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金会精细化管理探索

时间:2017-02-08 12:50:05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高职教育不仅应培训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评价方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可以使高职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职业素质培养;高职英语;综合评价方案;实施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特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不仅应培训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职业素质会影响一个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找到工作后能否迅速适应岗位,以及能否受到用人企业的欢迎。因此,在校期间的职业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高职英语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兼具工具性、交际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从而为教学决策提供参考的活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评价方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可以使高职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素质。

二、我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教改现状

根据笔者的调查,我校高职学生的生源主要包括普高统招生、补录生、对口升学学生,情况比较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之前的英语学习经历不同,个人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学习目标不太明确、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经历了几次教学改革实践后,我校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落实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就是要突破仅仅按照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来组织教学的传统模式,使之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英语综合评价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要求,针对我院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我们制定了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英语综合评价方案。该方案包括学习态度、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三个评价项目,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为保证方案得到切实执行,顺利实施,我们在学期初向学生公布考核方式,让学生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恰当地选择学习方法,合理地安排学习计划。具体措施如下:1、学习态度项目的评价主体由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和教师共同组成,评价内容包括出勤记录、作业情况和课堂纪律。设定100分为本学期初始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3分。各单元按教学需要至少布置书面作业一次,规定上交时间,一次不交作业扣3分,无故迟交一次扣1分,作业质量低扣1分。上课睡觉、玩手机、不带教材、大声讲话、穿拖鞋或背心的,一次扣1分。为鼓励学生改正缺点,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当月考勤或课堂纪律比上个月有明显进步的,当月加进步分5分。学期末计算实际得分,以30%的比重计入综合得分。该评价方案针对学习态度的考核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责任意识、自控能力及职场礼仪礼节等。2、语言技能的评价主体由学习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组成,评价内容包括听力实践、口语实践、翻译实践及写作实践。考核以教学任务为基础,把每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内容涉及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几方面的实践训练,包括课堂回答问题,朗读对话及课文,完成阅读理解练习,完成写作练习及翻译练习。每次按时完成任务后,按完成质量加1-5分,未按时完成得0分。完成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课堂公开表达,表述时在语音语调、词汇量、流利度、创新性、完整性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给与鼓励性加分1分。学期结束时,将本项目所累积的分数相加,上限不超过100分,按30%的比重计入综合得分。对语言技能的考核旨在培养学生的工作效率、集体荣誉、团队合作、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为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语言技能,学会主动弥补过失,我们允许学生用一次课堂实践来弥补学习态度方面的一次失误。3、语言知识项目由教师进行评价,采用期末试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内容包括词汇语法(15%)、阅读(50%)、翻译(20%)、写作(15%),参加教务处组织的统一考试。期末试卷考试成绩以40%的比重计入综合得分,旨在评价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英语综合评价方案实施的效果

2014年3月开学后,我们选取了一个实验班。该班共有学生41人,第一学期实行的是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在第二学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了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英语综合评价方案。我们在第二学期的第一堂课先向该班学生详细介绍了本学期英语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考核方式等,使学生对本学期的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我们坚持每次上课都记录数据,包括学习态度的考核记录和语言技能实践的考核记录。我们将第二个学期的16个教学周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四周时间),连续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对比分析,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通过对“学习态度”考核统计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最初1-4周“学习态度”考核扣分总和为124分,人均扣分3.02分;5-8周扣分总和为93分,人均扣分2.27分;9-12周扣分总和为70分,人均扣分1.71分;最后的13-16周扣分总和下降到38分,人均扣分为0.93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高职高专院校部分学生对待英语课程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在考勤、作业以及课堂纪律方面仍有违规现象,说明学生的时间观念、责任意识、自控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实施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英语综合评价方案,这一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扣分总和及人均扣分值在不断下降。2、在分析“语言技能”考核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们高兴地发现新的评价方案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运用英语语言的主动性,激发了英语学习的潜能和实践应用英语的积极性。第13-16周与第1-4周的数据对比,听力实践增加了22人次,口语实践增加了24人次,阅读实践增加了4人次。写作、翻译实践虽然增加的人次很少只有2人次和4人次,但是考虑到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弱,一向畏惧英语写作和翻译,能够实现0的突破,实属难能可贵,说明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信心逐渐在增强。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英语综合评价方案后,学生们更加重视英语听说技能的实践应用,特别是口语实践的次数增加最多。部分基础稍弱的学生也开始大胆主动地使用英语练习口语表达,这对于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口头交际能力有很大作用。3、根据第一、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实验班在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有3人不及格,占班级总人数的7.31﹪,而在第二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全班全部合格地通过了考试。在第一个学期末,没有出现90分以上的学生,而第二个学期末,有4人取得了90分以上的好成绩,占班级总人数的9.76﹪。第二个学期相比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提高了5.65分,及格率提高了7.31﹪,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提高了8分,各项数据都有相应的改善。

五、小结

本次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英语综合评价方式的改革,近期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学生平时上课懒散,不主动思考,只在课后抄袭作业,学期结束时指望考试抄袭过关的现象,改变以往课堂上老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的现象,真正发挥好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新的考核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加大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远期目的是为了让高职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实践,提高职业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毕业求职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在实施本评价方案的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英语课时数量有限,课堂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还比较紧张,不能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是我们感觉比较遗憾之处。今后我们还要对教学改革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坚持创新,完善教学。参考文献:[1]刘风香.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多元化考评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2]叶波娜.<岗位基础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设计及评价研究[J.]黑河学刊,2012,(04).[3]王燕飞.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尝试[J].河南农业,2010,(22).[4]朱毅恒.行业英语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改革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英语综合评价方案实施报告科研项目研究摘要:近年来,非政府组织飞速发展,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成员———基金会的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管理水平成为一家基金会打造自身形象、提升公信力的重要表现。文章从精细化管理的视角,将基金会的精细化管理归纳为“四化”,即标准化、信息化、人性化和品牌化,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四化”进行了梳理和解析。关键词:高校;基金会;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组织文化。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第一次从企业走进教育。近些年来,各高校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态度,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积极落实精细化管理,办学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作为高校办学资金募集的重要部门———基金会,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教育形势的需要,更成为推动基金会规范、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基金会来说,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将管理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转为科学型,管理理念由传统的被动型转为主动型,管理手段由传统的文本化转为信息化,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助推学校的发展。做好基金会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做到以下“四化”,即管理规范的标准化、数据资讯的信息化、服务提供的人性化和实施项目的品牌化。

