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获奖作品作者特征比较
1.年龄特征
笔者通过比较发现,中美两国获奖作者的年龄以40~49岁这一区间居多,占各自国家获奖总人数的比例为30.61%和38.1%,说明这个年龄区间是儿童文学作者进行创作的黄金时期。不同的是,中国获奖者的队伍结构更为年轻化,获奖者中,年龄低于30岁的三人均为中国作家,而美国作家则以中老年人为主力(见图1)。这一现象与我国鼓励青年作家的政策不无关系,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专门设立了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以鼓励文学新人。
2.性别特征
图2显示的是中美两国获奖作者的性别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两国的差异非常明显。中国获奖者的男女差异不是很明显,都接近一半的比例,这与我国作家整体男女比例平衡的情况一致。而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家中,女性占据了绝对优势,比例为69.05%,是男性作者数量的一倍多。在美国文坛上,女性作家一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早在19世纪,由于传统的男性作家或是看不起或是不适应为青少年读者进行创作,出版商们不得不从女性群体中寻找,而女性作家对孩子天然的亲近感、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夸张的描写都能很好地与儿童文学相结合,这给女性作家提供了绝佳的成长契机。加之美国有着子女成家立业后单独居住的社会风俗,祖父母抚养孙辈的情况并非主流,这使得美国中老年的女性作家有更为充裕的个人支配时间。在众多的创作主题中,家庭始终是美国女性作家关注的核心,她们不仅以此来表达女性不只是家中相夫教子的角色,还可以融入社会有所作为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她们希望通过作品中记录的国家习俗、礼仪、性质和面貌,在年轻的读者面前树立起一个典范,帮助他们成为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国家公民。[3]
3.职业特征
根据中国作协及纽伯瑞奖官网、作家个人主页、维基百科等渠道了解到的情况,笔者发现中美两国获奖者在职业构成上的情况比较一致。大部分获奖者目前都是专职作家的身份,只有少数获奖者身兼多个职业(见图3)。其实这些获奖者在成为专职作家之前,几乎都从事过与少儿成长相关的职业,如美国大多数的获奖者曾是高校中研究儿童文学的学者,中国的获奖者则多从事过小学教师,杂志社、出版社编辑等职业。这些与少儿成长相关的工作经验,成为他们此后进行儿童文学写作的生活源泉,也是他们的作品能够吸引少儿读者、获得组委会肯定的重要原因。
二、获奖作品内容特征比较
1.作品体裁
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选条例规定,参评作品的评选体裁包括:小说、诗歌(含散文诗)、童话、寓言、散文、报告文学(含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科幻文学、幼儿文学等。凡评选年限内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公开出版和发表的符合上述规定的儿童文学作品皆可参评。在过去三届评选中,小说和童话的获奖数量不断上升,而幼儿文学、理论批评都曾一度缺席榜单,寓言类的作品更是始终与获奖无缘,这也反映出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薄弱所在,需要在今后加以改善(见表1)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主流同样是小说和童话,诗歌则以2011年的银奖作品《黑暗的帝王和夜晚的诗歌》(DarkEmperorandOtherPoemsoftheNight)为代表,此外2008年的金奖作品《好心的大爷,帮帮忙》(GoodMasters!SweetLadies!VoicesfromaMedievalVillage)是一部历史题材小戏合集。作者劳拉•埃米•施利茨是一位历史老师,她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中世纪的历史,专门创作了21则迷你小戏剧本来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与国内相比,纽伯瑞奖的体裁划分笼统粗放得多,其评选条例中仅分为小说、非小说和诗歌三大类(fiction,non-fiction,andpoetry),但由于评审团特别强调以儿童的理解力为前提来评选杰出的作品,所以该奖项并不包含理论批评、报告文学等类别,且再版的、汇编版和删节版的不得参评(见表2)。
2.主人公形象
一部受孩子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必定有一个受欢迎的主角。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仅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加工而创造出来,还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要生动活泼、具体可感。笔者对样本中独立成篇的有具体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获奖作品进行统计后发现(其中中国作品39篇/部,美国作品40篇/部),两国的儿童文学作品都青睐从小人物入手塑造作品形象(见图4)。这些并不起眼的小人物过着和孩子们一样普通的生活,他们的出场并不光鲜亮丽,身上都有一点小小的不完美,但随着情节的推进,小人物们也不断成长,不断地获得智慧、勇气、理性与良知,甚至脱胎换骨变成人人称羡的大英雄。而从性别形象来分析,中美两国可谓大相径庭(见图5)。中国获奖作品中男性主人公的比例远大于女性,而美国恰恰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女性作者居多的情况相关,女性作家由于其特定的性别心理模式,有着比男性作家更偏爱于回味和表现个人经历及情感体验的特点,所以她们更倾向选择女性作为主人公。把动物作为主人公的情况在我国的获奖作品中也很普遍,由于这其中既有拟人化的动物,也有非拟人化的,所以性别特征比较模糊,笔者特将其单列为一类。这类形象在我国获奖作品中的比例仅次于男性主人公,这一情况与儿童有限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密切相关。复杂的社会生活对儿童而言无疑是深奥的,但他们对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动物可以使内容浅显易懂,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儿童文学低龄化的情况,作者只能把人类的某些情感、理念加之于这些动物,而人性中还有许多方面不适宜以动物来呈现,纷繁复杂的生活画卷在这也只能崭露冰山一角。相比而言,美国作品中动物形象所占的比例最低,40篇/部作品中仅有5篇/部为此类,而且作品更侧重对动物的“物性”即动物的真实情态、生活习性的呈现。