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及道德内化探讨

时间:2017-02-09 00:33:14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在多种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渐渐暴露出些许道德隐忧,引发人们重新思考道德。本文通过探讨道德定义和起源,得知他律的道德只有先从心理情感上认同,才能内化为自律的道德,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和社会道德的进步。

关键词:道德;道德他律;道德内化;情感心理认同;道德信念

当今世界俨然是一个地球村,当今中国社会在多种文化思潮碰撞交织的环境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渐渐萌芽滋生甚至蔓延,并逐渐披露着我国道德状况的隐忧,不得不让我们重新重视对道德的研究,探讨个体道德及社会道德的形成。

一、何为道德

从词源上看,“道德”起源于拉丁文“mos”,涵义为品性与风俗习惯。在中国古代,有“道者,所行道也。”(《说文解字》)又有“夫道,若大路然。”(《孟子•告子下》)可见“,道”本意为道路,后引申为规范、规矩。而“德着,得也。”(《管子•心术上》)“德者,己之所独得。”(《朱子语类》卷六)可见“,德”通“得”,是一个人内心对“道”的“心得”,后引申为品质、内心觉悟。综述,道德都涉及个人品质、风俗习惯、规范等。道德是指具有社会效用即利害人己的个体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而不是指事物如何的规律。必须指出的是,道德不同于法律对行为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并强制人们的行为,而道德只是一种风俗、习惯、礼貌等等,是教导人们应该如何的行为。所以,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的社会效用即利害人己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二、道德的起源

根据上述道德是人的道德,是与社会脱不了关系的,所以进一步探讨道德的起源,很有必要。关于道德起源众说纷纭,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观念的、精神的,但不意味着道德凭空产生。马克思认为,探讨道德起源只能从人们的实践及人们在其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去思考。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劳动创造了道德的主体,随着人从原始状态进化,人们的意识从无知走向懵懂觉醒,人的劳动从自发走向自觉自为,而且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必然会进行社会交往,产生社会关系,因此,社会需要道德来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换言之,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了人们对道德的需要,使道德从原始朴实状态走向发展完善状态。所以说,无论是个体道德还是社会道德,都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由此进一步得出,道德起源于他律,是道德之外的他物,但是这样的道德却旨在保障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增进每个人的利益。事实上,现实生活实践中,伦理道德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有针对个人的,也有针对社会的。麦金太尔说过,美德在人类社会中十分重要,作为一种活动性的品质,对美德的拥有与实现益于我们获得那些内在和实践的利益。弗兰克纳也说过,就道德的起源、认可和作用来看,它地地道道是社会的。它是用来指导个人和较小团体的全社会契约。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国家,现当今社会也不乏他律的道德。可是,为什么有人不践行道德行为呢?他们没有道德吗?不然。这就联系到道德也有消极作用,道德在不同程度上也侵犯了个人的自由,压抑了个人的欲望,甚至损害了个人的利益,使得人在道德前望而却步,尤其利益相关时,做出一些背离道德的行为。所以说,如何将总体上以善待他人和自己为目的的道德内化,使人人都从根本上践行合乎道德的行为值得思考。

三、如何道德内化

虽然道德起源于他律是实践检验的真理,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忽视个体道德自律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道德的他律和自律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他律的社会道德只有作用于具体的个体才能实现,而个体的道德也必须是自律的,才能成为现实的道德,否则只是空洞的外部规定,不能扎根于人的心底;另一方面个体实现道德自律的前提是必须承认社会存客观的、他律道德,否则只有自律而无他律的道德准则就失去了客观根据。因此,只有反映他律内容的道德自律,只有将社会道德内化为有实质性内容和效用的个人行为规范准则,才能使个体道德变为推动社会文明的群体的道德风尚。社会并不缺乏具体的道德内容,道德知识理论比比皆是,但是如果道德主体不认同道德价值,不自觉内化道德,道德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从个体道德修养和实践来说,实现道德自律,首先也最重要的是个体要有道德心理,要培养个体的道德情感(这里主要指的是正确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自觉主动地学习、认可、遵守并践行道德的具体内容,是道德从理论的“知”走向内心的“欲”,再走向实践的“为”。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品质的一部分,在提高个体道德修养和实践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言之,首先,道德情感能使道德主体主动自觉接受道德教育,深化道德认知,使个体道德实践获得可能性和可靠性;其次,道德情感有助于人们从对道德的认知层面走向认同层面,形成强烈的道德信念,指导道德主体在变化的社会下,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再者,道德情感也有助于个体秉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他人行为道德与否,懂得自我反思。当然,道德情感对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也起调节激励作用。只有个体道德的内心自觉需要,才有利于社会道德的发展,从而减少负面的道德行为。综上所述,社会不缺乏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内容也应该是越来越完善的。但是社会上之所以存在不符合道德的现象,不是因为他们缺乏道德知识,而是当个人利欲与道德发生矛盾冲突时,他们从心理和行动上都选择了利益,忘记甚至抛弃了道德。道德是人的道德,只有道德主体从心理情感上认同了道德,才会在实践中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伦理学编写组《.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美)麦金太尔著,宋继杰译《.追寻美德》[M].译林出版社,2011.

[3]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8.

作者:王丽丽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关于道德及道德内化探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407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证券投资风险分类 合同法格式条款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磁性材料及器件》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外公路》 《宏观经济研究》 《检验医学教育》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女人街》 《纺织科学研究》 《能源化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