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利于丰富高校学生党建方式方法,改善育人质量
传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因为时间、场地、人员等原因,形式上多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单向灌输模式,内容上也大多是面向群体的主题式或命题式的,枯燥陈旧,方式古板,很难满足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们的需求。新媒体的发展则完全突破了传统党建模式受制于时间、场所、人员等限制的问题,党建工作者可以通过制作党员培训网站、创建党建微平台、党建QQ群、党建网络论坛等多样化的形式,将丰富多彩的党员培训资料上传、共享,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登录、浏览、学习、交流。新媒体发布信息的即时性还能够确保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重大新闻、突发事件以及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等及时传播给广大学生党员,使他们更为迅速便捷地学习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同时,借助新媒体还可以及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党务等各项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广泛宣传和阐释,引导广大学生党员认清阻碍社会进步的丑恶现象,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清醒的政治头脑。提高了党组织的运行效率,也提高了党员培训质量。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消极影响
作为现代信息科技的产物,新媒体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快速发展和普及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影响,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挑战。
(一)信息传播难以管控,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大
新媒体的特点是信息来源、信息传播都具有不可控性,因此造成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新媒体技术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它正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武器。比如在一些重要政策出台或者一些容易引发关注的事件发生后,一些不良网站或网络平台便借助一些大“V”之口发布不负责任的观点,或抨击党和政府、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还有一些网站提供“翻墙”链接,利用青年人的好奇心引诱他们去看境外网站的歪曲报道等,学生党员普遍思维敏锐但政治敏锐性和辨别能力不强,在这些信息的冲击下,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若不及时有效教育引导,就可能会导致党性丧失,政治立场和政治追求改变,影响到他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二)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对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不利
传统媒体在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一般追求系统性和连续性,通常能够给受众提供较为完整的、有体系的知识。而网络等新媒体,尤其是逐渐走向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突出特点就是内容短、更新快、便利迅捷,很容易造成受众形成快餐式阅读浏览的现象,大学生们获取的信息多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和不完整的,有时甚至是矛盾和分裂的,造成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支离破碎。这种阅读方式在借助于新媒体平台进行党员培训、党的理论宣传教育时,就造成学生对理论和知识的理解难成体系、难以深入。
(三)多元化的呈现形式,易造成党建工作重形式轻内容
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很多高校抓住新媒体以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的特点,选择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党建工作。但是任何时候,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对于新媒体的认识和利用,也是如此,选择利用新媒体说到底是为了服务于党建工作的内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就会适得其反。有些党建工作者在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形式的新颖别致当成建设的重点,造成各种炫目的形式都用了,要表达的内容却被弱化了,党建的长效机制却被忽略了的现象。
三、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利用新媒体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畅通党内信息互通渠道,促进党内基层民主,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当认清形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核心力量,高校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结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和改进。在新媒体技术凭着其独特的魅力深刻改变着青年人的工作、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下,新媒体已不单纯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平台和载体,更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抢占“话语权”的阵地。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者要全面、客观看待新媒体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不逃避,善运用,顺势而为。同时也要认识到,应用新媒体不是完全否定和抛弃传统形式,而是要针对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创新党建工作、搭建党建新平台,使之与传统党建模式形成良性互动和有效配合,从而不断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发挥其政治先锋作用,保障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扩大高校党内基层民主。
(二)探索建立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大学生党建立体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就是基于新媒体技术方便快捷、分散互动等特点,坚持以各种现代信息手段为载体,在信息传播、沟通等实践领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和拓展。一方面要建设党建专题网站,加强正面宣传和教育。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以及党建教育知识和党务资料等内容及时上传,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努力形成强有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强化党组织在互联网上的喉舌作用。内容呈现形式上要多元新颖,但要避免形式代替内容。要积极创建与相关红色网站的有效链接,资源共享,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党建素材和学习资料;另一方面要结合新媒体时代青年人个性张扬、组织较为松散的情况,探索组织形式的突破,尝试建立网上党校、网上党支部等,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如对于党员的信息、档案管理,党校学员的学习过程、出勤管理、成绩鉴定、评价考核等都可以纳入网络平台来进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党建工作现代化、科学化,并增强了党组织常规生活或学习模式的灵活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有效沟通是党组织了解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工作和思想动态,进而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思想引导、解决思想困惑和提高党建工作效率、效果的重要前提。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便于打破传统的说教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上大学生们的“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利用E-mail、网络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主动抒发见解、积极表达心声。与此同时,高校党务工作者需要注意,网络平台并不能代替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党组织对于学生党员的生活关照与思想引导更不能脱离现实而进行。因此,在利用好网络平台的同时,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要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思想引导与实际帮助相结合的原则,从而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和良性的互动,助力学生党员的成长发展。
(四)打造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新媒体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对于高校党建工作队伍是一种挑战。当前高校中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是学校党委领导下,各二级学院的党委(党总支)负责,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辅导员以及部分政治理论课教师具体在做,这支队伍大部分非专业计算机专业或网络专业出身,灵活运用网络开展高校党建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迅速地提高这支队伍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的有效工作能力,是非常紧迫的一项工作。新媒体环境下,这支队伍不但要懂技术,对新媒体具有较强的应用和掌控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熟悉学校、院系的工作情况,了解和关心学生,因此高校要在加强这支队伍建设上下足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
作者:徐丽曼 袁飞 单位:大连民族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