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7-01-23 22:46:42 来源:论文投稿

1目前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自卑自负的心理

经济上的压力使得贫困生心中产生自卑心理。长此以往健康的人格就会受到损害。他们由于家庭的贫瘠而将自身的缺点夸大,形成处处不如人的心理状态,进而造成情绪的消沉,在学习与生活中变得多虑焦急,以为其他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因此在教师与其他学生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将金钱看得过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用钱买来的,但是金钱买不来快乐,买不来幸福,所以对于这一错误的认识,教师应该及时纠正,使贫困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重新树立自己的自信心,让他们以崭新的面貌回到同学的交际生活中来,使其认识到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其家庭生活的贫困而瞧不起他们,反之,只要心地善良、为人正直,这些宝贵的品质远比金钱要来的无价。进入大学生活以来,许多贫困生可能在周围人的不良风气影响下,加重了其思想包袱,造成个人的价值观被“拜金主义”所吞噬,教师应该指导他们走出这个错误的误区,开始崭新的校园生活。

1.2自闭孤独的心理

从偏远山区前往大城市上学的孩子,面对大城市中各方面都较为优秀的城市学生,难免会产生一种格格不入的状态,以前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能出人头地,但是在看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城市学生后,受到脆弱心理素质的影响,并不能够及时调节此时此刻的心态,导致在面对困难与压力的时候,选择逃避,进行自我封闭。长此以往,就会使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愈发严重,变得敏感善变,更加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心中筑起了一道与世隔绝的围墙,对外界充满敌意,以至于积压了过多的心理问题后,走向极端。

1.3盲目焦虑的心理

很多贫困生在就业与经济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尤其是面临当前毕业生过多的情况,他们从农村考入城市都希望能够在毕业后出人头地,为家乡作出贡献。但是常常被现实所打败,独自一人面对生活的苦楚,当较高的目标难以实现后,转而想到自身的条件,所以再一次被现实打败,转变思想认为学习再好就业前景也不会乐观。

1.4回避现实的心理

当贫困生不满足于现状以后,他们往往会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来回避目前所处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缺乏足够适应社会与表达自我方面的能力,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过高的将目标定位在不可能实现的位置上,长久的发展下去只能造成现实与理想的偏差过大,不知不觉中思想就会陷入扭曲,最终导致人格上的不健全。

1.5情感扭曲的心理

贫困生由自卑心理导致在社会交往中存在较差的沟通能力,因此不愿意对外接触,与异性的接触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虽然在内心是渴望获得与异性交往的机会的,但是实际行动却与内心所想陷入相悖关系,由此处于纠结的感情矛盾中,进而增加了心理压力。除此之外,拮据的生活让他们无法在物质条件上获得与其他人同样包装自己的权利,所以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又再一次处于被动状态。

2改变贫困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对策

2.1引导贫困生建立良好人生观、价值观

认识自我指的是当代大学生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受到外界物质的影响,经常会迷失自我,失去前进的方向,亦或是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贫困生更是如此。他们希望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是全家的命运,当这一理想被现实打败后,他们便会一蹶不振,丧失生活的信心与勇气,认为多年苦读付之一炬。但是穷并不是弱点,人不可能一出生就什么都拥有,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个健康的人不但是在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健康、有理想、敢于面向未来的内心。所以,贫困生不应该自暴自弃,而是勇敢的向未来发起挑战。

2.2采取多种途径改变贫困生的经济状况

贫困生如果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必然会使他们的心理人格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从改变贫困生经济状况的角度入手,将对贫困生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变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目前贫困生,各高校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在学校尽其所能的范围内,在贫困生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学生改变经济状况。国家助学贷款就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生采取的一种政策性的帮扶施。

2.3向贫困生提供多种方式和渠道的就业机会

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一直是贫困生的最大心病。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的焦虑、自卑、回避现实等不健康人格都是由此产生的。高校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贫困生,不仅仅是完成一项社会任务,而且对每个大学生本人,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处于弱势的贫困生群体的心理帮助非常重要。如果贫困生刚走出校门就能够从事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在社会上很快能站住脚,不仅经济状况迅速改善,心理状态也能很快成熟起来,可能在学校因为贫困的经济状况形成的不良心理状态能够很快得到改变;反之,如果贫困生地就业情况不理想,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未来会丧失信心,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失去信心,加重他们不良的心理人格。

目前各高校都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当成一项中心任务来抓,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的学校采取开人才交流会的形式,有的学校千方百计联系用人单位,给学生创造面试的机会;有的是通过实习的机会给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即请进来又走出去。相信一定能够有效提升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颜廷亮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235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小学数学论文网 中国硕士论文网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表面活性剂工业》 《山西水利》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岭南文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出版科学》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文理导航》 《上海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