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社会新闻摄影的主流价值观
新闻摄影记者,特别是战地摄影记者需要有冒险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战地摄影记者的职责就在于“带给人们去看那些不曾被我们注意和注视的东西”。[2]像英国摄影家唐•麦卡林(DonMcCullin,1935-)、匈牙利裔美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1913-1954)等无数优秀的战地摄影师穿梭游离在战争和冲突的硝烟中,用他们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感记录下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那些残酷而又真实的历史瞬间。他们并不是仅仅为了得到自己需要的影像而故意去触及别人的痛苦和伤疤,而是为了忠实地记录人们在战争阴影下的生活现状,从观望者的角度出发让读者深刻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世界。这些严肃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影像是人类历史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些穿梭在苦难和死亡边缘的影像舞者———不是需要他们的作品血肉横飞而产生的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而是需要他们充满敬畏、真诚的记录。所以,“在敬畏和真诚中寻找尊严”也就成为国际社会新闻摄影的主流价值观。[2]
二、我国新闻摄影的核心价值观
(一)新闻摄影与国际接轨的方式
我国新闻摄影如何与国际接轨,以哪种方式融于国际新闻摄影的主流价值观呢?许多新闻摄影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国际接轨”是同摄影发源地的西方和欧洲标准接轨。笔者认为此种观点不全面,有失偏颇。随着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跃升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新闻摄影也正在逐步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困境,迎来了巨大的发展,逐渐缩小与世界新闻摄影水平的差距。因此“,与国际接轨”应该是与新闻摄影的本质规律接轨,与世界范围内新闻摄影的先进水平接轨。[3]
(二)“与国际接轨”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道德评判和价值标准
1“.人治”和“法治”东西方文化引起的价值观差异虽然我们屡屡参加世界摄影大赛———荷赛以及美国的普利策新闻奖,但获奖者廖廖。究其原因,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价值观的差异而导致新闻摄影评判标准的不同而引起的。由于“中国文化重人伦,西方文化重契约,相对应形成了中国的人治传统和西方的法治传统”。[4]这就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一个重“人治”,一个重“法治”,从而造成了媒介机构和新闻摄影的价值取向的差异。
2.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契合点和共同点“在与传媒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密切相关的人伦与契约、专制与民主等方面,中西文化存在着一致的精神内核”[4]。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方价值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包容,其新闻摄影的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也在寻找契合点和共同点,逐渐趋于大同。正如中国文学的历程和“遭遇”一样,只要坚持做自己,终将获得世界的认可和尊重。下面我们用两组东西方较为经典的新闻摄影进行比较研究。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贺延光的《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拍摄了时任中国共产党主席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会堂见面,画面中两人面带笑容、步态轻盈相会于长长的红地毯,伸手欲握的瞬间。“红地毯”这一摄影元素喻示“曾今两党不可逾越的鸿沟”和“如今海峡两岸中华民族儿女血脉相连”。这和1969年美国人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AldenArmstrong,1930-至今)的双脚触碰到月球表面《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的新闻图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从政治背景入手,另一个是从科技发展入手,切入点虽不同,但都是含蓄而意味深长的表达,让受众观之难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解海龙(1951-)的代表作品———希望工程《大眼睛》,画面上是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菲利普•霍尔斯曼(PhilippeHalsman,1906-1979)为在实验室工作时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拍摄的头部黑白肖像《爱因斯坦》里,老人衣领斜插钢笔、头发蓬乱、目光呆滞,这与生性调皮、常常玩性大发的爱因斯坦迥然两样。照片反应了爱因斯坦在得知他的发现(质能公式E=mc2)违背了他造福人类的初衷,而被用于制造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与灾难的原子弹后,表现出的忧心忡忡和焦虑不安。两张照片虽然一个从群体的教育现状入手,另一个从个体情绪表达入手,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但都是通过被拍摄对象的目光表达的内心活动历程和摄影记者的再思考来反应社会现状,其意味深长。从两组作品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致的精神内核,新闻摄影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契合点与共同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包容,会出现更多的契合点与共同点。如何找准这些“契合点”与“共同点”,是我国新闻摄影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前提和基础。
