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青年教育论文

时间:2017-02-10 17:49:10 来源:论文投稿

一、“间隔年”参与青年的特点与活动形式

1.主要以白人为主,少数族裔的参与者很少;2.女性参与者多于男性;3.家庭背景多为较为富裕的中产阶级;4.教育背景多为就读于私立学校或语言学校的青少年[4]。而从“间隔年”参与个体这一层面上分析,一般包括以下特点[5]:1.信念坚定、水平较低,如易对当前学习产生倦怠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方向感到迷茫;2.认知风格倾向于依存型,如易受到同龄人行为的影响;3.具有冒险精神。按照“间隔年”计划的严密度可分为结构式“间隔年”和非结构式“间隔年”。结构式“间隔年”指有较严密的活动安排计划,可以是个人自己精心规划的、详细而周密的旅行计划或者相关机构组织的项目。其活动一般包括培训、支教、海外社区服务、学术研究或环境工程等。非结构式“间隔年”指设定了一定的目标,但是没有非常详细的纲目,可依具体情况灵活确定具体的活动计划,通常是基于个人的“间隔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非结构式“间隔年”不等于没有计划或无所事事,也不等于那些“NEET”[6](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即不读书,不工作,也不接受培训),因为“NEET”现象谈不上间隔当前学习或工作,也没有参与相应的活动,而“间隔年”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有意义的不同体验,为更好地回归和融入学习或工作做准备。按照所参与活动的性质可分为六类:工作(带薪或者自愿)、学习、旅游(组织或个人)以及休闲。工作如实习、义工、支教、社区服务等;学习如学习一门外语或异国文化。此外,大部分年轻人所参与的“间隔年”的形式,一般是两项或者多项活动的结合,而不只是进行单一形式的活动。

二、“间隔年”旅行备受国外青年推崇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对“间隔年”这一概念已经耳熟能详,尤其在英国、澳大利亚。根据英国大学与院校入学委员会(UniversitiesAndCollegesAdmissionsService)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2011年英国大学的申请率比前一年降低了8.9%。[7]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高昂的学费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青年经过了近十年的繁重学习生活之后,感到身心俱疲,茫然困惑。“间隔年”旅行则为他们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放空”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重新上路。根据琼斯2004年的一份报告,英国每年大约有25万名青年参加“间隔年”旅行。2012年英国国家学生报纸《学生时代》(StudentTimes)的统计结果显示,英国参加“间隔年”的青年已达250万,“国际学生青年旅游公司”(SAT)更是预测该数量将突破300万。[8]而于澳大利亚,选择参加“间隔年”活动的学生比例由1974年的4%上升到2008年的15~20%。近年来,“间隔年”生活方式在美国也迅速地流行起来,不少大学已有正式的相关政策允许学生因参加“间隔年”活动而推迟入学,如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9],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反映申请参加“间隔年”的学生数量每年以两倍甚至三倍的速度增长。2009年,普林斯顿大学创建了一个“间隔年”项目“theBridgeYearProgram”[10],该项目至今已免费为近一百名一年级新生提供和组织一次为期九个月的国际社区服务实践活动。该项目旨在培养参与者广阔的国际视角和跨国交际技能,为学生提供获得个人成长和反思自我的机会。哈佛大学每年有50到70位新生推迟入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站设有“在‘间隔年’”(Ontakinga“GapYear”)的专栏,提供大量关于“间隔年”详细的信息[11]。在职业领域,青年“间隔年”旅行已被视为一种资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重视青年的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鼓励青年独立旅行学习新技能和积累生活经验。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国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并不乐观,这使得很多青年开始担心读大学的投资回报率,仅仅为了获取一纸文凭而消耗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到底值不值得,这也引发了很多国外青年的思考。2011年,某“间隔年”网站(gapyear.com)的一项调查发现,英国63%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参加一次“间隔年”旅行,从事志愿者服务或学习工作技能,能为求职者锦上添花,使其脱颖而出。[12]因此,未来国外青年需要考虑的不是能否负担得起一次“间隔年”旅行,而是能否承受由于没有参加“间隔年”旅行而带来的损失。

三、国外青年行走“间隔年”的原因

青年参与“间隔年”的原因各式各样,且个体与个体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英国学者琼斯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总结出一系列的原因,包括:对当前常规的学习或工作感到厌倦、拓宽视野和寻求挑战、感受异域人文地理、丰富简历内容、帮助别人、经济原因、宗教原因、娱乐休闲[13]。概而言之,国外青年行走“间隔年”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感受异域文化

游走他国、了解异域文化的生活方式一直都为国外青年所推崇,尤其是欧洲,这与其渊源久远的特定历史文化有关。将自己置身于一种陌生的文化(可以是民族、地理或者社会经济方面)之中,能拓展学生眼界,培养其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和跨文化意识。异国生活经验能促进学生挑战自我,突破自身固有设想,激发其创新思维,帮助其发现新的天赋和兴趣。

