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高职贫困学生的教育研究

时间:2017-02-07 21:23:13 来源:论文投稿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在美国产生的积极心理学,融合了多种心理学理论主张,强调心理学的出发点是人内在的积极力量、美德和善良,倡导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进行解读,从而挖掘出人天生的积极因素和优良品质,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并且获得幸福生活。

二、提高贫困高职学生积极心理的策略

(一)帮助高职贫困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贫困生在生活与学习中,会遇到比其他同龄人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因此难免会用消极的态度去分析和对待。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固有的积极潜力,通过开发人的积极力量而使之心理保持向上并且感觉生活幸福。这一方法非常适用于对高职贫困学生的教育和疏导,要通过激发贫困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和教育,从而实现人格自我健全和完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主动关心和帮助贫困学生,对他们多些耐心和激励,激发学生心中的潜在积极因素。教师应该对贫困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阻挡奋斗的脚步,应该把握在校学习和充实自己的契机,努力为改变命运而付出行动。

(二)加强对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高职在校贫困学生因为经济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自卑、孤僻的性格,长时间不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会逐渐从集体中被剥离出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恶性循环。教师应该主动增加与贫困学生沟通的次数,帮助他们疏导内心的情绪,鼓励他们敞开心扉、合理交流。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贫困学生能够轻松的融入到集体中,感受到同学与师长的关爱和友善。

(三)发挥高职贫困生的团体教育功能

团体教育训练是针对贫困生心理的共性特征,为贫困生搭建一个认识、悦纳、调节自我,同时能够悦纳他人、主动沟通的训练平台。团体教育训练让贫困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感受,能增强其对自我的正向评价,为将来的行为提供正确的导向,提升对目标实现的勇气和动力。这种训练方式有利于高职学生顺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挖掘心理积极因素,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增强投入集体中的主动性。

(四)为高职贫困生的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上的疏导还需要实际问题的解决配合,因为高职贫困学生的生存困难摆在眼前,没有切实的物质基础,精神和意识无法独立支撑。高职学校要在收费政策和奖学金方面对贫困生倾斜,联系社会有关赞助或者助学工程,使真正的经济贫困者得到必要的救助。教师要为贫困学生创造社会实践和参加群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经常与外界交流,缓解内心的郁闷和压力。教师要对贫困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对他们的错误多些包容和理解;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能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增强贫困学生的自信心和与老师直接的亲近感。总之,高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关心贫困生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情况和变化,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素质,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他们面对困难的承受能力,促进高职贫困生塑造健全人格,增强自身全面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作者:党莉 单位:枣庄职业学院医学院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贫困学生的教育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909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影响 农业技术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素质教育大参考》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水道港口》 《区域经济评论》 《建材与装饰》 《新农村》 《新能源进展》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