3.我国的新闻摄影必须坚守来源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与国际接轨”不要盲目地、不加鉴别地、一味追求西方国家或者欧美国家的“国际标准”,而丢掉我们自己原有的核心价值观。新闻摄影的价值取向应该在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和审美评判标准的前提下,找准契合点与共同点,积极地、有取舍地与国际接轨,客观、主动融入国际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要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体现我们自己的价值取向某些科学性和优越性,丰富和完善原有的“国际标准”。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主任记者姚大伟的《温总理的目光》,拍摄的是2008年一个清晨,温家宝总理在前往湖南郴州灾区的列车上的一个瞬间。总理静静地坐在车窗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杯清茶和一束怒放的红玫瑰。车窗外,冰封大地,白雪皑皑……望着窗外,总理两只手紧握在一起,眉头紧蹙,神色凝重……画面的摄影元素:白雪和红玫瑰、紧蹙的双目与紧握的双手,形成强烈的对比。“紧蹙的双目与紧握的双手”让人感觉到灾情的紧迫与党和政府战胜困难的坚定和力量,“白雪和红玫瑰”让人在这严寒的冬季感觉到了一丝丝温暖和直面灾害、战胜困难的希望。这一细致的刻画,较为准确地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折射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民族气魂,彰显出一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的精神资源和正能量,也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和危机的民族自信和民族精神。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发展到何种程度,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都必须要有一种来自本群体内的具有凝聚力和向心里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而作为历史进步、时代变迁记录者的中国新闻摄影和新闻摄影记者,在定格和记录这一瞬间的影像时,要永远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鞭挞丑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道德、理想;揭露假、恶、丑,讴歌真、善、美。”[5]
三、“泛媒介时代”我国新闻摄影的价值取向
(一)“泛媒介时代”的特点与传统新闻摄影的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文字阅读下降”而以“影像阅读”为主的“多维传播模式”是“泛媒介时代”最显著的特点。人们常说,时代造就影像。随着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影像传播的环境、介质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新闻媒介从二维的线性模式变为三维甚至四维的、立体的非线性模式,诸多多媒体相互叠加并且高度融合而进行的多维传播模式时,我们当下的媒介时代已经从“传统媒介时代”进入了以“影像阅读”为主的“泛媒介时代”。“影像阅读”以它鲜活的生命力,借助现代媒介传播载体,吸引受众的视线,给予受众新的感官体验和审美享受。所以,那些活跃于“传统媒介时代”的无数经典的新闻摄影、社会纪实摄影的地位与传统价值观念,在这一快速发展和变革过程中,随着媒介的多元化和高度融合,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已面临前所未有挑战和质疑。那么,当今国际社会新闻摄影主流价值观中包含的伦理与道德评判标准、构图美学、审美需求、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也会受到来自各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摄影价值取向的挑战和质疑。因此,探讨和确立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国家和地区在“泛媒介时代”的新闻摄影价值取向尤为重要,它是这个国家和地区新闻摄影的方向和基础,也是国际社会新闻摄影主流价值观的有效补充与完善。
(二)“泛媒介时代”我国新闻摄影的价值取向
在当下“泛媒介时代”,新闻摄影除了应该具备的自身特性———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以外,其价值取向还应该由伦理道德、审美和社会监督、舆论导向的引导功能等方面的价值取向构成。现在我们就从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审美需求、社会监督和舆论导向的引导功能三个方面探讨我国新闻摄影在“泛媒介时代”的价值取向。1.必须坚持“关心人类”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1)新闻摄影的职业道德“先拍下,再考虑;没拍下,也无从考虑”。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部主任、著名新闻摄影教育家罗伯特•基尔卡(RobertGilka)在授课时这样要求学生。他认为,不管面临什么情况,作为新闻摄影记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记录下眼前发生的事,至于道德考问,那是你作了后才考虑的。这就是当时的西方标准,甚至一度曾被新闻摄影界作为“国际标准”。相对新闻摄影记者本身职业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这些做法难道都是那么恰当与合乎情理吗?玛格南图片社(MagnumPhotos,又名马格兰摄影通讯社,成立于1947年)关于摄影记者的第一信条认为“:新闻摄影关心人类。”[6]这是新闻摄影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摄影的国际准则的基础。(2)新闻摄影中的责任与伦理道德的平衡新闻摄影中的责任与伦理道德的平衡与比重问题一直都是业界和学术界长期讨论却一直然争论不休的问题:面对突发事件,作为新闻摄影记者,我们到底是应该“先救人”还是应该“先拍照”?作为摄影记者,你首先是社会组成的基本个体———人,然后才是赋予社会职责的特殊个体———摄影记者。