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研究

时间:2017-02-10 03:31:50 来源:论文投稿

一、语言理论指导发音实践

普通话教学是口耳之学,重在实践,但理论知识的讲授亦不可忽视。儿童学习语音单纯靠模仿,成人则不同,成人已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发音习惯,要想通过单一而简单的模仿提高普通话水平很难奏效。语音理论知识可以让我们改变原有的发音习惯,了解自身的发音特点,更快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发音方法。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教师不仅要能够从听觉上分辨出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要利用相关语音知识加以科学的分析。因此,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入语言学、语音学、发声学、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方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充实课堂内容,帮助学生们用理论指导实践,更快更好地提高汉语普通话水平。例如在讲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时,提到清辅音都是不振动声带,不发声的。有学生提出疑问:我们平时读辅音时,也振动了声带,可以听到声音。

这就需要向学生们澄清一个事实,我们现在所读的辅音都是在后面加了一个元音的结果。如清辅音b,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气流在双唇受阻,我们只能感受到气流冲破阻碍,而无法听到声带颤动后的声音,我们现在读的实际发音是bo,在b后面加了一个元音o。这是因为辅音声母在平时会话中不会单独使用,它总是和元音韵母组合在一起,而且在小学学习声母时,这种方式更能让小学生接受。可在高校进行普通话教学时,我们必须将这一理论知识告诉学生,这样他们才能够对辅音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掌握好辅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分类的问题是课堂中必讲的内容,可对于为什么按这两个标准进行分类,却未被重视,学生们只能机械地去模仿和记忆。

所以在讲这一部分时,教师应该强调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分类原因,让学生们理解、接受。例如:发音部位是辅音受阻碍的部位,阻碍是由口腔中“唇”等固定的发音器官和“舌头”等活动的发音器官或两个活动的发音器官接触而形成的,接触点不同,发出的辅音就不同,这个接触点叫做辅音的发音部位。根据口腔中发音部位的不同,由外及里,声母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七类就不难理解了。再如:发音方法主要是指气流在口腔中“成阻”“持阻”和“除阻”的过程。1.“成阻”:参与发音的两个部位互相靠拢形成阻碍阶段;2.“持阻”:形成阻碍部分的肌肉保持一定时间的紧张,使阻碍持续;3.“除阻”:参与发音的活动部位脱离另一部位,肌肉放松,阻碍解除。分析辅音的发音方法,就是看发音的整个动程中阻碍的形成方式和克服方式。

将辅音的发音知识进行了这样的分解之后,学生们基本理解了为什么按发音方法将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和“边音”,基本能够掌握辅音的发音规律。在讲授普通话韵母时,对韵头、韵腹和韵尾的详细讲解是十分必要的。在韵母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进行分类讲解之外,对韵母内部结构的解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仔细分析韵头、韵腹和韵尾的同时,配合发声技巧中的出字、立字、归音的教学,辅以舌位图、发音动程图等形式,这样学生们对如何发好每一个韵母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声调教学是普通话教学的重中之重,声调的标准与否,直接影响到说话者的普通话水平,所以在声调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语音学和方言的相关知识非常有用。对音高、音强和音长这些超音质成分的介绍,固然是因为它们是言语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它们在音节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和元音、辅音同等重要的,特别是音高对语言研究于声调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语言谱系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们对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理解普通话中声调区分意义的重要性。

同时由于普通话声调属于旋律型声调语言,音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升或降,画出来很像音乐中的旋律线,听起来也有较强的音乐性,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声调的音乐美。方言知识的适当引入,可以让学生们对自己家乡的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间的区别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从理论上自觉地纠正受方言影响的声调错误和缺陷。例如,笔者所在高校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受长沙方言的影响,学生们在发普通话去声时,本来应该发降调,调值51,而很多学生发音都会往上飘,发成了45的调值。方言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们意识到了普通话去声发音的错误,并有意识地进行了纠正。除语音外,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规范问题,也很重要。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差异是最大的,其次就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学好普通话除了学习标准语音外,还包括用词和造句方面的规范。如果词汇、语法不规范,即使语音再标准,也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因此教师在纠正语音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汉语词汇、语法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更加全面地指导学生学习普通话。

二、科学发声提高声音表现力

普通话的教学效果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是准确规范,第二是自然流畅,以上两点都是“字正”,第三则是“腔圆”,即优美动听。随着普通话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传统教学追求第一、第二层级的标准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能达到第三层级的要求,即在准确流畅的同时追求普通话的美感。这就需要在普通话教学中适当引入科学的发声方法。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指说话者能够通过气息控制,以口腔、鼻腔共鸣为主,合理使用各种发声器官发出宏亮、圆润、流畅、动听的有声语言。科学发声方法是提高普通话学习效果的现实需要。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学生们从小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普通话,有些甚至就是在普通话的环境中长大的,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已比较高,普通话语音规范教学已不能满足授课需要,他们需要进行普通话美感训练,来提高口语表现力;另一方面,某些方言区学生由于受方言影响,普通话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语音缺陷甚至是错误,要克服这些缺陷和错误,仅靠简单的知识讲解和模仿很难奏效,科学的发声技巧与方法训练对克服方言影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例如有些方言区学生在发复韵母ou时,发成了近似单韵母u,究其原因主要是口腔开口度变化小,缺乏动程,类似此种将复韵母发成近似单韵母的情况还有很多,这种缺陷可以通过发声技巧中的“打哈欠”和“吐字归音”练习进行纠正。科学发声方法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现实需要。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及口头表达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声音动听、悦耳、普通话标准、口语表达能力强,无疑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和熏陶。要使教师嗓音既饱满圆润,又能持久不疲劳,就需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艺术。科学发声技巧是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逐渐成为用人单位考查的重点。

普通话教学中引入科学的发声方法,加强声音美的训练,使学生们在提高普通话准确度的同时,能够做到悦耳动听,字正腔圆,这无疑会为他们职场竞争力的提高增加砝码。科学发声方法是对说话者的嗓音、语音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系统改造性训练,它包括呼吸发声训练、吐字归音训练、共鸣训练等若干方面。呼出的气息是人类发声的原动力,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等都与呼出的气流有关。呼吸训练关系到声音的响度、清晰度、音色的圆润度、嗓音的持久性等,为语音的清晰、流畅、集中、圆润奠定了基础。吐字归音理论有助于提高音节的发音质量。音节吐字的枣核形技巧可以有效地解决复元音的动程不够、发音不够饱满圆润等语音缺陷。出字时字头的立起和弹出不仅能保证声母和介音发音的准确清晰,同时还可以使它们结合得更加紧密。韵腹是音节响亮的关键,它的拉开和立起,即“立字”能保证主要元音的宏亮清晰。字尾的到位弱收、干净利落,可以有效地解决韵尾归音的问题。

共鸣,指人体的胸腔、口腔(包括喉腔、咽腔)和头腔(包括鼻腔)这几类发声器官各部位互相协调工作。胸腔共鸣使声音浑厚有力;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清晰;头腔共鸣使声音富有穿透力。美好的声音在任何声区都是三种共鸣的混合体,这种混合共鸣使声音美化,音量扩大。用语言学、语音学、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方言、发声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实践是高校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有效方法。这样的方法将深刻的理论融于形象直观的实践当中,把简单重复的语音练习变为有趣味的活动,帮助学习者在掌握标准、规范的普通话的同时,做到声音的自然、清晰、圆润和饱满,提高学生声音美的表现力。

作者:王佳毅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896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南京工业大学校报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人文地理》 《家教世界》 《中国勘察设计》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中国水电医学》 《杭州农业与科技》 《广东林业科技》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