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知识管理流程的理论观点概况
(一)知识管理的知识类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主要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种知识分类最早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能告诉的。”[4]显性知识是可以明确表达的知识,通常表现为公式、文本等,是人人都可以获得的公共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不能够明确表达的个性化的知识,是创造力之源泉,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模式、方法策略等。[4]隐性知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5],显性知识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原材料,隐性知识是实现知识创新的源动力。因此,高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在传统的传授教材显性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专业、职业隐性知识的教学,为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知识基础。
(二)知识管理的流程
所谓知识管理的流程即对知识开展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目前有关知识管理流程应包括哪些环节莫衷一是,但核心的活动环节应该包括: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运用和创新等。根据不同的知识活动目的,知识管理流程的重心也不尽相同,比如,以知识传播为主要目的的知识活动将侧重知识共享环节的管理。知识管理的流程指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对知识加工处理的具体步骤与环节,使得知识管理的实施具有了可操作性,即通过对知识开展获取、存储、加工、创造、共享和应用等活动过程即可实现对知识的管理,可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考查高职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师生围绕高职教学内容(即相关的专业职业知识)开展的以实现教学内容知识转移和创新的一系列知识管理活动。
(三)知识的创新
追求知识的创新是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主要目的,“知识创新就是在知识的获取、储存、分享与转移等知识流程管理过程中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动、转化并最终实现创新”[3],也就是说在知识管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涉及到知识的创新。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提出了SECI模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社会化、外化、组合、内化等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创新。[6]可见,知识创新的教学需要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尽可能发生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化。
二、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的内涵
“创新是指对现有事物的改造、改革,形成新的观念或理论、传授新的方法等”。[7]教学创新是指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依据相关创新理论,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活动及相关教学要素进行改革创新,以产生一种新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系统活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考察高职教学过程,它是一个典型的围绕教学知识展开的知识管理活动,其中包括很多的知识活动,如高职教学知识内容的收集、整理、传授、共享和创新。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即将高职教学视为围绕教学知识内容展开的知识管理过程,按照知识管理流程的步骤与要求来改革高职教学过程,并对涉及到的诸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教学元素做出改革创新,在相应的知识管理流程中实现教学知识内容向学生的转移与创新,以构建出能为企业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员工的创新教学活动系统。
三、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知识内容的获取
传统的教学内容以教师选择的教材中包含的专业知识为主体并做出适当修改,依据知识管理理论,笔者认为在知识社会应选择最有价值的、与工作实践紧密联系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应由专业显性知识和专业职业隐性知识组成。教学知识内容获取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整理有价值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涉及专业显性知识的组合和专业职业隐性知识的外化。各类专业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可以作为显性教学知识内容的基础。隐性知识是指是根植于个体头脑中的、与个体行为表现有关的难以明确表达的非结构化知识。[8]因而,隐性教学知识内容隐含在优秀个体的行为之中,从学习工作的行为角度来分析隐性知识,它应包括:有关专业知识学习的认知类隐性知识、有关专业技能操作的技能类隐性知识、有关工作任务完成的职业应变类隐性知识等。这些隐性知识分别存在于学科专家教师、企业高级技工、企业优秀员工等优秀个体身上,挖掘这些人身上的优秀隐性知识,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将学习、工作中的优秀人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对相关人员行为的分析将其中优秀隐性知识外化,并与专业显性知识一起有机组合,形成教学知识内容。笔者认为,以案例知识的形式呈现教学知识内容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因为案例知识既包括专业显性知识又包括专业知识运用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学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内容又掌握知识使用的方法策略。
(二)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
所谓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是采用一定的存储策略将教学知识内容保存起来,教学知识内容是知识创造的成果,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教学知识的存储不仅是学校知识总量的增加,更是学校知识财富的积累,同时已存储的教学知识内容可以作为学校知识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基础。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形式可以有三种:(1)编写教学讲义保存;(2)编写个性化的校本教材保存,这样学校可以产生更多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成果;(3)编制学校知识库保存,利用数据库技术将教学内容知识数字化后保存,同时与网络学习平台整合,方便学生的查询与使用。在知识存储的过程中要树立动态的知识存储观,及时更新知识库,淘汰没有价值的知识,始终保持学校知识库的先进性。总之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是学校优秀知识的积累,是学校知识创新的基础。
(三)教学知识内容的共享
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即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知识共享的过程,是通过教师安排一定的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将自己编制的教学知识内容与学生分享的过程,学习即学生与教师、同学分享知识的过程。在知识分享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转移,实现了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知识共享行为创造各类合适的平台,如组建学习共同体,设计汇报学习成果的教学环节等。
