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研究

时间:2017-02-06 23:18:28 来源:论文投稿

1缺乏创新

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增加课堂上机实验课程,旨在加强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2],在计算机上机实验过程中,由于以往的填鸭式教育的模式,教师在上机课堂的教育,教师按照学校专业学习的需求在课堂演示如何进行各种操作,学生在课堂依葫芦画瓢的模仿,学生缺乏创新,仅模仿学习到一系列陈旧的技术操作。在上机实验课程结束后的考核方式也缺乏创新型考核,几乎每年的上机实验结课课题都是一样的,给学生提供了抄袭的可能。在计算机教学的教学中,学校缺乏社会有关方面的信息来源。在一成不变的计算机教育模式下,高等院校的教育不能及时跟上社会需求步伐。社会计算机的普遍,计算机证书的国家考试,非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的不断增强,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自身学习的落后性,使得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水平几乎处于统一水平线。因此引发社会对计算机的供需不平衡。计算机高等人才需求加大,却得不到满足,基础计算机操作人员普遍,社会需求有限。

2对策建议

2.1完善课堂教学的管理

在计算机的高速发展环境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计算机的教材用书以及教师所传授的内容都应该有改革,在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层次上,持续跟进社会计算机的深层次需求。教学内容应该涉及更深,更广的内容,将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在网络课程的开设下应该可以改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

2.2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知,专业的特色,专业的发展前景。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专业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时间投入,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效果。在生源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专业自身的学习困难性,选择对计算机专业有兴趣,或者有天赋的学生,给学生提供完善的专业指导,避免引发从众选择导致的消极性。

2.3强化实践创新

实践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和运用,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在上机实验课程过程中,任课教师在课堂演示应该要起到引导作用,给同学们详细讲解每个复杂步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不能仅仅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样本。教师在上机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计算机实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软件的研发等等。在结课考核过程中,结合最新的实事和应用,更改考核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实行学校与企业合作

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否找到符合企业需求的工作,是全国各类院校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培养的高素质,多技能的人才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由于企业岗位需求和技能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存在,实行社会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和共同研究是必要的,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实行校企合作,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发,提升学生的学习情趣,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作者:褚祝杰 邹信鑫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更多电工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563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金属功能材料期刊 浅谈会计电算化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有机氟工业》 《西部医学》 《开放教育研究》 《福建教育》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草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杭州农业与科技》 《河南电力》 《酒世界》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