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下的楚舞研究

时间:2017-01-24 09:47:43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随着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大高校深入开展。本文从楚舞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依据、楚舞形成的文化背景、楚舞的形态风格特征;探讨在当代怎样基于文化遗产保护视角看待楚舞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楚舞

一、楚舞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依据

舞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舞研究中无论是具象性还是抽象性的舞蹈遗存都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具象性的舞蹈遗存主要是指出土文物中以石刻、玉雕、塑像、绘画等方式遗存下来的有关舞蹈形象和场景的图像,另外还有戏曲舞蹈、民间舞蹈中传递出来的遗存信息。抽象性的舞蹈遗存是指诗词曲赋、史书典籍等历史文献中遗存下来的关于舞蹈形象与场景的文字描述。楚舞的“复现”不同于“再现”,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被完好如初或绝对无差别地复制或再现,社会现象和精神思维现象更是如此。在发现并重新解读舞蹈历史遗存现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创造性地将静态的历史材料鲜活而直观地呈现在舞台上的楚舞复现作品是对楚文化精髓的传承与继承。楚舞的研究有利于保护和发展荆楚文化,为楚文化的定位起到推动作用。楚舞蕴含的人文财富和文化精神,是对其保护的核心,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心。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楚舞作为人类自然和社会活动的历史遗存,无论是在精神领域还是物质领域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一定的历史现象,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水平,它的价值和作用是永恒的。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增强民族自信。

二、楚舞形成的文化背景

楚舞在楚文化中孕育而生,伴随多民族相互共通的生存环境、多民族思想意识的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原文化与长江中游流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楚文化艺术》一文中有这样描述:“楚,既可作国名,又可作族名。楚人认为颛顼帝高阳氏是他们的先祖,老童、祝融是远祖,鬻熊是始祖。西周初年熊绎被封为楚国国君,公元前223年楚为秦国所灭,立国约八百年。”由此可见,楚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楚舞文化底蕴深厚而宽泛。其中以凤鸟文化、巫觋文化和水文化为其重要代表。《楚辞》被称为浪漫主义的源头,楚人浪漫而多情。在古代文明中,对图腾的崇拜楚人偏爱凤鸟。随着氏族的出现,信仰活动的增加,氏族长承担的宗教事务繁多,对于其他实务难以监管,才出现了专门的巫。《说文》中记载道:“觋,能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上古时期的巫,楚人称之为灵。在《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九歌﹒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烂昭昭兮未映。”中记载逢年过节的盛典时,楚人会穿上艳丽的服装纵情歌舞。巫风造就了楚浪漫的风情。为了抵御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改变落后的社会形态,楚人用狂热神秘的巫术、宗教神话来表达对自然万物的困惑。“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正是这种重视与神的情感沟通,较少的受宗法制度的理性束缚,才造就了楚人率真、热情、奔放的性情。在现代影视作品《芈月传》中,楚国接待秦国提亲的宴席中上演的《祭少司命》舞,就呈现了一段典型的楚国宫廷乐舞。表现了楚舞以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虽然无法确认这是否是历史上真实的场景,但是在这样的现代复现作品中,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楚乐舞的独特魅力,以及当时巫觋文化的深远影响。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楚地多水,楚人爱水。在屈原的《九歌》中祭祀水神的就有三篇《湘君》、《湘夫人》、《河伯》。古代乐舞种类繁多,其中长袖舞以楚舞最为广泛,利用长长的袖子模拟水的形态,常常运用“S”型的身体形态或步伐路线,这些特征的形成与长居水边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三、楚舞的形态、风格特征

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鼎盛时期的楚文化与早期的楚文化判然有别。早期楚文化带有明显的华夏文化胎记和原始的南方巫风,但是到了鼎盛时期,楚文化既摆脱了充溢于中原的纯粹理性的束缚,又没有被风行于南方的巫术引向粗野、低级的宗教狂热,逐步形成了追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浪漫与现实高度结合的美学特征,这对楚舞的形态、风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根据可查阅的关于楚舞的研究成果来看,楚舞的形态及风格特征被广泛认同和推广的结论,归纳出来就是如下几种:(1)长袖细腰、飘逸轻灵;(2)“偃蹇”“连蜷”、柔和急速;(3)曲折多弯、热烈奔放;(4)自由浪漫、神秘开放。舞姿形态及风格特征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是从文物、古籍中搜寻而得的结论,有待做进一步的考证。由于时代久远,仅存舞蹈遗存较少,我们无法窥见楚舞整体的历史风貌;当代人对历史遗存的解读存在着个体差异,对有限的历史遗存所提供的心血挖掘不够。考证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是巨大的。特别是有些研究者根据汉唐时期的文史资料推测出楚舞的遗风遗存,这样的推测显然表明主观的考量成分比较重,仅仅作为一种参考会更恰当。凭借文史资料为依托,结合现代审美大胆创新创造的活动才是值得推崇的。楚舞是否具有汉唐舞那样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学者的共同努力,经过长期不懈的考证才能有比较正确的成果。是否有必要将楚舞研究发展成为像汉唐舞系那样的古典舞研究路线是值得商榷的。个人认为,深入挖掘楚舞的传统性、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结合现代艺术手段,创新创作舞蹈作品,为楚舞元素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做些实际的研创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但盲目的刻意模仿或肆意臆造楚舞舞目也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保留住楚舞文化中的经典是传承的基础,正确认知文化的真实性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

