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藏型突发事件:游戏中的异样
衍生意义:被干预对象的筛选应对方式:课后及时干预一次“大风吹”游戏中,我发现一个女生C,只要她一动起来冲向某个方向,这个方向上的女生就会尖叫起来,同时,不管男生女生都会把椅子往旁边拉动,似乎想要远离她,几轮以后,我确定这是肯定的事实,同学们对她是排斥的。于是,在活动进行中,我一直让自己站在她身后,用手搭在她肩膀上,给她力量。活动结束后,我留下两个人,女生C和班长。我刚问起来,C就哭了。班长说,好像很多同学都不喜欢C,说她呆呆的,尤其是班里有一个女生S很厉害,S带着头老是针对C,作为班长她也没办法。情况了解后,我便和他们班主任联系,对C进行每周一次的个案辅导,并在班级心理课上做了一些介入,和S也做了沟通,从而及时地帮助那个孩子。反思:善于利用团体游戏中的异样,及时介入,远比一张调查问卷真实有效!
二、冲突型突发事件:学生跑出了课堂
衍生意义:充满挑战的课堂应对方式:把事件揉进课堂有一次做“手指的力量”心理游戏,为了活动需要,我让学生把桌椅全部放在教室的左右两边,中间空出地方活动。有几个活泼的男孩灵机一动,快速地做了几张各国领导人的名单卡放在桌上,男生L看见了,很是羡慕,想要坐到他们身边去,我要求他用最轻最快的动作过去,他就把椅子扛在头上跑了过去,椅子刚落地,后面一名男生M就说“:还来,挤死了,快给我回去。”L肚量不大,一下就生气了。他拿起椅子就往回跑,把椅子往桌子里使劲一塞,发出很大的哐当声,打开门跑了出去。大家面面相觑,顿时鸦雀无声。我迅速做出判断,男生L是在发泄不满,刚才是冲着椅子在发泄,因此我不担心他会伤害自己更不会伤害别人。让他冷静几分钟也好。这边我若无其事地继续给大家讲解活动规则,活动开始后,我请两个同学做好小组的管理工作,找到刚才的M,告诉他,刚才他的语气有点太直接了,道理没错,但是可以说得婉转些。他表示同意,我让他和另外一位男生结伴出去找L,向我报告他的情形,并让M道歉。大约5分钟后,M回来了,他告诉我,L正在楼道里做蛙跳,已经和他道歉了,但是他现在不肯回来。我彻底放心了,让他们继续活动。
大约又过了5分钟,L在窗户外探头探脑,我看到他在那儿张望。我故意把门打开,他就扒在门边上,我叫了8个男生,告诉他们把L抬起来,让他体验手指游戏。在兴奋的欢呼中,L被抬到了桌子上,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完成了游戏。大家都很开心,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反思:课堂上的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如果不分情况为某个学生停下来批评或者讲道理,这会让其他的学生很反感,也会增加对那位同学的埋怨,但是如果不处理,又会使冲突学生游离在外,这时候,这堂课能否上好就变得富有挑战了。如果可以在不耽误课堂教学的情况下,又让事件得到处理,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事件揉进课堂。在以上阐述的3种类型的突发事件中,心理老师应当具有的态度就是坦然接受。接下来,我们就要寻找到突发事件背后的衍生意义,从而通过某种合理的方式碰触问题的中心,激发出那份积极意义。
作者:张喜芳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