(二)缓解学业压力

从小学到高中,经历了12年的学习生涯,学生们每天将自己沉浸在紧张繁重的学业中,尤其是经历了苛刻的大学申请和录取过程,可谓身心俱疲。“间隔年”则提供了一次与之前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赋予学生一种全新的精神状态,重新点燃其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三)消解专业或职业困惑

就高中毕业生而言,对未来感到迷茫,不能确定大学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方向。仅仅只是每天坐在教室里考虑是否要成为一名医生、教师或者记者,这并不是种理想的方式。而在“间隔年”期间,他们则可以通过参加社区大学或在线课程等方式对某些特定的领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所在,决定职业方向。而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由于长期生活在象牙塔环境之中,突然走出校园立刻加入竞争激烈的职业大军,在心理上难免产生不适应甚至抵触的情绪。“间隔年”旅行则为他们提供一个缓冲期,为其顺利融入社会环境搭建桥梁。

(四)寻求个人成长

在欧美澳地区,许多青年深受自由独立的历史文化熏陶,内心对自由充满向往,然而十多年紧张的学习生涯,使他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倦怠感,而且没有时间去充分反思自己,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点以及到底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而“间隔年”则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们可以独自去探索、去学习、去旅行,去体验个人成长,探索人生真谛。此外,丰富简历的内容,增加获得大学或工作录取的机率;帮助别人和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如社区服务);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工作一年以赚取大学的费用;学术上和心理上都还没做好进入大学的准备或者还没找到理想的大学;追求特殊的兴趣、技能、知识和体验,等等,这些也是国外青年参加“间隔年”的一些重要原因。与青年社会生活背景相关的一系列因素都将对其决定是否参加“间隔年”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四方面。其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个人的教育背景。调查研究显示,“间隔年”旅行的组织机构极其重视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因为学校在对学生做出是否参加“间隔年”的决定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学生重视来自学校的就业信息或职业建议[14];其二,同龄人的建议和激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已经参加过“间隔年”旅行的同龄人所分享的亲身体会更易感染青年;其三,家庭背景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支持与否及家庭的教养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青年的决定;最后,社会的发展及其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也会促进青年积极行走“间隔年”。青年能在“间隔年”期间习得各种技能,为未来职业积累经验,特别是如人际沟通协作技能等社会软技能,这是在课堂上难以习得的。

四、国外青年行走“间隔年”的利弊分析

“间隔年”旅行具有暂时缓解现实生活、学习压力,开阔视野,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传递爱心和积聚正能量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分析行走“间隔年”的利弊对我们充分了解国外青年“间隔年”现象很有帮助,也是正确认识这一生活方式的本质的必要前提。于社会而言,这些外国青年在“间隔年”期间从事志愿者工作、社区服务以及其他公益性服务活动,不仅以实际行动切实为社会、公共团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需要帮助的群体送出爱心,用自己的真诚和关爱积聚和传递社会正能量,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为社会无私奉献和服务的活动中;于青年自身而言,“间隔年”旅行对其独立自主性格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形塑、高尚道德情怀的培育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学业成就、职业生涯发展和青年个人成长成熟方面。

(一)学生学业成就方面

行走“间隔年”为青年提供了一次暂时摆脱紧张学习的机会,将自己从忙碌焦虑的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在行走中反思自己、发现自己、重拾学习热情,重新评估和定位未来。同时,将课堂所学与现实世界体验相结合,融会贯通,为未来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正如前面提到的,现今西方许多高校都已公开提倡“间隔年”旅行,普遍将其视为学生成长成熟的一种途径。他们重视学生在“间隔年”期间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和成长经历,认为与一般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更具批判性思维,能以多角度观察和审视世界,在知识应用和分析能力及对不同观点的综合概括能力方面也往往优于一般学生。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间隔年”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益处,及它们对学生大学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行走“间隔年”也成为学生申请大学的一大优势。

(二)职业生涯发展方面

“间隔年”有助青年定位职业目标,丰富简历,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间隔年”期间,青年通过探索不同的职业选择路径,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个人追求,认真严肃地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其未来职业选择能力。在美国,一项针对300名1997~2006年“间隔年”参与者所做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些参与者的绝大部分都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比较满意,并指出这种满意感大多源自于帮助别人[15]。同时,行走“间隔年”还有利于培养青年语言沟通技巧、团队合作和组织领导技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挫折和打击的毅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此外,“间隔年”期间习得的语言、急救能力等生存技能及与特定活动相联系的职业实用技能,如驾车、潜水等,也将为青年的简历增加筹码。

