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农业信息化论文

时间:2017-02-07 08:26:21 来源:论文投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甚至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美国作为世界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一大国,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农业信息化在信息技术和市场高度发达的支撑下,得以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协调同步发展[1]。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美国农业科技信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主要依托于教学科研机构、当地大学、地方农业推广中心及公司来完成[2]。美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主要是通过千方百计扶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策略使本国农业和农民间接受益。从发展水平方面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技术正在快速步入新的阶段,通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从农业信息采集到加工处理,最后到对外发布,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独立的农业生产过程、单一的经营环节或某一有限的区域内,而是往横向和纵向同时扩展[3]。国外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专业化、信息的集成化、多媒体的自动化和普及化等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发展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农业信息化影响并决定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未来发展方向,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表现在农民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信息观念肤浅,相对落伍的农业设备,同时也表现在缺乏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其中农民迫切的信息需求和信息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则在农民需求信息资源上实现对接,将高校图书馆内部大量的农业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用以解决农民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信息需求是优化资源配置,将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可行之路。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高校图书馆与农业信息化相结合将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信息优势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和农民信息意识的觉醒,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格局。为解决农业信息需求的复杂化,政府加大对农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在服务上,呈现出多渠道、多手段、多模式的发展态势,整合社会力量,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二、高校图书馆独特的资源优势

(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深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政府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的加大。高校图书馆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得到大力的提升,各种设施日益完善,学校师生以及社会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当地农业,农户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查询相关的农业生产文献,并将文献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

(二)大量的馆藏资源信息

高校图书馆收藏了丰富的中外农业图书和相关的报刊杂志。这些书籍信息数量庞大、内容齐全、品种多样。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电子信息资源也日益丰富[4]。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采用多样化的信息咨询形式,将这些丰富的知识向农村推广,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必将受到农村的欢迎,为农民所接受。

(三)专业的馆员教师队伍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高校图书馆工作教师78﹪以上具有本科学历,30﹪以上具有硕士学历,60﹪具有图书馆相关专业的人员[5]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整支队伍综合素质较高。高校图书馆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发达的网络资源、精确的检索技术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而图书馆馆员队伍能够胜任农业信息化的需求。另外,高校图书馆历来非常重视馆员素质的培养与教育,通过培养和培训,使得图书馆员在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推广方面拥有方法上的优势。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计算机专家和网络工程师人数也非常巨大,使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服务上有着人才保障。

(四)国家政策的扶持

1996年我国开始进行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1998年中国数字图书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到2001年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总投资已超过1.9亿元。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图书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不仅在高校中快速建设,也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为社会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特别是对社会农业数字图书馆建设可以提供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农业信息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教育目的和作用的进一步延伸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收藏的资源信息,不仅仅为满足广大在校师生的文化需要,更应该将其职能扩展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第一条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6],所以高校图书馆就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将服务延伸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中。

1.建立高校图书馆与“科技图书下乡”的资源共享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读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在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将科技含量高、时效性强的科技图书资料等及时传递给农户。同时可以利用网络传输、信息检索等方式,将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以及当前某一类农作物虫害预防措施等信息,在第一时间里被农户所掌握,使他们在家中就可以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

2.通过在校学生的培养来传递农业信息知识在校学生一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熟知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农作物种类,农户需要什么科普知识,他们作为知识的启蒙者,承载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的重要作用。学校图书馆可以面向学生开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专题讲座或专门书库区域,学生可以利用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及新技术、新成果带到农村,同时将农村急需的信息反馈回来,可以使学校及图书馆做到有的放矢的服务[7]。

(二)整合信息资源,准确为农户提供信息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的生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获取农业信息途径之一,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气候等状况,针对农户所需求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详细分类,准确地为农户提供所需信息。

(三)利用优秀的教师队伍,针对农户缺乏的问题开设专题讲座

高校拥有各个不同专业的教师,他们深入研究其领域内的实际问题,深耕自己专精的学科,有着丰厚的实践经验。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这些优秀教师定期步入农村开设专题讲座,为农户解决他们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又使这些老师自身积累更多的经验,为其以后的研究课题提供重要数据[8]。

(四)提升高校图书馆咨询教师的整体素质

数字图书馆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高校,而在这种发达网络环境下成长的高校图书馆,它的结构模式、服务方式必须在传统的模式下进行转变。所以,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灵活地运用信息检索技术。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能力,为农户所需的信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准的服务。

(五)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建立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网络信息资源,根据农户所需要的实际问题,采集重要的文献信息并加以专业化的组织和管理。同时在内部网站建立一个专家咨询服务平台,实现远程协助或者在线咨询服务。专家的解答与建议,是农户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专家不可能第一时间赶赴农户家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咨询服务平台,专家可能通过远程协助等方式及时准确的解决存在的困难。

(六)培养农户信息咨询的意识,增强农户文化素质

目前,我国农村绝大多数的农户文化水平比较低,信息咨询意识较低,这就导致他们始终坚持自己以往的经验,从而放弃对先进网络资源的利用。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农民走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培养他们具备过硬的文化素养。提高农民素质能够促进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又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收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激发农业的活力,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农业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全方位的支持,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应该随着信息飞速发展的步伐,充分挖掘自身的有利条件,不断更新理念和思路,开辟一条适合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道路。

作者:庞建宝 邓长辉 郑清 林子俊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图书馆农业信息化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733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毕业论文写作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农业部北京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医教育》 《小溪流》 《化学传感器》 《石化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当代商报》 《四川林勘设计》 《延边党校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