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实践课程学习研究

时间:2017-02-06 16:17:06 来源:论文投稿

一、主要研究内容

一是研究如何推进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有关“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的意见,充分利用“课程”和“社会”两大资源,建立开展社会实践学习的常态机制。二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如何挖掘和利用校本性、区域性的社会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创新地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三是研究如何通过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参与开放性学习,增强其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本项目研究意义

第一,在小学阶段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是杜威“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最好诠释。两位分别来自美、中的教育家,其教育眼光同时放在了“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上,他们所强调的教育环境和谐发展,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二,“广阔的天地在课外”,社会实践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促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小学生在参与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精神和锻炼出的实践能力,能为自身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教师在参与组织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促进自身的多元发展,有利于学校培养“两专多能型”(学科专长、素质特长并轨,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本单位的研究基础和预期成果

本单位近年来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体验教育活动,提出“体验真实童年,迈向光彩人生”的育人口号。开展全校性的社会体验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态机制。除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纪较小,体验活动阵地主要在校内和家庭外,其他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均可以参加不同主题的校外体验活动。本课题的立项,可以更好地将社会体验教育活动推向深入,也能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校本性和实效性。

(一)研究的工作基础

本单位是一所普通小学,场地较小,生均占地面积不足五平方米。但学校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形成了“小场地大领域”、“小社团大舞台”、“小空间大课堂”的学生课外活动渠道。学校地处广州中心地带,校外实践学习场所较为丰富,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学校班子、教师团队及家长义工们都可以提供有关课程学习的组织和服务。学校还被列为省、市多个科技、体育、红领巾实践活动类的教育基地,学生的课余拓展教育活动有相当好的条件和成绩,具备深入开发、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良好基础。学校近年来和一些校外教育基地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馆、广州市青少年科技馆、广州市青少年陶艺实践中心、广州动物园、广州民间金融博物馆、广州禁毒教育馆、广州海关博物馆、越秀区检察院等,学校和香港多所小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并坚持开展两地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教育资源的利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推进奠定了实验基础。学校近几年尝试推进面向社会的特色社团建设,曾多次有不同社团获得全国少工委授予的“优秀红领巾小社团”、“优秀少先队特色小队”荣誉称号。学校开展特色社团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一定程度上为实施本项目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完善、丰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校外实践学习资源,建立具有校本性、受众性的社会实践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适合、更丰富的社会实践学习项目和内容。预计通过一年的时间,按照各年级学生特点,发展8到10个常态性的社会实践学习基地,让学生在充分学习和体验的基础上,自主参与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自主整理社会实践学习的资料与成果,自发性地动员、影响家长及身边的人共同投入到课外实践学习活动中去。并力求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研究人员的观察、统计、调查、分析等手段,总结出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并于第二年在全校加以全面推广实施。本单位从社会实践课程学习为切入点,其立项基础和实施方向都能紧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除了可以丰富、拓展学校的课程资源外,也能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单位自觉承担其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本研究成果将作为社会实践学习的经验材料,向社区、学区宣传推广,务求有更多的社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对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活动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坚持“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理念,让学生家长在督促、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的同时,自身的学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能得到增强,从而能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真正发挥“三结合”教育网络的作用。

四、研究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一)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在有关开发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的项目内容、资源支持、预计成果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为学校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提供数据参考。

2.行动研究法

根据学校班子成员、教师队伍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组建社会实践学习课程开发团队,力争每名在职教职员都参与到课程开发和之后的课程实施活动中,同时广泛吸收家长志愿者积极参与。研究成员在其中既是参与者又是研究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时跟踪、记录、提炼、反馈,并通过个别访谈、小组座谈、分享沙龙等形式展开充分研讨,为总结实验成果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依据。

3.评价研究法

在整合社会学习资源、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以及阶段性总结的时候,应该以评价研究法来对本课题的实验效果加以评价。本研究拟根据相关理念和标准,设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实践学习课程的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以及效益成果等给予价值判断。

(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该项目的实验范畴和普通意义上的学科课程不同,目的是通过课程这一载体开展社会实践学习,并能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只要我们在开展项目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能把主要思路和方法放在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创新精神方面,我们就一定可以在整个研究的过程都能帮助学生在文化素养、社会视野、实践能力,以及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和发展。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是核心保障。本项目可以让教师通过参与组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拓展教育视野、提升人文素养,使教师在研究课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能更好地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多元素质的发展。

作者:张建军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真光小学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小学社会实践课程学习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431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环境科学 现代仪器分析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建筑创作》 《冶金财会》 《化肥设计》 《科技与企业》 《煤炭科技》 《档案学研究》 《山西林业科技》 《食品与机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世界海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