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时间:2017-01-26 01:20:20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现代人生产生活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成为当前流行的新兴传播手段,不仅使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变化,对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学生认知、教育模式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广大教育者应对自媒体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自媒体的含义着手,对当前自媒体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利用自媒体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研究

广大高校肩负着培育具有爱国主义思想与情怀的有志青年的重要任务,而当代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更是推进我国时代变革发展的接班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意识、思想、责任并且能够自觉做出爱国主义行为的年轻血液。然而,当前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自媒体环境的影响下,由于教学理念落后,方式单一,未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等原因,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正视自媒体,对其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与分析,在积极利用自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教育策略,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一、自媒体概述

自媒体(WeMedia)即基于网络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为广大受众及个人提供普泛化、私人化以及自主化的各类信息资源的一种新兴媒体传播途径。自媒体平台作为不同用户分享、公布、传播各类信息的载体,营造出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氛围,使得社会上不同的声音都能够被传播,人们对各类资讯的辨别能力更强,并且能够利用自媒体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如微博、个人博客、微信以及贴吧论坛等等。

二、自媒体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带来的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是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信念,并自觉做出爱国主义行为。然而,自媒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爱国主义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首先,从大学生的认知角度分析,自媒体网络环境中的各种舆论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及价值观等造成了很大冲击,甚至弱化其爱国主义思想。一些不法分子企图歪曲事实,扭曲社会重大新闻事件的真相,肆意宣传反动言论,利用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散播反党、反社会的恶意思想,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受到干扰。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有限,还正处于学习与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阶段,思想情感还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自媒体所带来的海量信息资源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其内容包括各国家、民族的各类信息,这对大学生的地域观念以及民族意识也造成了影响,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制约[1]。其次,自媒体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全新、便捷、多样的信息渠道,使其能够自觉对各类社会信息资源进行了解和获取,好奇心旺盛、求知欲较强的大学生群体在自媒体开放式、自由式的传播途径引导下使其转变了以往被动依赖教师的地位,主动、自发地对各类社会新闻、事件等进行分析并发表看法。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微博这一自媒体的使用率达到了97%,热门话题、朋友动态以及话题讨论等都是大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在这种开放、自由、互动的信息交流环境下,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直接的冲击。教师不再成为自媒体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也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相对来说教师的权威性也受到了影响,使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降低。最后,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自媒体最显著的特征即为大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双向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信息传播形式被打破,学生在自媒体氛围中,可以自主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资源,并形成具有较强自我意识的思想体系,进而对知识信息的选择与获取更具自主性。同时,自媒体还为大学生创造了发表个人观点、意见的自由平台[2]。这种情况使得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教师以及主流思想的影响程度被弱化,这对爱国主义教育十分不利。

三、利用自媒体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对策

(一)持续地改进教育理念,科学地把爱国主义教育与自媒体结合起来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种自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虽然对于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但同样这也将是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提升、改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机会。自媒体自身具备着良好的互动性以及快捷的“点到面传播”的特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可充分地发挥出自媒体自身的优势,并且自媒体的互动性与快速的传播方式也有助于将爱国主义教育向平等化与良好的互动等方向进行改进,打破以往单调的课堂讲解形式。教师应当抓住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的这一特点,积极地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各种形式且多元化的探讨、交流活动,用主流、正确的理念指导缺乏人生经验的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爱国主义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依靠博客、微博、微信群、QQ软件以及各大网络论坛等形式,进一步地扩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各网络平台上正面、积极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由、平等的交流活动,并切实有效地把爱国主义教育与自媒体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3]。(二)在自媒体背景下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教师应当通过自媒体,将爱国主义观念落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步。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教学形式中作为教育活动的发起者,教师并没有失去其主体地位。在通过自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需要改进自身的教学手段,以符合新的教学环境的相应要求,并持续地提高自身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教师可注重锻炼、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与现代化的电子课件制作技术等教育技术能力,达到更加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国情感的目的。同时,教育管理机构与各高校也应当按照具体的教学情况,主动地建设好相应的自媒体互动平台,来充分地发挥出自媒体互动平台的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此外,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认识,做好广大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这样有助于帮助教师坚持自身的先进性,并在教学工作中体现自身的导向作用。(三)持续改进思想政治课程,发挥好其主体作用在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便更好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当根据当下社会热点、学生的生活场景以及学生群体的关注点等方面,及时地更新其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有关的国际争端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4]。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各类言论进行评价与指导,以便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礼。其次,教师必须持续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指导学生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于有可能出现的社会仇视思想等极端思想要及时、坚决地进行遏制,并针对具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再次,教师可凭借自媒体互动平台与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改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将文字、音乐、图片以及视频等等表现形式进行融合,实现多元化的爱国主义教学形式。这样有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爱国情感。(四)建设好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作用随着近年来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快速流行,针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就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为了建设好校园文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当充分地发挥出传统媒介的重要作用,例如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等形式。学校应当及时地针对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报道与讲解,并重点对一些典型的爱国事例进行宣传,弘扬爱国精神,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高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的管理力度,并提高管理水平。高校可在校园网站中设置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块,指导学生学习先进、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体验爱国主义情感。再次,高校可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充分地采用手机这一青年学生十分喜爱的沟通渠道。例如,学校可在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重要节日向学生推送专门的信息,传播爱国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手机,高校可以在短时间内以较小的成本,快捷地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且这样也更具有良好的时效性,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媒体为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优势,如爱国主义知识的传播途径更多,范围更广等,但另一方面也使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开放式、互动式的自媒体环境转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的自主性更高,这在大学生思想意识并不成熟时极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广大教师应积极应对自媒体带来的挑战,深入分析其特征,并及时转变爱国主义的教育理念及方法。

参考文献:

[1]余清臣.公民国家责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J].教育科学研究,2013,(6).

[2]王彦.网络环境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效应及对策[J].理论导刊,2014,(9).

[3]朱磊.微博舆论场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

[4]林松,林艳.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作者:杨琼 单位: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人文社会科学公共教学部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133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管理案例 税收执法督查案例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人大建设》 《广东医学》 《新疆金融》 《陕西林业》 《测绘通报》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东坡赤壁诗词》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南方奶业》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