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时间:2017-02-06 22:04:05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本文对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隐性联系与显性联系进行了论述,阐述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音乐教育能够排除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有助于学生开朗性格的养成,同时能够尽早激发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因此,开展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学生正确构建健全人格的引领。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生;身心发展

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生理、心理逐渐地发育和发展;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文化知识,他们的思维方式得到逐步扩展,在面对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以及升学等方面的抉择与思考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压力。“音乐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隐性联系

音乐课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实践、鼓励创造、强调学科综合等新的教学理念。从中可以发现,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兴趣爱好,开发创造力,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有效的助力。正如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少数伟大的所谓音乐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个孩子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到优秀的程度”。

1.1音乐教育使学生精神成长,排除心理压力

音乐的本质就体现在人与音乐的审美关系中,音乐教育即是审美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要求教师用音乐审美教育引领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和谐发展,提升审美素质,理智地辨别真、善、美,包容他人的缺点与不足。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指导自己的言行,从小加强道德品质的塑造,这种思维的成熟即是精神的成长。在升学考试中,音乐成绩不参与其他文化课的分数角逐,有音乐技能的学生会为个人的综合能力添彩,没有音乐技能的学生也不会在个人成绩上减分。因此,音乐课成为了一项“无压力”学科,通过多种教学内容,如音乐欣赏、合唱、音乐类游戏等引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追捧,教育学生会听音乐、能够理解和向往音乐表达的精神之美。教师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掌舵,把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兴趣与爱好的推动下,主动接近音乐、喜欢音乐、学习音乐。如一首歌曲,学生作为业余爱好,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改编出多种演唱或演奏方式,不需要遵循标准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而改编后的作品,也正是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的展现。

1.2音乐教育使学生人格健康,提高道德素养

每个人的行为与心理都有各自的特征,而这些特征的总和可以称作人格。人格特征的外在表现包括注意力集中,专注地成为一项活动的参与者;能够胜任自己承担的工作,对工作负责;对家人、朋友具有表现爱的能力。人格特征的内在表现包括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看待社会及他人;具有一定的安全感;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很大一部分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尤为重要。通过音乐审美教育,首先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不论学生文化课成绩高低,都会通过听觉在音响中感知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使人在心理上与音响结构产生共鸣。如学生们可以通过新疆歌舞感受到新疆地区的美丽富饶和新疆人民的热情善良,不带着偏见对待新疆同学,通过音乐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平时“成绩垫底”的学生,可以通过音乐特长,在集体活动中崭露头角,找到自信。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作为中小学课堂的教育学科,也可以在课堂之外发挥其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优越性。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一定蕴含着作曲家的意志品质,学生们可以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感受到作品背后的精神召唤,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高尚的情操。如《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唤醒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奋起抗敌的爱国精神。如今这首作品作为国歌,就是要时刻提醒新时代的学生铭记历史,曾经中华儿女的责任是要顶住敌人的炮火,而今的责任是要为国家的政治、科技、军事、经济等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国家强大,社会才能安定,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一部音乐作品,虽然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会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音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分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自觉地运用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学生们在正确道德观的引领下,会辨清善恶美丑,会确立理想目标,会坚定前行方向,会在身体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2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显性促进

音乐是情感和精神的音响表现,蕴藏了人类伟大的人格与智慧。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审美在音乐中体验到欢乐、悲伤、愤怒等不同情感,并与自我内心的情绪相“对位”。内心的欢乐会在音乐中无限放大;内心的悲伤、甚至愤怒也会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得到调节和宣泄。音乐教育是学生排解内心压力、养成良好性格的有效教育方法。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曾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2.1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开朗(良好)性格的养成

开朗的性格表现在思维敏捷、为人乐观、自信,对人热情、喜欢与他人交流,愿意帮助他人,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音乐首先被学生们称之为“课余爱好”,与其他文化学科不同,不存在“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如文艺汇演、才艺展示、合唱比赛、乐队表演、大型团体操等,大部分的活动都是以音乐为主体进行,因此,又可以称为音乐实践活动。学校积极地为学生提供特长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带着兴趣参加活动能促进学生迈开主动与他人交流的第一步。学生的才艺展示会得到观众的支持与鼓励,从而增强了表演者的自信心和继续学习的热情,在得到他人肯定与赞扬的同时也会怀着感恩的心对其他表演者赋予“情感的回馈”。学生们通过音乐实践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音乐教育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心态平和,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勇敢交流,因此,音乐教育是对学生养成良好性格的积极促进。

2.2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是社会各个阶层所需要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从小较少养成与他人沟通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而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就很难融入集体,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格塑造的重要培养时期,也更适合加强对中小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与音乐有关的任何社团组织或大型活动大多以集体为单位,如合唱团、军乐队等。每个团体中的一员,都要抓住和领会音乐中的每一个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进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位成员的配合和坚持。一部完美的音乐作品由多个声部组成,不论演唱或演奏,都需要参与人员在指挥的引领下做到音准一致、节奏一致、强弱一致、情感一致,不能突出也不能落后,每个人既是主角,也是配角。当完美的音响形成时,这种专注和配合会带给每个人满足和快乐,激发出每位学生享受集体力量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就像托尔斯泰曾说:“艺术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个人的离群和孤单之感,就在于使个人和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因此,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中小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他们在共同合作中感受到自我存在感,且整个过程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快乐和满足。

3结语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分支。音乐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心理、智力和体力上的压力得到缓解和宣泄,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可以激发、顺畅、平和人的内心情感世界,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可以为提高国民的艺术素养、完善国民的文化素质结构、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做出贡献。如果说强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就像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的:“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发展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芦元新.论创新教育中艺术教育的价值及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20-121.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沈建军.音乐与科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2001.

作者:宋楠楠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540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张家星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核标准计量与质量》 《南昌高专学报》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木工机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通信电源技术》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山东文学》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