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教育下毕业设计的开放性

时间:2017-02-07 04:06:02 来源:论文投稿

一、毕业设计的现状

(一)“校本情境”的局限

长期以来,毕业设计都是由学校教师命题与指导,依托校内教学资源、按学校计划统一实施。这种“校本情境”模式,是导致毕业设计“执行难”的首因。首先是命题难。由于教师很难在统一的时间提出与毕业生规模数量、质量相当的课题,虚题假做、旧题重做、一题多做导致的抄袭现象便在所难免[3]。命题的职业性、实践性和现实针对性更是无暇顾及。其次是指导难。以生师比为例,2012年全国高职院校的生师比为17.5:1,而按相关统计推算,专业专任教师的生师比为43.1:1[4]。这就意味着每位教师在承担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指导十多名学生的毕业设计,难免力不从心。此外,自2006年全国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加强,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比例从2006年的25.76%提高到2013年的52.8%[5],使校内毕业设计教学资源不断受到挤压。

(二)毕业实习的挤兑

师生双方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度不足。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两个相互独立但都安排在毕业学期的教学环节。由于与就业直接相关,毕业实习更受各方重视,不仅在时间安排上被给予优先权,整个过程的跟踪与监督也有专人负责,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观毕业设计,由于学生已在校外实习,难以真正落实课题,学生与教师的联系互动少。笔者对湖北省高职院校2012年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将近63%的学生的毕业实习从第五学期中段一直延续到毕业,真正按计划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的仅占13.8%,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设计被实习报告的撰写所取代。

二、毕业设计开放性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一)需求背景

随着产业技术升级、产品更新换代步伐的加快,企业不断面临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服务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我国劳动人口总量步入下降通道,“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的情况将成为历史”[5]。大批的企业为找到合适的劳动者,采取了积极开放的人力资源策略,以提前介入学校教学活动,作为其自我宣传、人才前期考察培训等的主要途径,使得学生早在毕业设计之前即开始了职业选择。企业技术服务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多种待解决的应用型课题,其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和渴求,为毕业设计的开放性改革创造了外部环境和可行性;高职院校将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毕业设计开放性改革的内驱力。在此背景下,毕业设计的存废乃至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程度;这种适应,只能建立在开放性机制建构的基础之上。

(二)毕业设计开放性组织管理模式之内涵

毕业设计的开放性组织管理模式兼具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特征。独立性是指教学课程的独立性,即毕业设计有独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方法,须按独立教学环节进行管理和考核;开放性,即面向企业管理运营实际,结合企业的需求,开放性地组织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灵活地组织教学过程、进行开放性管理。这种模式旨在使毕业设计在适应并服务于外部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取得外部资源支持。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实现毕业设计教学目标,又将促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化。

(三)毕业设计的开放性组织管理模式之要素

1.命题的开放性将企业面临的应用型问题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能够从源头保证毕业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与现实针对性。这种面向企业的开放性命题有如下几种实现方式:委托学生实习所在企业为其毕业设计命题;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课题,以增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依托技术服务项目生成毕业设计课题,真题实做,实现技术服务与人才的针对性培养的一体化;通过正式信函主动联系企业,广泛征集课题,建立设计题库。为保证毕业设计课题的技术创新性,课题不得连续使用两年以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对2013年的368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采取了开放性命题方式,课题来源如图1所示。特别要重视的是学生自荐课题。不同于来自实习企业的命题作业,学生自荐课题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而是学生在实习期间逐步生成的,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的、易被忽视的小问题,例如“培养箱中的平皿最大叠放数量”、“流水线上工位整合问题”等。通过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将发现的小问题进行仔细研究,真正解决了一线的具体问题,反映出学生的责任心和钻研精神,更受企业肯定。但由于该类型课程的出现时间不确定,因此更需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性。2.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性企业技术服务需求及接收学生实习的时间、支持毕业设计的时机等,主要由市场需求及企业运营计划确定,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并不一定同步;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的毕业设计,只能分散在校外进行。因此,学生毕业设计时间、地点的安排应具有高度灵活性。可以从第四学期中段,甚至早至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时就开始,一直到毕业之前,什么时间、地点适宜,就在什么时间与地点“分时分地”地进行毕业设计,而不是一定只能在毕业学期实施。毕业设计选题来自企业,解决了课题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问题。但是如果企业的主体身份缺失,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教学意义很可能被弱化。学生即使参与到企业技术改革创新过程中,由于学习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变化,学生难以体会到这一过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只是简单理解这是一项工作,完成就行,缺少总结与提高。因此,在实习企业进行的毕业设计,需要以协议的形式委托企业全程主导,明确企业指导教师人选,同时学校也安排校内教师定期联系学生,进行远程协助。企业愿意藉此考察、培养未来员工,学校也由此将校企合作从简单的人才输送深入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层次,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教学时间、地点及教学主体的开放性所产生的“分流”效果,也在客观上消解了校内毕业设计教学资源不足的压力。3.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的开放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应为体验技术综合应用(或者完成综合性应用项目)过程中的工作思维和方法,其过程意义远大于结果。因此,一定要加强过程管理与指导。建立开放性的过程监控机制,使过程监控不受时空局限,是避免“过程”被虚化、避免整个毕业设计教学陷入混乱的必要措施。构建网络动态信息交互平台,校内指导教师配合企业导师全程跟踪毕业设计过程,实时在线采集、处理与反馈信息,进行远程视频互动,是对毕业设计进行过程管理最有效的方式。毕业设计命题、教学时间、地点及组织形式的开放性,决定了其考核评价的开放性。毕业设计的承担形式不一定是研究性学术论文,不需要严格苛求学术论文结构的完整性。应突出命题方的要求,特别是企业的主体参与,才能真正评价其职业性、实践性和现实针对性;由于毕业设计时间和地点的发散性,相对分散的甚至是远程的视频考核,将取代校内现场集中考核(答辩)而成为毕业设计考核评价的主要方式。4.保障措施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性,使毕业设计不再是一项固定学时、固定学期的教学安排,而是一项年度性的教学工作,需要建立专门机构来承担日常组织与管理任务,如组织课题申报与评审、组织教学及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相关各方联络与协调、资料收集与管理等;还需要以制度的形式来规范各项工作的程序、规则和方式方法,明确各方权责与激励措施等,以保障毕业设计以开放性的模式有序运行。实践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于2012年开始试行毕业设计模式的开放性改革,2013年全面实施。当年62%的学生严格按教学目标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源于企业的课题占总课题数的86.2%,其中14%的课题转化为新的企业技术开发项目。

三、结语

我们以毕业设计作为代表,分析其面临的困境,提出建立开放性的组织管理模式创新这一解决方案,不仅因为该教学环节自身的重要性,更是因为在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还有一些教学环节可能面临和毕业设计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如生产性实训、毕业学期的课程等。构建开放性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使校内教学活动成为多元需求结合、校企合作深化的载体,既是自身的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的本质使然。毕业设计开放性组织的管理模式的广泛实施,在企业界培育共识和习惯是关键。由于该教学活动的实施符合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技术进步需求,具有现实可行性。采用何种政策的宣导和推广,促进同行共同实践,形成新的校企合作途径,这是本研究后续工作的重点。同时,开放性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能否应用更多的教学环节,也值得通过进一步的实施案例来进行探讨。

作者:尹吉吉 卢洪胜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校企合作教育下毕业设计的开放性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653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淮海工学院学报 文体用品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农业与技术》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广播电视信息》 《城市发展研究》 《江苏煤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血栓与止血学》 《清华法治论衡》 《数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