四、同名舞作《激楚》的古今异同

1.激楚的释义为:①古代歌舞曲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鄢郢缤纷,《激楚》《结风》。”颜师古注:“郭璞曰:‘《激楚》,歌曲也。’”《蓬莱驿夜宴醉后赠别》诗:“起舞《激楚》歌《采莲》。”②形容音调的高亢凄清。《楚辞•招魂》:“宫廷震惊,发激楚些。”王逸注:“激,清声也。言吹竽击鼓,众乐并会,宫廷之内,莫不震动惊骇,复作激楚之清声,以发其音也。”后亦用为愤激悲楚之意。我国自上古以来,诗、歌、舞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激楚》在战国时期是楚舞舞曲之一,与《结风》《阳阿》并之。在屈原《楚辞•招魂》中这样描写:“竽瑟狂会,搷鸣鼓些,宫廷震惊,发激楚些。”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激楚》,楚歌舞之名,其节最为漂疾,故众音竞作,至于宫廷震惊,以发起而助之也。”由此可见古时舞《激楚》时,节奏热烈奔放、激情宣泄,迷狂的原始艺术遗风浓郁而激烈。2.现代群舞《激楚》是由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编创、表演。该作品以楚地浓郁的楚文化色彩和巫觋文化元素为创作依据与来源,大胆地进行艺术想象与加工,运用富有楚时期特色的音乐,将楚人浪漫多情的天性,神秘的神灵崇拜习俗表现得淋漓精致,运用丰富鲜明的现代舞蹈语汇,结合楚舞元素,试图复现楚舞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部作品对楚舞的研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群舞《激楚》是对楚舞复现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宽大的单边长衣袖设计别具一格:既保留了楚舞长袖的特征又与现代时尚气息显著地无袖设计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更能迎合现代审美要求。神秘的面具设计尽显巫觋文化的遗存,楚文化元素巧妙地溶于其中。在高潮舞段的设计中运用快速的“S”型群体队形的变换体现了楚舞对水文化的沿袭。现代编舞手法结合楚舞的文化元素,虽然无法臆测楚舞的原始风貌,但是这样的舞作,无疑是符合现代审美的,同时也体现出编创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古今同名舞作《激楚》都体现了创作者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追求、浪漫与现实高度统一的思想境界。楚舞文化的精髓来源于楚文化的精华,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看可以归结为:即不惮躐等破格的进取,不分此畛彼域的开放,不厌追新逐奇的创造。尤其是“不厌追新逐奇的创造”精神是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弘扬和继承的。

五、结语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楚舞研究应该具有时代性,遵循时代发展的需求及规律,有选择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创新性,延续楚舞之根本,结合现代元素及手法创造出即具有原始风味又有现代意义的全新作品;还应具有民族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于本土文化的追溯与学习,始于对故土的浓浓深情,发芽于孜孜不倦的求索。正如屈原的《离骚》中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费秉勋.楚辞与楚舞[J].古典文学知识,2000(5).

[2]刘玉堂.《楚舞浅谈》[J].文史杂志,1989(3).

[3]张玉玲.楚舞研究及其当代创作评述[J].三峡论坛,2012(3).

[4]杜鹏.论楚舞历史文化成因及其艺术特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1).

[5]李倩.楚乐舞研究[J].江汉论坛,2002(12).

[6]梁思思.从舞蹈激楚探寻楚舞的古典形态特征[D].北京舞蹈学院,2014.

[7]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潘佳红.《楚文化艺术》.豆丁网.[9]《独特的舞蹈艺术之“楚舞文化”》,中舞网.

作者:查贝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文化遗产保护下的楚舞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444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通信工程师论文 四百大妈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 《电气开关》 《中国文化研究》 《兰州商学院学报》 《大众汽车》 《领导文萃》 《微电子学》 《企业导报》 《湘潭大学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