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广告设计艺术的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17-02-08 07:57:17 来源:论文投稿

广告设计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在高校设置这门学科对于我国广告设计艺术的发展和学生成才与就业具有深远意义。广告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方法具有与其他专业教学不同的独特性。经过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在广告设计艺术教学中,充分思考视觉分析法、联想创意法和借喻创新法对其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视觉分析法

广告设计艺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尤其是在当下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这门艺术受到世界性的影响。如果一名广告设计艺术教师没有宽阔的广告视觉和世界的广告视野,这门课程将是保守和落后的,既不会带来新颖独特的广告艺术视觉和文化底蕴,也不会有创新的思维和可供借鉴的素材。因此,作为一名广告设计艺术教师就应该把视觉放在全球,不能局限于局部。当然局部的重视也是非常重要的,局部是基础,有了局部的发展,方能提高世界视觉,锁定教师教学源,这个源就是世界最前沿的广告设计理念。作为一名优秀的广告艺术设计教师,应该有世界的、社会的、国内的、学校的和个人的视觉。在教学过程中,把世界顶尖的、最新的设计艺术作为研究和学习对象,自主发现和学习,向学生传播最新的世界眼光,培养世界视觉能力,把握前沿和高端的教学思想;要善于调查研究和把握社会大众的需求、消费水平和大众的普遍观念,向学生传承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学习思维,把握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素质;其次就是要具备充分的中国元素的视觉去分析中国人的需求和大众观念,采集和运用中国人的大众素材,因为我们要培养中国未来的艺术人才,绝大多数人要为中国的广告事业服务,国内视觉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应根据国家的需要培养广告艺术人才;每所学校都具有本校的特色和方向,所以教师要立足本校,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去培养学生和提升自我;最后是个体视觉,指的是教师要认识自己和了解学生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个人视觉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对于开展好教学十分重要。

二、联想创意法

联想就是人对某种事物(包括大自然和人类存在的一切物质,也就是构成宇宙的万事万物)的认知和感知,在视觉和听觉的组合反应下汇成的一种感觉,即感知。并通过认知和感知进行思考和内化,展开想象和升华,创造出新形象和新理念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产生创意的思维,最终为广告设计艺术行为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素材,勾勒出独特的图像和内心视觉,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这就是联想创意法。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和学会创造是广告设计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联想创意的基本出发点。对事物的观察和对声音的倾听,往往会激发人的情感和思维,扩散人的想象能力,提升创作人员的思想境界和创作欲望。比如:触景生情、触目惊心、感人肺腑、喜上眉梢等都是因联想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要创作出这样的图景广告,就需要教师教学生学会联想,用联想的思维和构图的视觉唤醒学生的创意能力,为广告业者的需求和意图创作出满意的作品,这就是专业技术与学习方法的再现。联想创意的方法可以在审美的对象上看到事物的本质,教师通过分析与自己有关的创作经验,提供给学生优质的创作资源。广告设计艺术中的审美往往是通过联想来实现的,审美过程就是联想的过程,也是创意思维萌动的阶段,这个过程的情感是强烈和丰富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作是十分重要的。

三、借喻创新法

借喻创新法是广告设计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独特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启发式和引申式的教学手段,在广告设计艺术教学中不可或缺。借喻创新法实质包含着联想创意法,但又具有独立的效果和好处。借喻创新法就是通过参考对象对创作对象的一种形象引用,是由此及彼的方法。但是这种参考对象一定是大众的观念,创作对象一定是客户的愿望,两者结合才能符合广告传播的效果,符合大众接受的心理反应,因为我们创作的广告要满足客户的要求,最终实现向大众传播的目的,并为之接受。所以,教师必须树立和培养借喻创新法的教学观念,这种教学观念的形成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必将为学生的能力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达到育人的目的。比如:在我国古代往往把“龙”比喻为“天子”,它又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隐喻为“吉祥”;“凤”是百鸟之首,象征着美好与和平,也是中国的一种“图腾”,被人们崇拜和敬仰;“龙凤”在当今又被隐喻为“男女”,如“龙凤胎”。这就需要采用借喻的手法创作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广告作品。

作者:刘聪 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广告设计艺术的教学方法探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106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美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

相关论文

医学试题及答案

论文百科2017-05-09 12:02:38
相关学术期刊
《散文选刊》 《钢铁研究》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科普童话》 《脊柱外科杂志》 《世界林业研究》 《中国海商法研究》 《江河文学》 《中国牦牛》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