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教学中应用研究

时间:2017-01-25 07:47:10 来源:论文投稿

一、《国际贸易》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课程具有内容广、难度大及理论实践性强等特点。一般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形式较为单调和枯燥。传统《国际贸易》教学以“粉笔+黑板”为主,虽然多媒体早已进入大学课堂,但部分课件仅是将黑板内容搬到了多媒体上,有些课件内容是大量的纯文本堆积,部分教师由对着课本转向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还有一些课件配以较多的声音、动画与视频,殊不知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听觉、视觉疲劳,因注意力分散而忽略了知识重点。2.以教师为中心,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其缺陷是过于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热情。这种被动“填鸭式”教育造成学生多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对知识没有充分理解,遇到实际问题仍然束手无策,导致学生对该课程逐渐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3.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国际贸易》作为一种偏理论的课程,其实践性也很强,既懂经济学理论,又懂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最受欢迎。但国内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很多教师没有做过相关实务,给学生上课就只好侧重于理论知识和贸易政策的解释。一些学生在开课之前,对《国际贸易》寄予较大期望,期许能从中学到实用性知识,但在后来的学习的过程中,却发现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去。学生感觉不到课程的有用性,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愿。结果是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不买账。

二、《国际贸易》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案例教学法已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该方法看重的是案例分析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强记案例内容,或寻找最终答案。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学生是参与者,是教学的主角通过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自由的空间发挥思考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1]。(二)《国际贸易》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1.案例教学法是《国际贸易》课程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课程本身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很多国际经济现象如国际分工、绿色壁垒、反倾销等均能在国际贸易中找到理论依据和政策来源。案例教学法是“授之以渔”的教育方法,便于教师将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进行简单、抽象加工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2.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学生越多地参与课堂讨论,他们接触的知识就越多,理解就越深刻,知识掌握的越牢。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气氛。特别是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多角度地进行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现代教学理念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学生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一般以简单记忆为主,并不太明白这些理论的内涵,由于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假设过多,不容易在现实中找到完全对应的案例。因此,在分析现实社会的案例时,学生通常不知道应该运用何种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现象。但是案例教学法倡导的是发散型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因此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国际贸易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要求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能够精心组织与引导掌控。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更加关注国际经贸方面的最新信息和案例,从而通过案例教学,使教师到达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国际贸易》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制约因素

(一)教学案例方面的制约要在课堂上成功地使用案例教学法,选择合适的案例是首要条件。但是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使得案例法的推广受到一定限制。以前,《国际贸易》教学使用的案例多来自于欧美国家,由于政策、法律、文化等差异,这些案例通常不适合中国的现实。如今,部分教材开始使用国内案例,但有些大案例因为太过繁杂和缺乏时效,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还有一些较小篇幅的案例,虽然满足了时效性,但由于缺少系统加工,案例内容不完整且没有深度,很难作为开展案例教学讨论的材料。(二)教师方面的制约1.认识上的制约。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国际贸易案例教学实施模式,部分教师在选择案例、教学准备、教学实施等环节时比较随意。有的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无非是在讲完书本内容后,拿出一小段时间让学生讨论一下,作为课堂知识的一种补充,或只是为了增加讲解的趣味性。结果案例教学演变为“一言堂”或只是对学生的简单提问,难以使学生变成教学主体,也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精力上的制约。与传统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包括课前准备、课上讨论以及课后总结都费时费力。在设计案例时,教师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诱导性的案例。如果课堂讨论时,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就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三)学生方面的制约1.基础知识衔接断档,学生学习难度增大。《国际贸易》课程理论部分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政策的福利效应分析等,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往往是先修课程。但在实际学习中,受课时限制,有些西方经济学知识并没有传授给学生;考试后学生也没有再复习巩固,导致一段时间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模糊甚至遗忘;有些专业把《西方经济学》列为双语教学,教学效果却不佳,最终学生英语也没有学好,该掌握的经济学知识也没有掌握,并进而对所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内容感到难以把握。2.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参与。由于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习惯了在学习上过度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部分学生对案例教学法不适应,课前不做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课上不敢、不愿或不好意思发言和参与讨论,课堂冷场的局面时有发生。另外,部分学生本身对理论课没有兴趣,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用不到这些理论,对案例教学也缺乏热情,这都制约了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和教师的积极性。

四、提升《国际贸易》案例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其它教法的关系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案例教学法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切忌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对立起来。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国际贸易》教学内容都适用案例教学法,对一些理论知识,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理选择案例,做好案例总结教师在选择国际贸易案例时要考虑到案例的典型性、针对性及时效性,既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要注意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案例,尽量选择第一手案例资料;另外,编写案例要注意规范性,要便于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设置应经过深思熟虑,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并且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案例涉及的内容不宜过多过细,否则容易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而无所适从,影响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讨论。[3]对案例的总结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案例教学的后期,教师要进行总结述评,指出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恰当等。总结通过案例教学,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三)精心组织现场讨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案例教学法的初期,可能会出现学生不适应情况。如部分学生仅充当旁听者,不积极参与,走过场,有抵触情绪,或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导致气氛紧张等。此时,教师要注意掌控课堂氛围,进行正确引导,对学生的参与给予积极肯定,帮助其树立信心和兴趣。另外,教师可将其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使学生重视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讨论和课后的总结。改变过度强调卷面考试成绩的课程考核方法,加强对课堂参与情况的考核力度,把课堂表现与期末成绩挂钩,在对课堂踊跃发言,积极讨论的学生进行合理有效地激励后,案例教学的优势与良好效果必然会逐步显现。教学实践表明,在《国际贸易》课程中采用案例法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表达能力、自信心等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应用于国际贸易教学中,并且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王丽辉 单位:许昌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国际贸易教学中应用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869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经济增长 教育论文投稿

相关论文

职业卫生与病伤

原创资讯2017-01-07 09:07:15
相关学术期刊
《党史研究与教学》 《家具》 《右江医学》 《数学大王》 《发现》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铁路采购与物流》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与实践》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