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生态环境与体育资源共享研究

时间:2017-02-08 06:10:01 来源:论文投稿

1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实施

高校体育资源指的是能够为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开发利用的,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体育资源是大学园区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园区各项教学职能得以顺利实施的硬件保障。体育资源共享在制度建设和共享形式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大学园区的体育设施的建设上,高校根据自己的校园规划和办学定位集中地建设几个优势项目,这样有利于高校体育活动区域的集约式建设。例如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在大学园区的建设中就体现了体育资源共享带来的优越性[2]。松江大学园区充分考虑到了高校的原有优势项目,篮球、足球、羽毛球项目的场馆建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排球、武术场馆建在东华大学,园区内在场馆建设、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上突出重点,大学园区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各校的特色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训练,跨校选课学分互认。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学校的学风、校风,又能使各高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使传统体育资源由单一学校学生受益变为所有学校的学生共同受益,带动各校普通项目的普及推广,真正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高校体育生态环境对大学园区的规范作用

大学园区的布局有着内外因素的制约,客观上受城市的发展规划的制约,还与高校间的地理位置相关,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受学校体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校生态环境包括生活区和体育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发展模式是独立的,大学园区需要打破高校间的壁垒,要协调统一发展,要合理地规划。

2.1空间布局的合理化

大学园区的空间布局是体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空间布局要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要体现大学园区的结构设置,从师生应用的功能性角度上,体育资源要与学校生态环境相协调[3],空间性与艺术性、公用性与专业性相呼应。一是高校园区与城市之间的布局要一致。高校园区是现代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筑的定位与风格直接决定了大学园区的建设,城市公用体育设施有对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建设起到辅助作用,大学园区的建设一定要考虑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重组性和相近性特征,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二是大学园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内部的布局,这涉及到各个高校间的利益分配,建立统一的园区筹建、管理的领导结构,真正实现高校内部资源共享、师资共存、学分互认。

2.2体育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体育场馆是大学园区的体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园区中,体育场馆等资源面对全体学生开放,开发化的管理模式给场馆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严峻的课题。同时在学校生态环境建设上也存在隐患。我国大学园区尚在发展阶段,体育资源的使用和管理都在探索中,但是有一个共识,由“第三方”大学园区管委会统筹协调,各高校体育运动协会参与的共同的管理组织,这一组织在管理层面仍有不足之处,但是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利于园区体育资源的统一协调,优势整合[4]。

3体育生态环境与体育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策略

3.1大学园区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

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开发是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高校应发挥内部优势,挖掘体育人才,充分利用各种体育资源,提高场馆的使用率,促进其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发挥自身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保持自身办学特色,在体育人才培养规格上强调专业性,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因地制宜,保证学生在课程选择和学分中的自由度。

3.2大学园区的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建设是大学园区软实力的体现,文化是大学的标志,加强大学园区体育文化建设本身就是提升大学园区的品味,在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中,文化建设是高校内在品质的要求,更是学生从事高等教育的心灵归宿,体育文化是体育精神的集中表现,在人们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目标时,体育文化以体育独特的内涵展示出体育独特的魅力和心理特征,体育是文明,它可以传承;体育是火种,它可以承载。

3.3实现大学园区体育资源的多元化共享

大学园区的体育资源不仅可以满足日常师生教学、科研的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体育资源可以得到全方位、多元化的共享。一方面实现体育课程资源的有序共享,体育课程的共享是指各个高校的体育课程组根据大学园区体育场馆的时间安排和全体学生的选课情况,集体安排专业课程的一种模式[5]。例如:足球课程不同的高校都开设,但是时间不统一,大学园区的所有足球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场地的设置分为三个到四个节次统一安排课程,这样理论和实践可以分开上,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也会开放,不同授课风格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促进这门课程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联合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校组建竞技体育队伍是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前我国职业体育是先训练、后入校的发展思路,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体育专业中选拔竞技体育人才,才是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保障。第三方面是推动体育文化活动交流。体育文化交流是国际体育发展的趋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体育活动可以带动文化交流,例如中华武术在全世界的传播,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强身健体的手段。

3.4探索多校联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大学园区建设过程中凸显了很多问题,尤其以高校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尤为突出。体育教师专业结构、年龄分布、职称比例、学识程度、科研水平都与大学园区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有不小的差距[6]。有一些项目的体育师资存在着严重短缺的现象,比如水上运动项目,足球项目,篮球项目等等,这些项目的教师和国际先进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同时,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中的体育教师又有严重的浪费现象,例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要更好地实现园区体育资源有效共享,必须首先要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园区可以在确定各高校的优势专业和优势体育教师资源的基础上,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园区所有体育教师资源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合理分类,建立“优秀人力资源库[7]”,在管理制度上由“第三方”介入,各高校共同参与的方法,根据高校的自身定位、办学特设选拔体育人才,采取引进和内部培养并行的方案,保证体育专业人才的前瞻性发展,创造适合体育人才发展的工作环境,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手段,增大科研投入力度,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人才长足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大胆发挥人才的科研优势,促进大学园区体育人力资源的整体统规划,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园区优秀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8]。

4结论

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满足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全民健身的思想指引下,提高国民素质强化大学生体魄就需要更多的体育资源,学生需要的全面性和体育设施的时代性要求为大学体育建设投入更多的资源和人力,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是大学集约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学校体育生态环境的指引下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陈先明 袁晓芳 叶勇 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学校体育生态环境与体育资源共享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073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管理案例 发表论文的期刊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中华家教》 《东方丛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铜加工》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柳州师专学报》 《计算机科学前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