(三)人生发展方面

许多“间隔年”的国外青年实践者将其一年的时光称之为人生转折点,充满意义,对未来受益匪浅。[16]一项名为英国千年志愿者(UK’sMillenniumVolunteers)计划的评估结果表明,英国84%的青年参与者觉得自己自信心增强。[17]“间隔年”作为离开亲人和朋友、独自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对青年的成长成熟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性格,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加入一些志愿者组织还能给青年带来自我实现的成就感,走出唯我主义和狭隘利己主义的泥潭。此外,延迟一年入学参加有偿工作,积攒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经济问题。“间隔年”还能增加青年作为一名公民的社会资本,例如志愿者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参与度、对政治的关心度。总之,有关“间隔年”的构想多是积极有益的,但同时它也具有一定潜在的缺陷。其一,如果从事志愿者或其他无偿性质的工作,而异国旅行的代价往往昂贵,那么可能会引起个人经济财政问题;其二,如果没有合理的计划和目标,青年很可能虚度一年的时光,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造成空虚、沮丧等负面情绪;其三,对某些学生而言,一旦脱离常规的学术轨道,经历了文化差异的冲击,可能会很难重新回归到原来的学习生活中;其四,少数大学或学院以及某些特定的学科领域可能强调常规学习的连续性,暂时的离开会导致学生错过一些与同龄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如申请大学或者就业。

五、思考与建议

虽然“间隔年”在国外青年群体中已非常流行,然而大部分国人对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直到2009年,“间隔年”的实践者孙东纯出版了《迟到的间隔年》一书,才首次将“间隔年”的概念正式引入我国。该书的发行引起我国青年群体的对“间隔年”的关注和兴趣,网络媒介也大大促进了这一原本鲜为人知的概念的传播。2012年,一项由新浪与英孚教育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有73.3%的年轻人表示很想去体验“间隔年”。[18]由于中国当下的现实国情,与西方教育制度、文化和观念的差异,及“间隔年”传入的时间还不久,当下,“间隔年”在中国还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但随着这一观念的传播,已有部分青年开始践行。尽管“间隔年”旅行使青年有机会挣脱狭窄的生活交际圈的束缚,开阔眼界、丰富人生经历、增长见识,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在接纳和践行这一从国外舶来的概念时,要结合我国国情及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切不可盲目跟风。

(一)在做决定之前要慎重考虑、充分权衡利弊

“间隔年”虽有诸多益处,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间隔年”旅行,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心和充足的理由就随波逐流、冒然地进行“间隔年”旅行,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果已经明确大学所选专业和未来职业方向,也觉得自己已经足够成熟,能够应对紧张的学术或职场生活,那么“间隔年”旅行的必要性就不大。“间隔年”旅行不是为了成为一本向人炫耀的相册,也不是为了逃离现实,疏远社会和人群,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原来的生活。

(二)在出发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

进行“间隔年”旅行,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经济来源问题、大学申请事宜、家庭支持与否、“间隔年”活动方式等。专家建议高中毕业生或者有意深造的大学毕业生最好在“间隔年”旅行之前申请大学并确定被其录取,然后再向学校申请延迟入学。选择有意义的活动,如海外志愿者,或者提高某项学习技能,或者探索不同的职业道路。不管做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确保进入大学前,将会是一个面貌崭新的自己。

(三)在旅途中要保持乐观平和心态,做好记录,经常思考

一个人独自置身异地,经历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不适应。要注意调整自己,用包容豁达的心态应对周围的人和事,同时经常思考作记录,以便日后反思。

(四)注意反思

“间隔年”旅行归来之后,许多青年由于经历异地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造成回归困难,难以回到原来的生活。此时,要注意总结和反思,将切身的体验和感悟融入现实生活,调整自己以实现更好的回归。“间隔年”使得青年第一次完全地为自己的生活做主,自由选择并承担责任,与其说“间隔年”是种间断放空,不如说更是种充满意义和激情的学习。[19]“间隔年”可以让年轻人走出熟悉的环境,去和陌生人对话交流,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习如何葆有自尊和独立,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的个人与社会、付出与收获等一系列矛盾,如何寻求价值评判的标准,如何拒绝堕落和沉沦,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自信和充实;“间隔年”应当是我国青年教育的一部分,是初出茅庐年轻人的成人礼。[20]“间隔年”作为青年在行走中体验异域文化和感悟人生的生活方式,不仅能触动心灵、丰盈内心,更是种精神的洗礼。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间隔年”必将受到越来越多中国青年的青睐。

作者:陈艳萍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国外青年教育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150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榆林学院学报编辑部 器官移植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气象》 《河北林果研究》 《新重庆》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云南大学学报》 《山东交通科技》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文史知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比较法研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