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课程以证代考研究

时间:2017-01-24 11:11:40 来源:论文投稿

1对学校产生的影响

对学校而言,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的改革,一则,可以让有足够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免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有限的教学资源,解决师生比过高引发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二则,通过该课程“以证代考”的探索,为其他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示范和样板,为各职能管理部门适应教学改革、调整业务流程和完善管理制度积累了许多有用的经验;三则,通过“以证代考”提高了学生的持证率[5],加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打下基础,例如,在2012—2013学年,参加试点后的国际商务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持证率达到62.3%,比上学年的33.1%提高了29.2%;四则,推动信息技术系加强与广东省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联系,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开拓了教学改革与科研的视野和思路。

1.1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对教师而言,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的改革,一则,可以实现课程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做到考核标准统一[6],并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量化考核和评价;二则,通过实施标准化测试,减少了以往考核方式中试卷重复率高、手工改卷工作量过大、泄题风险和学生作弊等弊端;三则,通过参与网络课程的建设和使用教学平台的在线测试,加强了对学生平时作业的辅导和答疑,更能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四则,通过开展社会调研和分析,教师了解了各行业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教师通过走进企业,提高了主动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变化的意识和参与课程教改的积极性。

1.2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对学生而言,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的改革,一则,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能申请免修,提供了修学其他课程的自由和学习的机会;二则,对于不能免修的学生则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检验了自己的真实水平,进一步认识课程学习的必要性,有效激发其学习动机;三则,学生通过参与基于课堂面授和网络学习结合的混合学习,改变了学习方式,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界限;四则,学生获得等级证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2改进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解决情况

开展“以证代考”教学改革的初期,主要遇到的困难有以下几点:国家考试政策变化,考试平台和教学环境改变;考试运作经费不足,管理制度有制约;增加了教务处和各系的教(考)务管理工作量;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与原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重合,增加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运维压力;个别系的主管领导、学生和任课教师对“以证代考”在思想上有抵触;考试本身侧重单个知识点的考核,对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支撑不足。通过试点和逐步推广,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笔者所在的教师团队逐步改进“以证代考”的具体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困难,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做法。

2.1主动适应用国家考试政策变化,加强课程改革和资源建设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要求,201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开始从WindowsXP+Office2003转用Windows7+Office2010,广东省考试管理中心同时也升级了考试环境。此政策的出台要求课程重构教学内容,升级软件版本,对师资培训、教学内容、设备更新、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增加了实施“以证代考”的难度。为此,学院和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公共教研室在教学环境建设、科研课题立项、网络课程建设经费拨付、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大了课程建设的投入和保障力度。

2.2促进学院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提供教学改革环境

在学院管理层面,学院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单独列入创新学分制度,对适用的证书类型和学生免修免考条件做出明确规定,为“以证代考”打下基础。为解决在改革试点初期遇到的经费管理和使用问题,由教务处将考务费用列入年度预算,配合财务处完善经费创收和使用办法。在系部层面,信息技术系在二级管理分配制度允许的条件下保证考务工作人员的加班费用。这些配套管理制度的完善,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3多方协作和支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

开展“以证代考”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由于学生在持证后可以申请课程免修或免考,给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课系部和任课教师带来了关于教务管理、教学工作量统计、成绩管理、设备运维等方面的管理问题,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实践表明,这些问题的解决均依赖于学院内部多方的紧密协作和政策支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是“以证代考”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

2.4正确引导不同学生,建立必要的辅助机制

对于已通过前测并申请免修课程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他们申请旁听感兴趣的本系或外系开出的其他课程,拓展个人学习领域,有效利用学习时间。

2.5对个别专业的学生不强行推行“以证代考”

根据调查分析,个别专业的学生,如艺术类(音乐、舞蹈、美术)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固有的特殊性,这些专业的主管领导、学生以及一线任课教师对“以证代考”是否适合这些专业存在争议。最终,学院决定这些专业不强行推行“以证代考”。

2.6适应考试机制,坚持项目化教学,开展考前辅导

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均比较侧重对知识点和具体操作的考核,也有着部分考点过细过偏的不足,与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流行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差异,以致曾经出现过部分学生平时项目作品完成情况很好而考试得分不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程教学团队加强了课程的学前指引,课前让学生在网上自学项目所需的各个知识点,观看操作流程视频,课堂面授环节坚持项目化教学,并在考试前两周开通测试模拟训练系统,加强考前辅导,提高学生的通过率。

3结语

应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务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全面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工作,是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主动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和市场人才技能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

作者:杨伟杰 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更多通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计算机课程以证代考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472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 华北煤炭医学院官网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比较法研究》 《系统科学学报》 《当代石油石化》 《广西地方志》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内科理论与实践》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 《田径》 《计划与市场》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