例如2013年的金奖作品《独一无二的伊万》(TheOneandOnlyIvan)就是以亚特兰大动物园里的一只猩猩为原型,讲述的是猩猩Ivan成长的故事。表3是对上述79篇/部获奖作品中主人公性格特征的统计,以最能体现主角品质的关键词为依据划分了五大类。上表显示,中美两国获奖作品的主人翁都有着善良、坚强、勇敢等正面的性格特征,它们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就整体而言,美国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为丰富饱满,主人公的性格以“独立勇敢、有冒险精神”和“坚强自信、有信仰追求”为主,所以情节也主要是围绕主角探险揭秘或奋斗历程展开,有些人物是从最初的胆小、自闭转变为了勇敢、自信,也有人物从最初单纯的勇敢、坚强到经历挫败时的沮丧、彷徨,再到重新发现自我养成更多元化的性格品质。而中国作品的主人公最为普遍的是“温柔善良、正直有爱心”的特征,虽然同样具有正面引导意义,但对儿童本性的展现不如美国透彻,中国以家为本的传统以及儒家“教重于乐”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风貌。
3.作品主题
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将儿童文学大致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三大类,[4]每个母题都包含众多主题。大多数获奖作品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故事情节的,在此基础上可能对其他的主题略有涉及。笔者根据作品的主要情节对其主题类别进行了划分(见表4)高踞榜首的是成长经历这类作品,书写成长、表现成长是中美儿童文学中历久弥新的共同主题。这类作品或夹杂着作者的童年过往,或反映了当下儿童成长的现状,不论主角是人还是动物,也不论故事发生在人类社会还是大自然中,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认知成人世界的复杂与多样,也可以让成年人了解儿童世界的深邃与乐趣。位列第二的主题在中美两国再次呈现出天壤之别,前者为友爱亲情,而后者为探险揭秘,这也反映出中美两国在对孩子品格培养上各有侧重。爱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内涵,儿童文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年人对孩子的爱而诞生。然而,友爱亲情主题的作品主要是对儿童道德品质层面的发掘,教人向善的意味突出,弱化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求知,探险揭秘类的作品则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美国的获奖作品更倾向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作品中的历险经历充满了别出心裁的荒诞,是对现实世界的夸张变形,具有极强的游戏精神。
4.作品时空特征
文学作品借助于不同的时空关系,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取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生活阅历和写作风格。在空间特征上,中国获奖作品中频率最高的是虚构空间(见图6),这种情况与中国作品的主人公以动物居多密切相关,作者给这些动物设定的活动空间多为一些名称有趣古怪的地方,比如:核桃山、奇迹花园、月亮河等。而在美国作品中频率最高的是城市空间,虽然美国作品中“探险揭秘类”的主题数量位列第二,但作者更倾向于借助少儿读者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讲述故事,既有穿越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追踪历险,也有在学校、教堂、车站发生的侦探活动。可以说,不同的空间特征各有特色,虚构空间可以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城市空间可以使孩子更真切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但从整体来看,中国作品中空间的分布比例更为均衡,有利于满足儿童多样化的需求。在时间特征上,考虑到英文作品中存在使用现在时替代过去时的语法现象(即作者为了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把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换用现在发生的动词结构来替代),所以笔者根据作品中明确提到的时间点将其划分为“过去”和“虚拟”两大类,其中部分发生在未来及无明确时间告知的作品都归在“虚拟”一类中(见图7)。上图显示,中美两国作品中以“过去”作为时间特征的作品都有半数以上,其中美国更是高达75%,这也形成了纽伯瑞奖独特的评选风格——侧重历史题材的作品。90余年来,众多的纽伯瑞奖作品都是以历史为大背景来讲述和平、战争、成长、死亡、价值观等形形色色的小主题,主人公多为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小人物,如苏联斯大林时期的乡村小男孩,美国内战时期的兄弟等。中国的作品虽然也以“过去”时间居多,但不少作品仅仅是以某个假期、某一天或者很久以前这类比较模糊的时间来承载故事,有的作品虽然有十几年的时间跨度,但缺乏对那个年代社会背景的观照,没有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色。
三、结语
综观中美两大儿童文学奖10年间的表现,可以看出它们有着一些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即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来感受生活。当然,两大奖项也因为地域、意识形态及社会体制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少区域性的差异,作品主题各有侧重,人物刻画各有千秋。尽管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儿童文学经典的数量离我国近4亿儿童的精神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享誉国际的纽伯瑞奖有许多经验值得年轻的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学习,比如提升作品的时代纵深感,许多纽伯瑞奖的作品不仅是一部出色的儿童读物,更是一部生动的美国史,儿童通过阅读不仅开拓了视野,也对自己的国家加深了情感认知。此外,笔者认为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评审方式上还可适度改善,例如开通网络投票、微博投票等一些新的投票方式,使其更加“接地气”;在评委会中加入少儿读者,了解儿童的意见和喜好,接受儿童智慧的挑战。
作者:刘琳 孙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