(四)教学知识内容的使用
知识的运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强调知识的运用,一来可以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二来学生可以在知识的使用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更重要的是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挥价值、创造价值,知识的积累与识记都不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将习得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的工作任务才是知识学习的终极目标,同时知识在解决工作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再次实现知识的创新。所以,创新教学改革就要巧妙安排工作任务,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使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实现知识在运用中的再次创新创造条件。
(五)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
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主要指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依据知识管理理论,笔者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转移知识、与学生共享知识,而且要尽可能促使教学知识内容在学生身上发生创新,使学生的知识收获远远超过教师原始准备的教学知识内容,并且要以形成学生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为目标。依据SECI知识创新模型,为实现知识的创新关键要对教学知识内容发生“授、用、交、思”的教学环节:(1)授,指传授创新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内容的编写实现了个体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外化和专业显性知识的组合化过程,创新教学的第一步是将创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些内容是学生实现知识创新的知识基础;(2)用,指运用习得的知识内容。这里的“用”与传统教学中的练习不同,是指在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指导下开展的学习、操作、职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显性知识的内化,即将别人显性化的隐性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3)交,指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将自己在学习、操作、职业等实践过程中的疑惑、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同学交流共享,在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其他同学解决疑惑,另一方面自己也能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获得启示,这个过程实现的是个体间隐性知识的社会化;(4)思,指对自己学习、操作、专业实践等过程的反思。“反思不单是对经验进行总结,而是伴随整个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9],反思是学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反思教学知识内容学习过程的提纲,个体要在教师提供的反思提纲的帮助下开展学习的反思过程,如在反思提纲指导下书写反思日记。反思日记的书写过程实现了个体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外化,这就使得个体的知识创新成为可能。
(六)其他教学要素的改革创新
任何一项创新教学改革都是系统工程,离不开其他教学因素的配套支持。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不仅是对高职教学过程的改造,其他教学元素的改革创新也要跟上,主要包括:(1)师生关系的创新。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交流,教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俯下身子与学生轻松对话,学生要努力虚心向老师讨教,因为“非正式交流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10],师生间无意的交流对话有助于知识创新的发生;(2)教学评价策略的创新。改革传统教学中将考试作为主要教学评价手段的做法,采取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参与知识共享的过程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采取多主体评价,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同学之间可以开展互评。采用将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评价依据的总结性评价;(3)教学软环境的创新。所谓教学软环境,也就是校园的文化氛围,即学风、校风等,知识创新的教学需要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4)教学技术的创新。充分发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基于WEB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知识库,提供各类交流、沟通及认知表达工具,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交流与创新提供便利。
四、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促进学生学习理念和技能的发展
在长期的高职创新教学实践中,师生间展开的创新教学活动安排、追求知识创新的交流讨论等行为,久而久之自然会营造出一种追求知识创新的教学文化氛围,根据内隐学习理论中有关认知无意识性的观点[11],学生长期受此创新的教学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技能都将发生变化,知识创新的理念将深入学生内心———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教学知识内容,还要努力实现自身知识的创新,构建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学习技能将得到提高———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记忆知识等学习行为,还应包括知识的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等知识管理活动。所有这些知识管理活动的完成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的相关技能,这又将促进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素养的提高,所有这些都将对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生活学习理念以及掌握终生学习的技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更实现了学生知识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了追求知识创新的学习理念、掌握了实现知识创新的个人知识管理技能。
(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知识内容的获取过程是一个知识持续创新的过程,知识的持续创新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关注专业、职业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过程,势必要求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科研状态,这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科研氛围,有助于学习型校园的创建。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实现了学校创新型知识内容的增加与积累,在扩大学校教科研成果的同时,为学校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知识基础。总之,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必将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朱焰 单位:扬州职业大学
相关专题: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