在你无法阻止和挽救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履行新闻摄影记者的责任;但是,在你有能力阻止和改变的时候,当然应该首先选择先救人,后拍摄。谁也无法回避在冰冷的摄影镜头背后有着摄影记者的主观判断和自身的道德平衡及价值取向。要获取一幅富有人情味的摄影作品,以引起受众情感共鸣,那么摄影记者必须怀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富有“人情味”的眼睛。2.要具备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标准和需求以达到最佳视觉传播效果的审美价值取向(1)新闻摄影的审美标准“真实性“”实效性“”主体突出”这是传统新闻摄影的审美标准,当然也是当下时代新闻摄影的最基本的审美标准。但仅仅是这些作为当下时代新闻摄影的审美标准还远远不够。“泛媒介时代”我国新闻摄影的审美标准,从外在形式和内涵表现上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构图完整:在画面的总体设计上,摄影元素完整充分,主体与次体的位置应安排合理得当,新闻事件信息量瞬间表达完整准确。2)主次分明:主题和次体分明,突出主体。可利用大光圈使前景主体清晰突出、后景(次体)虚化,也可以利用光线、影调、色彩等突出主体。3)画面简洁:对于多余的、干扰视图信息阅读的元素要避免在画面中出现,所有的摄影元素要服务于新闻事件主题,简洁明了。4)比例得当:在画面新闻现场的各种被摄物体要按找一定规律、大小比例安排,以获得最舒适的视觉感受。如按照“黄金分割“”透视原理“”井”字和“S”形布局等原理和方法安排构图。5)稳定均衡:画面构图稳定,横平竖直,但亦强调画面的张力,以免呆板。可以利用各种对比手法(光线明暗、色彩冷暖、面积大小、表情差异等对比),增强画面张力,让观众在均衡画面的强烈张力中感受到美感。6)呼应对照:被摄物体间在相对表现中相映成辉,相互呼应、对照,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新闻事件的瞬间。如,被摄对象姿态、运动方向、视线、表情等的呼应。7)韵律感强:这是传统诗词中寓意深邃的描述手法,但也适用于新闻摄影某些美学特质的表现。如,纪实摄影中一些宏大、诗歌般的画面和场景,需要画面中的摄影语言有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和强调,以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韵律感带来的心里美感和舒适度。8)追求本质真实:追求真实,不是追求表象的真实,而是本质的真实,要摒弃矫枉过正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摄影这一观念是由摄影家彼德•亨利•爱默生(PeterHenryEmerson,1856-1936)1889年提出的,他强调细致、忠实地反映自然。但过分强调反映客观现实,往往不能表达出事物本质的真实内容,这就违背了“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这一最基本的准则。新闻摄影不仅仅需要事实真实,亦需要传达的信息真实。9)重视伦理道德:在新闻摄影中一定要重视伦理与道德的因素,要明晰哪些新闻事件和新闻画面是被倡导的、允许的,哪些是被禁止的、批判的。如果是必须要求的新闻摄影,要找到规避的方法与途径,避免冲突。10)强调矛盾冲突:新闻事件必须要有矛盾冲突,如何利用外在的形式与手段将内在的矛盾冲突完整表现出来,是衡量一件新闻摄影作品质量高低、最基本的审美标准。无论怎样划分和界定“泛媒介时代”我国新闻摄影的审美标准,其本质和最终目的是“获取最佳的视觉传播效果”,以满足受众不断增长的审美需求。(2)新闻摄影最基本的审美价值取向“如何获取最佳的视觉传播效果”是“影像阅读”为主的“泛媒介时代”新闻摄影最基本的审美价值取向。[7]新闻图片的审美特性随时代发展和媒体多元化而日益凸显其重要价值。只有树立新闻图片较为明晰的审美价值观,消除一些传统的审美误区,才能使图片的新闻价值和审美价值完美结合,达到最佳的视觉传播效果,满足受众的审美体验。这往往也是许多新闻摄影爱好者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以“影像阅读”为主的“泛媒介时代”,快速浏览与略读成为猎取信息的主要观看方式,这个时候图像往往被过度消费。那么,就更需要新闻图片无论是从信息量,还是从构图、视觉冲击力等方面都要下足功夫,吸引受众眼球,让受众在快速浏览后留下深刻印象,引起深度思考。往往一张优秀的新闻图片除了应具备的新闻价值之外,其自身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就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元素。因此,我们需要把新闻摄影纳入美学的视野中加以审视。3.要以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舆论导向的引导功能为标准的价值取向在“泛媒介时代”,全民媒介素养参差不齐,新闻摄影应大力发挥其广泛的社会监督、舆论导向的引导功能。常常见诸报端、互联网、手机报的所谓新闻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新闻图片,不乏大量充斥着血腥、暴力、色情的内容,并毫不遮拦、赤裸裸地展现于各种媒介,诸如“史上中国最美高官情妇”、“雷政富艳照门”、“贵州安顺城管暴力执法打死摊贩致流血冲突事件”、“传14岁学生遭69刀凌迟杀死”,等等。这些作品有“追新猎奇”和“寻求感官刺激”之嫌,这是应该引起我们媒介机构和新闻摄影工作者高度警觉的。虽然这些新闻摄影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社会的监督功能,但在新闻的真实性和社会引导功能上就值得商榷了。所以,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社会监督、舆论导向的引导功这也是我国新闻摄影必须要长期坚守的本质和责任。以上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新闻摄影中的比重和均衡,往往决定新闻摄影作品的优劣和摄影记者综合素质的高低。新闻摄影在充分发挥新闻监督的功能上,应积极思考“:拍什么”、“如何拍”“、怎样拍最好”。“拍什么”是指选取什么样的新闻题材和对象拍摄,这是新闻摄影的关注点;“如何拍”是指采用什么手法与构图方式去组织画面,充分体现摄影技巧,以抓住受众眼球,这是新闻摄影的吸引力;“怎样拍最好”这是在前两者正确实施后,再思考要不要这样拍摄,拍摄传播后对社会会引起如何的反响,道德和责任要如何平衡,进行怎样的价值取向。通过这些思考后获得的新闻摄影,必将引导我国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坚守最核心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新闻摄影价值取向,提高“泛媒介时代”我国全民媒介的新闻摄影水平和素养。
作者:任志文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