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时间:2017-02-08 21:02:22 来源:论文投稿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1.“社会即学校”的启示

陶行知反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而提倡社会即学校。主张把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延伸到社会上,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留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实践空间,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视野。这就告诉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不能拘泥于幼儿园的固有环境和传统的教学内容,而是应当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多通过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开展科学教育,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这样才能激发出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2.“教学做合一”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标不是教人学,而是要教会人学做事,实现“教学做”的合一。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师在“教”与“做”上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科学教育的活动中,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实现动手、动脑的有机统一,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二、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策略

1.将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还相对较弱,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或强制幼儿进行机械性的记忆,不利于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甚至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热情。将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可以让幼儿更加直接地体验到所学科学知识的价值,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内在魅力,提高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热情。因此,幼儿教师要多开发和利用幼儿身边的科学事物、科学现象作为教学素材,让幼儿发现周围生活中科技力量的神奇,体验到科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这无疑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教育素材。

2.将科学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当中

幼儿的知识理解能力虽然相对较弱,但是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可以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随机生成。在科学教育的实践中,幼儿园教师要敏锐觉察到幼儿随时出现的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

3.让学生边学边做

受幼儿年龄的限制,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目标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幼儿园在制订科学教育方案时,要根据学龄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多选择动手操作性强的科学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边学边做”,而不是盲目求“量”。即幼儿在教师教学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对客体的观察、操作、探究、互助体验等活动实现对科学知识的获取,教师要保护好幼儿在科学知识学习中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朱靓婷 单位:如皋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生活教育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342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电大西方经济学试题 现代造船技术

相关论文

【简讯格式】简讯

建筑类2015-02-01 14:59:04
相关学术期刊
《海峡科技与产业》 《中国印刷》 《合成橡胶工业》 《交通职业教育》 《青海金融》 《城市环境设计》 《当代财经》 《辽宁建材》 《新疆地质》 《证据科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