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电烙铁的选择、使用说明、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方法、焊接的基本要求、电子元器件的手工焊接、焊接后的处理六方面研究电子产品手工焊接要领的教学要点,以培养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电子产品;手工焊接;焊接质量;可靠性
在电子产品制作时,手工焊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焊接质量好不好,对整机的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焊接不良不仅会给调试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会严重影响整机的技术性能与可靠性。因此,掌握电子产品手工焊接要领对一个电子制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电烙铁的选择
电烙铁的品种有很多种,对不同的被焊元件应合理选用电烙铁,因为能否合理选用电烙铁对焊接质量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烙铁头有弯头和直头两种,当焊接的线路板与桌面垂直时,应选用弯头电烙铁;当焊接的电路中元器件较多较密时,应选用直头电烙铁。对于机壳底板、同轴电缆、较粗导线的焊接,应选用外热式45W~75W的电烙铁或选用内热式50W的电烙铁。对于焊接的元器件较大时,应选用100W以上的电烙铁。对于受热元器件、晶体管、集成电路的焊接,应选用外热式25W的电烙铁或内热式20W电烙铁。
二、电烙铁的使用说明
使用前,要对电烙铁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使用电压是否与电烙铁标称电压相符;电源线是否松动、有无破损,锁紧螺钉是否锁紧,烙铁头是否松动,并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线有无短路、电烙铁是否漏电。电烙铁应保持干燥,不宜在易爆场所、腐蚀性气体、过分潮湿或淋雨环境使用。暂时不用的电烙铁,应切断电源,以避免电烙铁头烧死和电热丝加速氧化而烧断。电烙铁在焊接时,最好使用松香剂,以保护烙铁头不被腐蚀。当烙铁头上焊锡过多时,要用湿布擦掉。
三、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方法
(1)电烙铁的握法。正握法:手柄夹在弯曲的食指第二节和大拇指之间,此法适用于直头与弯头电烙铁的焊接。反握法:就是用五指把电烙铁的手柄握在掌内。此法动作稳定,对焊件压力较大,适用于较大功率的电烙铁(大于75W),焊接散热量较大的被焊件。笔握法:像拿笔一样,动作细微,易疲劳,适用于小功率元器件的电烙铁焊接。(2)手工焊接的基本步骤。将焊锡丝、电烙铁、烙铁架、被焊件等准备好,并放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用烙铁头对焊点和被焊的元件引脚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当焊接点的温度升高到合适的温度后,快速将焊锡丝放到焊接点处熔化。当熔化的焊料渗入被焊的缝隙时,在焊点处的焊锡适量后将焊锡丝往左以45°角方向移走。当焊点温度最适当、焊锡最光亮、流动性最强的时刻,将电烙铁往右沿45°角方向迅速移开。
四、焊接的基本要求
在电子产品的组装过程中,还必须保证焊接质量。(1)焊点的机械强度要足够。(2)焊点导电性能要好。(3)焊点不应有毛刺、空隙。如果焊点有毛刺,将会使高频和高压电路产生尖端辐射和放电。(4)焊点上的焊料要适当。一般以元件引线全部浸没,而其轮廓又隐约可见为宜。(5)烙铁温度要适当。焊接时,一定要等烙铁头的温度足够高,能很快熔化焊锡时再进行焊接。(6)焊接时间要适当。对于印制电路板的焊接,通常以2s~3s为宜。对集成电路及热敏元器件的焊接,不应超过2s,若在上述时间内未焊好,应等该点冷却后重新焊接。对多层等热容量较大元器件的焊接,可控制在5s以内。(7)焊点表面应有良好的光泽。(8)焊接点处应干净、整洁。焊接点表面如有污垢和氧化物,应按清洗对象的不同采用手工擦洗、超声波清洗等。
五、电子元器件的手工焊接
电子元器件按照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插好后,焊接也是非常的关键,元件的焊接顺序是:先电阻R、电容C、二极管VD、三极管VT,后集成块、大功率元件,应按从左到右、先小后大、先低后高的顺序进行焊接。电阻器的焊接:同一规格的电阻器在焊接时尽量使它们的高度一致。电容器的焊接:在焊接时应先焊无极性电容后再焊有极性电容。二极管的焊接:在焊接的时候注意最短的引脚焊接时间不能超过2s。三极管的焊接:焊接的时间不能太长,焊接时可以借助镊子夹住其引脚帮助三极管散热,对于大功率三极管在焊接时还需安装散热片。集成块的焊接:焊接前先确定芯片插装是否插装平整、方向是否正确再进行焊接,可以先焊好两端再进行固定。
六、焊接后的处理
电路焊接完后应进行检查有无虚焊、漏焊、错焊、短路等现象,如有问题要对焊点进行处理。当所有的元件焊完并检查无误后,可用镊子对所有的元件引脚逐个拉一拉,看看有无松动或脱落,注意在拉引脚的时候用力要适当,当确定所有元件焊接牢固后,再用斜口钳将元件的多余引线剪断。
七、结束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日趋集成化、小型化和微型化,印制板上元器件的排列也越来越密集,手工焊接已不能满足高效率和高可靠性能的要求。但在批量少、品种多以及插件元器件并存的情况下,在教学、科研、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手工焊接依然发挥中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孙余凯,郭大民.电子产品制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张玲芸.手工焊接的质量控制[J].电子工艺技术,2010(04).
作者:黄美红 龚姝婷 单位: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