1标准化:建章立册,规范管理,提供精准服务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门,都离不开“规矩”二字,有了“规矩”,一切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科学、严格、规范的内部治理机制,是基金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基金会公信力的保障。作为独立法人,基金会往往涉及到项目经费管理、重大事项决策、资助帮扶育人等方方面面工作,这就要求基金会在符合国家《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使之成为工作运行的基本准则,建立如《基金会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办法》《捐赠项目管理办法》等多个规章规范,为管好用好基金、发挥公益性、提升公信力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工作手册将是推动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到政府机关部门办理业务,或因缺少材料、或因盖章流程不对而折腾多次;到银行和企业办事却很方便快捷。究其原因,可能是办事的人没有及时全面的了解政府机关部门的要求,更有可能是政府机关部门没有将业务标准和流程固化下来。和国内高校管理岗位动辄数千人相比,美国高校的管理人员往往只有寥寥数百人,却将众多高校管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以美国密歇根大学为例,该校制定了涵盖校董会、校长、教务长、投资公司CEO、国家实验室主任等各个管理级别的规章制度,对每一项工作,都可以在这些制度手册中找到遵循。对基金会而言,就是要将日常的所有业务写成手册,以多种方式提供给服务对象,让他们提前熟知内容,为服务对象提供精准化、一站式的服务,减少折腾。

2信息化:公开信息,统筹管理,提升竞争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飞速发展,现代基金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能否抓住信息化这个手段开展工作,对基金会工作人员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信息化是实现基金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借助信息化,可以将募集资金、项目管理等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这样可以突破传统管理方式的壁垒,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影响范围,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基金会的竞争力。首先,信息化能够提高基金会公信力。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监督,是塑造基金会公益形象、提升基金会公信力的切实方法。通过校园网、自有网站和社会媒体等媒介,基金会及时公布信息和活动,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透明度。其次,信息化能够提升基金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而言,高校基金会的宗旨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筹集资金,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基金会可以建立起庞大的校友信息库,通过资讯平台、社交网络等,凝聚校友、引导校友,激发他们为学校发展奉献爱心。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以一所拥有20万毕业生的高校为例,如果每年每名校友平均捐赠母校1000元,就能为母校增加2亿元办学经费,做好信息化的工作,校友捐赠将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数字。

3人性化:贴心服务,用心管理,树立良好形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一个部门办事,如果工作人员很热心、有耐心,即便事情没有办成,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情绪和想法;如果工作人员水平很高,却不热心,也没耐心,纵使他帮着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也会觉得事情办得很累很艰难。人们常说,顾客是上帝,“上帝”更需要真真切切的感觉,而这感觉就来自我们管理者提供的实实在在服务。一句亲切问候,一次周到的服务,也许就能赢得服务对象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基金会肩负着资金募集和项目管理的双重任务,与捐赠方和受助人都有着紧密联系,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表现是基金会形象的一面镜子。良好形象的需要贯穿于整个基金管理过程之中。在捐赠方捐赠之前,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形象就是一把钥匙,只有捐赠方认可了接纳了这个形象,才会将捐赠的大门敞开。很多基金会都会举办捐赠仪式,出席领导的规格、会场环境的布置、会序日程的安排,都是展现基金会精神风貌的要素,能够给捐赠方最大的敬重、最深的感触。在捐赠到账之后,项目管理就开始了。项目的实施,离不开服务对象,能否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给予受助者最大的尊重、给办理业务的师生最周到贴心的服务,这些都是树立基金会良好形象的重要课题。基金会有很多项目是资助类的,这些项目的实施,主要目的就是资助有需要的老师和学生,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春风沐雨般的关爱,而不是施舍和同情。

4品牌化:培育爱心,传承经典,提高关注度

品牌化是基金会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大做强基金盘子的必然出路。基金会是学校募集办学资金、吸引社会力量办学的重要平台。项目是基金会开展工作的有效载体,帮扶特殊群体,培育爱心、传承经典,提高基金会品牌,积极争取社会公众的关注,是基金会工作的重点和亮点。比如,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推出“清泉”助学基金,意为“今日第清泉,明天片桃李”;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思源基金”,引领广大校友要饮水思源、不忘感恩;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春晖创新成果奖励基金”,引领学子创新创业,设立“毕业生爱心传递基金”,将爱的种子种植到每一届毕业生的心中……通过建设这样一个个品牌项目,基金会凝练了项目管理、设计和运作上的经验优势,创新了服务理念,深化了项目的内涵,为高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未来,高校基金会的品牌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进一步深化以师生为本、以学校中心工作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捐赠资金的效用,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做好,将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作者:魏小坤 汪鸿山 石千程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更多通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基金会精细化管理探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195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偷偷拿掉套子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相关论文

医学试题及答案

论文百科2017-05-09 12:02:38
相关学术期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国海商法研究》 《世界林业研究》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散文选刊》 《科普童话》 《钢铁研究》 《江河文学》 《中国牦牛》 《脊柱外科杂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