用新的体制、机制,保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高效地开展科研工作,这是北生所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

第六,“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是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关键所在。北生所创办初期,不少人对能否引进顶尖留学人才一直持观望态度甚至怀疑态度,一怕引不进,二怕用不好,三怕留不住。北生所王晓东院士、饶毅教授等一批尖子人才率先回国,取得了比预想还好的成绩,对吸引人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实践证明,只有“用得好、留得住”,才能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第七,“改革体制机制、全球招聘人才、建设创新平台”,我国就有可能在一些科技领域率先进入国际一流行列。北生所是在一块“农田”上新建的机构,挂牌运行7年就进入了国际一流行列,目前年经费支出仅为1.4亿元。北生所的实践再一次证明:只要创新体制机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用好国际优秀人才,经过10年左右的艰苦奋斗,我国完全有可能在一些领域率先走在世界前列。过去的“两弹一星”,今天的北生所、华大基因研究院、华为集团公司都是这样。但是这几个高效率典范几乎都是在“体制外”,折射出现行科技体制又一次到了需要大幅度改革的时候了。2012年,我国的研发经费已超过10000亿元,研究人员达29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论文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专利申请量为世界第三,综合创新能力为第20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亟需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在科技领域,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用好人才,优化环境,就有可能在一些领域率先进入国际一流行列。

3建议

针对我国基础研究与引进高端人才的发展趋势,结合北生所的做法与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系统总结北生所的做法与经验,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借鉴。2012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决定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北生所一开始就定位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7年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建议进行系统总结,进一步完善、提高,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第二,抓住国际金融危机机遇,加速引进外籍高端人才。当前世界正在经历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一些国家政府、许多大型企业都相继减少科技经费投入,一些国家则对科技人才在国外取得的收入课以高税,加速了国际优秀人才的再分配。这是继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之后,又一次优秀人才跨国流动的时机。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高端人才。因此,建议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籍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设立“海外高端人才基金”(俗称“洋人计划”),专门支持外籍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特别支持企业引进外籍人才,收(并)购国外研究机构。

第三,支持北生所启动二次工程建设,带动全国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北生所一期建设取得了圆满成功,但目前面临着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基础设施与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科研场地规模受限、研究资助力度和优秀科研人员待遇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建议加速推进北生所二期建设,给予北生所更多、力度更大的支持,力争使他们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由现在每年4~5篇增加到10篇左右,取得更突出的成果,使其成为世界顶尖生命科学研究所之一,并带动全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使我国在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宏广 张文霞 樊立宏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基础研究科研机构的管理创新探微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192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大气科学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昌吉学院学报》 《煤炭工程》 《食品与发酵科技》 《中国制笔》 《幼儿教育》 《旅游研究》 《无机化学学报》 《江苏教育》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农村科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