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与实践

时间:2017-02-07 10:50:38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给高等教育院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文章将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校党建;新媒体;研究;实践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先后创建了党建专题网站,以加强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互动,提高党建思想活动的实效性,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

建工作的现状及成因高校党建工作的工作方法、方式相对滞后,这对高校党建工作透明度的进一步提升、党内民主的继续发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的党建专题网站的数量仍然较少,网站更新速度仍旧较慢,形式较为单一,信息容量非常有限。这都是高校党建机构对新媒体认识和运用不够的表现,是由于党建工作较为封闭造成的。在实践操作中,党建的很多基本工作在形式上仍以传统的工作方法为主,导致党建工作的创新不足,进而也很难满足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党建工作人员的新媒体技术素养有待提升。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党务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相对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言仍旧相对滞后。尽管大部分的高校党务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和党建工作经验较强,但是,他们对新媒体技术的认识水平仍较低,甚至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操作完全不熟悉,对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党建工作的信心、能力和动力不足。新媒体信息的监管不足。这仅仅是国内的情况,海外的网络信息数量更是庞大,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欧美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和新媒体技术优势,利用网络便捷性和隐蔽性,肆意向我们宣传西方文化理念和意识形态,不断同党和国家争夺高校青年群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混乱。而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信息技术普及和运用还不完善,覆盖和监控范围仍较小,对各类不良信息的屏蔽、鉴别能力仍有待加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实践

1.高校党委应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新媒体发展理念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提升,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网络使用率已超过99%。特别随着网络的升级换代,高校青年学生只需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便可接收海量的信息。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党务受地域和空间的约束越来越小,电子党务逐渐向互联、互助的方向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党委必须重视新兴媒体的应用,树立正确的新理念,活学活用,积极推荐先进网络平台的搭建工作,拓展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坚持体现党的先进性,不断提升党建机构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积极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作模式。

2.借助互联网监督高校的党建工作

网络科技信息、教育信息、行业信息、文化娱乐信息和新闻信息等正越来越朝着系统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除了要加强新媒体党建技术团队的建设,让他们在党建新媒体管理中充分发挥引导宣传、监督管理和决策领导的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作水平;还需要做好媒体的监督管理工作,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监督党员的工作活动,以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3.强化高校党务工作团队建设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高校党务从业人员对新媒体的认识和关注相对欠缺。但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又非常强大,因此,高校党务机构必须加强新媒体管理平台的建设,努力构建一支数量足、结构好、门类全的人才管理团队,尤其是要重视对人才的吸引与引进工作,以确保新媒体高校党建平台的良好运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和挖掘党建工作中信息网络的积极作用,丰富党建教育内容,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提升党建工作的教育效果,对于高校党建工作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庆波,谢正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

[2]杨竹芸.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面临的变革及应对路径[J].理论观察,2016,(1).

作者:刘颖 张春梅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与实践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778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创业理念是什么 大气科学学报

相关论文

柴油机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21 12:07:48
相关学术期刊
《中外食品加工技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国电业》 《中国实用医药》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犯罪学论丛》 《中国农村观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