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研究及借鉴意义综述

时间:2017-01-24 03:36:11 来源:论文投稿

一、《天演论》中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相互关照

诚然,《周易》思想是我国五千多年来先圣们遗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之一,除此之外,贯穿于《天演论》一书中的还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儒家及各家学派的各种德行文教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要救中国于危难之际,除了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还须讲求孔孟老庄之道。但是,严复对儒家文化并不是全盘尊奉、照搬照抄,更不是思想保守倒退,而是合理地、批判地继承,可谓“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在此我们只谈论严复《天演论》中儒家思想精华的体现。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直接了当地表明了他对于儒学的态度:“今夫六艺之于中国也,所谓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者尔。而仲尼之于六艺也,《易》、《春秋》最严。”[2]3又,“近二百年欧洲学术之盛,远迈古初。其所得以为名理公例者,在在见极,不可复摇。顾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此非傅会扬己之言也。”[2]4严复说,“四书五经,固是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而已。”[3]668儒家文化与西方新文化进行相互阐释才能各自焕发生机。为此,在翻译赫胥黎原著《进化与伦理》的过程中,严复所用典故、词语大都出自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抑或是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老子》、《汉书》、《诗》、《书》等等,以桐城派古文笔调译述,以形象语言杂出文间,娓娓而谈。赫胥黎所倡导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用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的现象,生物间进行生存竞争,竞而胜者被自然界选择保留下来,争而败者则被自然界所淘汰。《天演论》中对万物恒变、物竞天择、保群合种、民权主张、人口问题、世运之见、兴教重学、封建迷信等等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人性心理,儒家天人观,“仁”学,义利观,中庸思想,治国理念,教育思想,包容性等精华内容。如,赫胥黎认为,当人口增长达到极限时,必须设法把过剩的人口处理掉,从而维持自然平衡状态。自然界中地产是有限的,以此来供养无穷孳生,不足则争,争则动干戈,争则有所灭,灭又未必都是不善者,难道先去其不善而存其善?治理人类社会,与治理自然界不同,人类与草木不同,草木过盛可将其谢败凋零处拔除。而人类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动物,对于那些残废不全、愚蠢癫痫、眼瞎耳聋、狂暴神经的人,可以使他们男不娶妇,女不嫁夫,不留后裔,而不必采取把他们全都抓来杀尽这种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做法。成功地运用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仁爱”和“良知”,使读者引起共鸣。

二、别具一格的“桐城派”古文文体

严复使用当时中国知识界通行的文言文体,用古雅的文体来译述,借用古代典籍中的词语来作为新思想的载体,这是《天演论》的一大特色,也是严复熟练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具有浓重的中国文化思想色彩。很显然,《天演论》这一译作并不是完全按照原文逐词、逐句翻译,而是译述。之所以称其为“译述”,是因为严复采用了许多翻译策略。“译文取明深意,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不倍本文。”[2]5翻译策略侧重于翻译的技术层面,具体至其内容显著体现在古文书写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述的引用和比附。如上文提及,对于原书中的事物及事理,通过“换例”,从中国传统四书五经、诸子散文、各家各派等中汲取精华,以中国故实,中国人熟识的事物和事理进行举例和诠释。如,《论一?能实》:“又如江流然,始滥觞与昆仑,出粱、益,下荆、扬。”原文中:“Itmeetsusinthewaterthatflowstotheseaandreturnstothesprings.”[4]41仅此一句,并没有提及河流的具体名称。严复以中国读者熟识的中国故有的名山大川和古代著名城市替换之,以利于读者理解。又如,《导言一?察变》:“是犹蟪蛄不识春秋,朝菌不知晦朔。”此句出自《庄子?逍遥游》。此类例子在《天演论》中随处可见。严复在中国古书中寻求力量,以桐城派古文笔法从事译述,讲求义理、考据、词章、追求声韵神会,铿锵有力。其中较突出的表现在词语选择、句式句法、文法、形象的语言。主客问答形式夹杂与正文和按语间,一问一答,简洁明快的进行说理。骈文文句俯拾皆是,对偶对仗彰显声律美感。使译文节奏鲜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5]22-24严复用古文翻译西方著作的社会因素(即:客观因素)在于他想借古文提高译文价值。[6]124-126文以载道,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在议论和说理方面更有力量,气盛言宜,明白晓畅。吴汝纶在为《天演论》做的序中指出,赫胥黎的指趣涉及甚少,大量篇幅在谈论文。又,“盖赫胥黎氏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新,卫其种族之说,其义富,其辞危,使读焉者怵焉知变,于国论殆有助乎?是旨也,予又惑焉。”[2]2高度赞美严复与晚周诸子想上下。在翻译过程中,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使得赫胥黎的旨趣更加彰显。严复明确宣称:“与欲读中国古书,知其微言大义者,往往待西文通达之后而后能之。[7]73由此可见,学外文的目的是通外学,通外学后参悟中学的微言大义。如此一来,中西文必然会通,相互补益。

三、以严复为鉴

严复在翻译过程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汉字是“最正当之文字”,治西学是为了“回照故林”,补益国学,以西文和中文相互对照,发扬植根于中国土壤的传统文化,以西方思想和中国典籍相互诠释,兼容并蓄,[8]26这对于中国翻译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如今,中国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对外交流日趋频繁,我国翻译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合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翻译人才并不多,大部分翻译人才的国文功底并不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翻译过程中现套西方翻译理论,以及单纯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而不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及句子来翻译出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平白无力的翻译仅仅着眼于字面意义上的“信”,而失去了语言美。众所周知,翻译者应具备良好的双语语言基础,对源语文字进行深刻剖析,得其义、悟其神,然后用畅达的译语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没有良好的源语与译语功底,便无法透彻理解原文,也就不能够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自由切换,而我们大多数翻译方向的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过多的关注外语知识而忽视国文的学习,语言功底没有打好不说,对中国经典典籍也是知之甚少,知识面比较狭窄,一是对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心理、自然风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不甚了解,自身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最终,面对翻译原本,心里有话但是说不出来,很是棘手。翻译外国作品或材料,面对的是中国读者,相应的,将中国作品翻译成外文,面对的是外国读者,这都需要我们熟知中国传统文化,依赖中文修养,尤其是后者,如若没有较高的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翻译将丧失准确性,中国翻译如何成功“走出去”?中国文化如何推向世界?中国翻译“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的差距过大,难以达到平衡发展。中国缺乏掌握坚实外文基础和较高中文素养的翻译大家,相对于严复这样的学贯中西的翻译大家而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汲取较少,中文表达能力欠缺,译文质量随之下降。通今博古,学贯中西、艺术造诣深厚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让更多的外国人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中国翻译任重道远。结语《天演论》至始至终贯穿和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中国翻译要走向世界就要坚持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精华。借助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基石,英语专业学生们将轻松地在中文和英语之间自由转换,作家们将会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翻译家们将会更好的发挥桥梁作用,这是中国翻译、文学及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作者:王婷 翟红梅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传统文化研究及借鉴意义综述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327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文苑》 《数学研究》 《黑龙江造纸》 《河北工业科技》 《音乐生活》 《小说评论》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中学语文教学》 《就业与保障》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